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满意 《现代语文》2009,(6):101-102
爱情是文学创作永恒的主题。如何处理语文教材中爱情题材的作品,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关注与探讨的问题。高中阶段是人生的一个重要时期,处于这个时期的中学生,价值观、爱情观等尚未定型,可塑性强。他们对于一些爱情题材的内容颇感兴趣,但又认识不成熟。教师应该本着一颗爱学生的心,在教给他们知识的同时,也要做好他们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通过对这些爱情题材作品的巧妙处理,让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领悟爱情真谛,接受爱情教育,最终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完善自我人格。现在的中学生内心蠢动着对异性的好奇和对爱情的渴望,早恋现象越来越呈现普遍化、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教师要结合课文,挖掘课文中的爱国主义情愫,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语文教材在这方面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如《最后一课》、《谁是最可爱的人》、《最后一次讲演》等课文中的主人公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3.
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涉及爱情方面的作品比较多.而主要以爱情为题材的作品也不在少数。作为心理和生理日渐成熟的高中学生,究竟是如何看待这类作品的?作为年轻的语文教师,我们又该如何讲解这类题材的作品?这是我在语文教学中经常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原因1.对教材的思路把握不准。教师在教学中随意拔高教学要求,或对教材作不适当的处理,使教学目标发生偏离。如,在九年义务教育《生物》教材的教学中,不少教师不能理解和领会教材的编写思路,仍按老教材的思路进行教学。教材中不少已被删去的形态结构内容仍被搬到新教材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5.
爱情题材作品,在语文人文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中学语文爱情题材作品教学存在着突出的问题是:“爱情教育”方法不当,语文能力训练不足。教学爱情题材作品对教师也是一个挑战,需要教师多方面的素养。本文以中学生认知水平、心理发展和语文教育的特点,以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对爱情题材作品教学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6.
吴天石同志在1962年发表《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训练》的讲话中指出,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训练的途径“是要通过课文来进行的”,在讲到文道结合时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把文章的内容讲透彻,内容讲透,政治思想教育也必然加强了。”教师要把文章的内容讲透彻,就必须对文章内容理解得准确,深透,也就是说要吃透教材。因为工作需要,我常到小学去听课,发现有些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方面所下的功夫还不够。现就《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吃透教材”的问题。《卖火柴的小女孩》是高年级语文教材的传统课文,不少教师常用它作阅读教学公开课教材。但有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往往把注意放在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时在火光里见到的“幻景”上。对开头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不少神话故事作为阅读教学内容。教学神话体裁,教师需要弄清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与策略。本文试以中国四大民间神话故事之一《牛郎织女》为例,谈谈神话体裁独特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 从新课程改革实施至今,人教版、语文版、苏教版的语文教材里直面爱情题材的作品少之又少。据有关学者对7至9年级语文教材的统计,人教版教材中,入选总篇目213篇(含课内短诗,不含名著导读及课外古诗文背诵篇目),其中直面爱情的作品有3篇: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李清照的《武陵春》、《诗经》中的《关雎》,均安排在九年级,从数量上看,约占总篇目的1.4%。  相似文献   

9.
说理文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题材,在中高年级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入选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说理文,一般需要说明的道理浅显易懂,在感知课文、把握主题上并没有什么难度.但从教学中不难看出,很多教师依然将教学的重心聚焦在文本道理的辨析与体悟上,极易将说理文教学演变成为道德说教课,变成为思品课.  相似文献   

10.
动物题材的文学作品一直以来都是世界文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诗歌、寓言、小说等等不同的文学体裁中都有所体现。而且动物形象本身就伴随着文学的起源而不断发展,不少的文学作家都偏爱于用动物形象来进行文学创作,因此动物题材的优秀文章作品层出不穷。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就出现了不少的动物题材,这意味着动物题材本身就是编者比较关注的内容。因此,本文主要围绕着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动物题材选文的教学思路展开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唐诗宋词选读》是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之一。在实际教学中不少人把它等同于必修课程,过多强调文言;或等同于学术研究,过多强调拓展等。此外,作为语文选修课的教学,教者课堂教学手段往往简单重复,课堂缺乏生机。笔者围绕这两种情况,从教材怎样选和教师怎样读两个层面试做一些探讨。一、《唐诗宋词选读》教材怎样选选修课姓"选",就必然涉及教师对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检测等诸多方面的选择、处理。《唐诗宋词选  相似文献   

12.
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很少对整册教材或整个单元进行研读,只是孤立地看一课读一课;还有一些教师只是就教材教教材,不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导致教学盲目低效。下面结合教育实践,谈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研读教材。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爱情题材选文的特点,指出了在这类题材文章的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以《致女儿的信》为例,谈谈如何更好地针对爱情类题材选文开展教学,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正>高中生处在情感朦胧的年纪,对于爱情既有向往也有恐惧,尤其是对爱情诗歌有较大的兴趣。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重视学生的情感特点,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与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在高中人教版2003版的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几篇爱情诗歌,如必修一中的《雨巷》《再别康桥》,必修二中的《诗经》《孔雀东南飞》以及古诗《声声慢》等。笔者在此以《诗经》两首中的《氓》为例,试图分析在爱情诗歌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研究》2013,(10):72-75
《新课程研究》: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年段学习内容与习作要求是否合乎儿童的认知特点与生活体验,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到底是什么关系?现在的教材编写体例给人以作文教学好像是阅读教学的附庸与配衬的感觉,不少一线教师呼唤自成体系的作文教学训练与教学模块或教材,您认同这个观点吗?如何编辑与打造以写作为中心的作文教材体系?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材中增加了不少爱情作品,如何利用这些作品帮助学生正视爱情,判断爱情,并树立美好健康的爱情观,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认真解读分析这些爱情作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真情,正确树立高尚的爱情观。  相似文献   

17.
名著阅读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余映潮《教材处理的艺术之长文短教》(文章原名叫《语文教师阅读教材的艺术(二)》,这里选用是刊物内容中的文章题目,也方便大家阅读)中说明超过2000字的现代文被当作长文。无论是必修课程中长文教学还是名著阅读,长文教学都会降低课堂教学有效性。为了保证初中语文课堂长文教学有效地开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实施"长文短教"。  相似文献   

18.
1.1对教材的思路把握不准。教师在教学中随意拔高教学要求,或对教材作不适当的处理,使教学目标发生偏离。如,在九年义务教育《生物》教材的教学中,不少教师不能理解和领会教材的编写思路,仍按老教材的思路进行教学。教材中不少已被删去的形态结构内容仍被搬到新教材的教学中;新教材先观察、实验,后概念、结论的过程式的叙述体系,仍旧被结论式的教学思路所替代,于是就会“穿新鞋,走老路”。  相似文献   

19.
《关雎》是《诗经》的首篇,被选入统编版八年级《语文》教科书中。该诗不愧是最古老的经典爱情诗歌,一直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对于这样一首经典的爱情诗歌,我们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呢?不少教师的做法是引导学生朗读,让学生自己去体会。  相似文献   

20.
卢谦 《青年教师》2007,(8):29-31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以及新的国标版语文教材的推广使用,为传统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语文教学改革也不断地向前深入。然而,我们也发现,由于不少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够全面、完整,语文教学一味地追求新颖、独特。盲目跟风、讲究时尚,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些"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