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视节目制作专业电视节目制作专业是保定职业技术学院颇具特色的龙头专业,创建于1996年。现有专兼职教师20名,全部具有“双师”资格,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的9人。在校生近300人。专业具有完善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中心拥有数字电视演播室、非线性编辑机房、导控室、播出机房覆网络编辑机房等实训设施,固定资产近500万元。本专业与北京及全国各地30余家影视公司签订了校外实习就业基地协议,毕业生就业率达97%。在办学过程中,学院不断深化教学改革,针对社会需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并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上不断创新,成立…  相似文献   

2.
论编辑工作的三维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辑工作具有实践、专业和化三个维度的特征,其本质属性是助人。实践的编辑工作以其实务和行动助人;专业的编辑工作以其专业和技能助人;化的编辑工作以其理念和价值助人。不过,这种区分只是在编辑工作的历史发展上有意义。现代编辑工作是三种特征编辑工作的有机结合,它同时具有实践、专业和化三个层次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强化编辑素质 提高学报质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学报的质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编辑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站在编辑学的角度,编辑工作并不是每个有文化的人都能做得好的,仅为某学科的专家、学者或中文专业、具有高学历、高职称也是不够的。作为一个编辑,他必须认真学习、研究和掌握编辑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性技术,把握出版行业的规范和要求及相关技能,才能把学报办成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具有独特个性、高品位的学报。  相似文献   

4.
编辑主体是从事编辑活动的人,编辑客体是编辑对象-稿,编辑过程是编辑主体作用于编辑客体而引发的一系列矛盾运动的轨迹,编辑主体是指编辑过程中编辑主体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组稿是从期刊到作,再由作到期刊的双向互动过程,是主客观因素相结合的过程,因此,在组稿过程中发挥编辑主体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目前我国科技期刊编辑从业人员的现状来看,无论是专业知识水平,抑或编辑业务素质,均同科技期刊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每个编辑都有知识盲点,即一个人尚未掌握的知识点。人之所以会产生知识盲点,是因为人类的知识浩如烟海,一个人即使穷尽毕生精力,也只能掌握人类所有知识的一小部分。编辑的知识盲点,是指编辑在从事业务工作时存在的尚未掌握的知识点。一个编辑的知识盲点一般有以下三方面: 1.编辑业务方面的知识盲点 大多数科技编辑都是非编辑专业毕业的,相当一部分青年编辑没有经过系统的编辑出版业务知识的…  相似文献   

6.
编辑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SCL-90心理卫生自评量表,对河南某大学编辑专业的10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编辑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低于常模,心理健康问题多于一般人群,具有特殊性;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不如男大学生;四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不如二、三年级大学生;编辑专业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依次为人际关系、强迫症状和抑郁等。要提高编辑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现代编辑心理学是高校编辑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理论课,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课。但是,在全国高校的编辑专业中,目前开设这门课的却廖廖无几。我们认为,编辑专业的大学生有必要学习现代编辑心理学。一要明确学习的意义;二要了解这门学科的基本概况;三要注意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编辑作为化把关人,具有角色的双重性,再创造性、超前意识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侯俊晖在《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撰文指出,高校是高层次人才聚集的地方,作为高校学报编辑,必须努力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同时,要在自己的本专业下功夫,做学者型编辑。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专家、学者们的理解和尊重,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一)广博的知识面。高校学报编辑由于编制所限,一般一个编辑要承担几个栏目甚至几门学科的审稿编辑任务,这就要求高校学报编辑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能熟悉几门学科的基本原理,避免说外行话,做外行事。(二)精通编辑学知识。编辑学是高校学报编辑的专业知识,学报编辑在工作中一定要加强业务学习,精通编辑学,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做编辑行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编辑学化,归根到底是编辑专业化。编辑学化既是编辑活动的需要,又是编辑人员分工的需要,还是编辑队伍建设的需要。编辑学化的实质是要求编辑人员在专业上追求专深,即要求编辑应专于编辑学和主管学科,并以专于主管学科为重。实施编辑学化要注意处理好编辑活动和学术研究的关系、杂和专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