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4—2005年步步高DVD杯全国女排联赛最吸引人们眼球的是:中国女排的新人在哪里?因为,四年前正是一批新人被陈忠和挖掘出来,经历了一个奥运周期的磨练和拼搏,才获得了重铸辉煌的伟业。人们企盼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能续写辉煌,关注新人就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2.
美女队长     
杨玛琍 《新体育》2009,(7):42-43
“美女队长”这个称谓不是出自那些妙笔生花的文字记者的刻意奉承,而是一些初出茅庐的摄影记者在现场抢拍之后给中国女排新任队长、主二传魏秋月的客观评价。集清秀、端庄、沉稳、聪慧、勤奋于一身的她,又身处中国女排这个充满神奇和美幻的集体,难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雅典奥运会后,世界各队都进行了阵容的调整。参加瑞士精英赛和世界女排大奖赛的世界强队,虽然还处在考察、锻炼新人,磨合、组建新阵容阶段,但整体实力并没有受到影响。同时,一大批有实力的年轻选手涌现出来,象巴西的杰奎琳、茜拉和卡罗琳娜;意大利的菲奥林、奥托拉尼和森托尼;古巴的卡尔德隆等等。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些新人技术全面、体能超群且各有特长,已成为队中的主要得分手,显示出咄咄逼人的潜质。可以说,人员变化带来了新的发展迹象,使得世界女排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群芳争艳的格局,也给中国女排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压力。中国女排在王丽娜、张越红、李姗、陈静等老队员离队后,也输入大量的新鲜血液,楚金玲、王一梅、马蕴雯、薛明等身高超过1米90的新人崭露头角,让人眼前一亮,然而,与上述女排强队涌现的新人相比,中国女排新人还存在差距。本期“互动连线”就着重说说中国女排的年轻人。  相似文献   

4.
李辉 《新体育》2007,(7):22-23
瑞士精英赛上,中国女排干脆利落地将“豪门之师”古巴队斩落马下,第三次收获到该项赛事的桂冠。电视镜头里,陈忠和教练酣畅的笑着,谁都知道这场比赛的分量和含义,劲敌古巴以雅典奥运会全班人马出征,实力不言自明,结果还是没能抵住中国的青春攻势;更为重要的是,“换血”之后中国女排活力四射,几位新人均可圈可点。 21岁的北京姑娘薛明便是“新人秀”中出彩的一位。  相似文献   

5.
马蕴雯、王一梅、楚金玲——这三个原本普通的名字因为与中国女排紧密相连而在今年五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她们正是这支寄托着国人无限期望的球队的三名主要新人。五月二十四日开始的国际女排精英赛,人员经过调整的中国女排当然是主角,而初步遴选出的新人是否能让人们看到中国女排2008  相似文献   

6.
中国女排北京奥运会人员配备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建桥  朱学  陈新雷  孙昊 《体育与科学》2007,28(6):74-76,73
中国女排在08年北京奥运会上,被国人寄予厚望,东道主的优势在舆论界宣传上,无形中被放大了许多倍,笔者研究认为目前中国女排的人员配备方面还处于摸索试验阶段,谈不上具有明显的技战术优势。坚持中国女排传统打法和以往成功的套路,作为主教练显然是不愿意轻易改变的,一方面大胆地锻炼新人、试用新的阵容组合,另一方面积极治疗伤病、恢复老队员的竞技状态,两个方面同等重要。本文就中国女排人员配备的结构,提出一些看法供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7.
对第15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国队技战术进行分析,指出本次世锦赛中国女排在诸多方面暴露出不足,尤其是拦网、快攻没有发挥应有的水平,在体能、心理、队伍结构等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问题出现。建议中国女排应坚持自己全面、快速多变的风格,重视快攻战术配合,加强拦网实战练习;重视新人的选拔培养;重视世界各强队技战术发展变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打出信心找准位置──从大奖赛前4站看中国女排的前景杜文杰从8月16日至9月10日,组队仅半年的中国女排转战夏威夷、雅加达、澳门和北京,参加了4站世界女排大奖赛,以总分第4名的身份进入上海总决赛。在总共12场比赛中,中国队8胜4负,其中胜古巴、巴西、俄...  相似文献   

9.
同去年组建国家女排时以培养新人为主的原则相反,今年入选的均是国家女排旧部。郎平多次称道的八一女排身高1.95米、年仅18岁的“希望之星”赵蕊蕊也榜上无名,着实令排球界人士大跌眼镜。“去年以培养新手为主,今年则要用人了。国际大赛中国女排成绩太差,我郎平不是要挨骂了吗?”郎平说。据介绍,中国女排5月在四国赛上露面,后赴瑞士参加国际邀请赛、世界大奖赛,重头戏是年底的世锦赛和亚运会。郎平讲了一句大实话:“我们要在大赛中面临俄罗斯、古巴、巴西、克罗地亚等强队,新人的经验和能力不够。”郎平上报给排球管理中心的大名…  相似文献   

10.
2001年4月13 日,征战2001年全国排球联赛与九运会预赛的风尘末洗,新一届中国女排姑娘们来到了湖南郴州体育训练基地──这里就是当年夺得五连冠时的中国女排腾飞的地方,他们将在这里进行为期50天的集训。中国女排已经阔别这里13年了。 郴州人民对这支年轻的中国女排表现出真诚的挚爱之情。他们有的提前2个多小时就自发地来到当地火车站等候,而众多的新闻媒体则不请自至。当地政府和群众举行了隆重的仪式,热烈欢迎中国女排的到来。 第二天,也就是4月14日,女排召开训练动员会议。主教练陈忠和明确指出,中国女排的…  相似文献   

11.
杨玛琍 《新体育》2007,(1):28-29
“推荐理由:“王一梅是中国女排在2006年世锦赛上的最大收获。”这话看上去不太合乎语法,但确是不少人的共识。虽然中国女排仅获第五名,但第一次代表中国队出征世界大赛的王一梅,却让人眼前一亮,她几乎是“一夜成名”。”  相似文献   

12.
征袍加身、重任在肩的中国女排集多项荣誉于一身,目前她们又荣膺"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军奖"、中央电视台的"感动中国奖",可谓锦上添花。国人对中国女排的期望值非常高,尤其是新一届中国女排将面临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争夺金牌的光荣使命,无疑令她们倍受关注。为此,中国女排队委会向新闻媒体公布了到队公开采访时间为每月的前两天,几十名记者闻讯后蜂拥而至让文化名城郴州热闹一番。随着"中国女排热"不断升温,杜撰假新闻的不正之风也殃及排坛,显然这些"奇闻"让人恼火和无奈。笔者走进中国女排的营地,虽有人在交谈中对此嗤之以鼻,但教练员心态平和,运动员专心训练。即使第一次入选国家队的新人占了一大半,队风依旧,干劲如初,她们提出的口号是:过好每一天,练好每个球。  相似文献   

13.
第一次到新驻地天坛公寓采访陈忠和是中国女排夺得亚运会冠军回来后,队员们已回各自的母队去准备全国联赛了。陈忠和完成总结和汇报工作后,准备第二天回福州。房间很零福州。房间很零乱,他正在收拾行李。深刻的反思沉痛的教训看到陈忠和一脸的疲惫,真的不知该从哪里说起。2000年,他接过中国女排教鞭的第一年,我曾随队参加了亚洲锦标赛和世界女排大冠军杯赛,那是当年最重要的两项比赛,新教练、新阵容,却取得了全胜的战绩,即使是面对实力雄厚的俄罗斯队和同是新人重组的世界冠军古巴队,中国女排一场一场地拼杀,以上佳的表现,收到…  相似文献   

14.
以全胜战绩击败来访的古巴、日本、泰国队,赢得在萧山、上海两地举行的四国女排邀请赛的冠军后,组建仅一个半月的中国女排又马不停蹄地飞赴欧洲,在瑞士精英赛上力克日本、巴西、美国、意大利女排夺得亚军,圆满地完成了"锻炼队伍、检验训练水平、了解对手"的任务。对于肩负跨世纪重任的年轻的中国女排来说,四国女排邀请赛与瑞士精英赛虽然只是她们重新组建后在国内与国际赛场的一次亮相赛,但是,在实行了每球得分新规则的比赛中,新人、新阵容、新打法的不俗表现,让人们看到了比胜利更可贵的东西———希望。不拘一格用新人大胆启用…  相似文献   

15.
(一)前不久在日本举行的世界暨亚洲区女排奥运落选赛上.中国女排终于艰难地挤上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末班车,这让不少关心女排的人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在中国女排的历史上,需要靠落选赛进军奥运会,这里头一遭;赢得又如此艰苦,也许打的人不觉得什么,看的人可是倍受煎熬,至今想起仍是心有余悸,惊险万分,中国女排这次的的确确是在悬崖边上涉险走了一回。曾几何时,中国女排五连冠的辉煌在国人的心中树起了一座难以逾越的丰碑。然而,时过境迁,今日的中国女排已经离开了的世界女排第一集团的位置,而只能在二流的队伍中徘徊。承认这…  相似文献   

16.
在新一届的中国女排大名单上,两名新人——徐云丽和孙小清不禁让人眼前一亮。其中南京部队队的孙小清是江苏唯一一名入选国家队的队员,不过她并没有参加集训,而是仍留在南京部队。采访的这天正好是“三八”妇女节,为了欢庆节日,南部的下午训练取消。记者在南部的体育馆和孙小清聊了起来。外表活泼可爱,年龄才刚刚20出头的孙小清,给记者留下的印象却是成熟而稳重的。  相似文献   

17.
银牌背后的500个日日夜夜中国女排队长赖亚文在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我们中国女排通过团结拼搏、艰苦奋战,为祖国赢得一枚银牌,较好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任务。回顾过去的500个日日夜夜,中国女排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是我们全队将士卧薪尝胆的结果,更是...  相似文献   

18.
全力以赴争奖牌──郎平谈中国女排奥运目标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表示,中国女排征战亚特兰大奥运,希望和困难并存。尽管从实力上而言,中国女排不如古巴、巴酉和美国三强,但已在进步中的中国姑娘将全力以赴,争取实现夺取奥运会奖牌的既定目标。郎平分析,去年世界杯赛中...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女排在世锦赛的“放水”事件作一些评论,是我曾想要写的内容,那时是中国女排输给韩国队之后。平心而论,我当然希望中国女排能打败所有的队伍成为让人心服口服的冠军,另外,我觉得避开意大利队也没什么必要。尽管如此,那时想发表的评论却是“只有强者才有选择权”之类的话,对于自家的孩子发表这样的评论,确实有护短之嫌。后来,看了报纸上对女排因故意输球而在德国被人另眼看待的报道,让我真是替她们捏一把汗。特别是一些报纸转载的巴西队队员赛前的愤慨之辞,让我更为中国队担心。那之前我一直忙着注册会计师考试,没时间看比…  相似文献   

20.
常言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有创造高水平,优异成绩的运动队和运动员,其背后必然有高水平的教练员,八十年代,中国女排在世界历史上取得"五连冠"的好成绩,是主教练袁伟民、教练邓若曾多年辛勤耕耘,刻苦训练的结果。九十年代,王军霞、曲云霞等一批新人多次打破世界记录和创造世界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