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群众体育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达到体育强国的重要指标。体育,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提高和发展人的健康水平以及身体机能、素质水平的,本文作者苏联勇通过对北京、上海等八大城市进行的调查,认为,实现基层群众体育俱乐部制将极大地刺激群众体育的发展,我国城市群众体育发展的实践从多角度证明了实行群众体育俱乐部制的优越性,因此在我国大城市实行基层群众体育俱乐部制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对湖北省部分城市各类体育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对湖北省群众体育俱乐部的现状、管理体制、经费来源、法制建设等情况进行了统计与研究。结果显示,在公益性群众体育俱乐部中,体育社会管理系统在指导群众体育俱乐部运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仍需规范经营管理、挖掘体育经济功能、健全体育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3.
本文作者参考国外学者的见解,根据《辞海》的解释,结合中国群众体育组织的现状,提出应在“锻炼组”这一意义上使用“基层群众俱乐部”这一概念。通过对京、津、沪等八大城市的1182名体育人口调查,论证了在大城市实行基层群众体育俱乐部制是必要的、且是可行的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从不同角度对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大众体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河南省城市社区大众健身活动普及程度较高,但锻炼质量有待提高;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动机是多层次的;活动内容具有明显的非竞技化的韵律性、表演性、传统性和文化一体化特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城区居民体育自主意识、体育消费意识和基层社区体育组织管理职能得到增强。资金短缺、场地设施匮乏、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不足是制约基层群众体育开展及管理的三大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在文献研究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对我国群众体育的现状(包括体育观念、体育组织机构与制度、群众体育活动、体育场地设施等)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并依据2008年人文奥运要求,提出了面向2008年奥运会我国群众体育建设的总体目标、基本任务和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6.
韩冬 《体育科学》2005,25(6):87-93
运用城市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对上海、北京和沈阳三城市市民就体育活动对市民提高素质的认同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三大城市体育活动主要是通过社区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职工体育等多种形式而开展。通过对各类体育活动的参与.提升了市民的综合素质;2)城市体育活动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城市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城市精神的塑造、城市形象的改善与提高等方面,从而充分地体现了城市的整体文化理念,促进了现代化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3)三大城市体育活动对市民综合素质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市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对市民的思想道德的提升;对运动参与者创新素质的开发;对市民心理的完善;对市民的身体(健康)素质的强化和对市民审美素质的提高上。针对现阶段三城市的具体情况提出:1)提倡“素质”体育现;2)注重需要动机的转换;3)更新学校体育的观念;4)重新定位职工体育的价值;5)开发群众体育的社会集群性;6)挖掘竞技体育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育     
运用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对目前我国群众体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调查分析:群众体育经费少,场馆设施短缺,体育活动组织不健全,社会成员的体育文化知识贫乏,体育价值观念模糊,缺乏参加体育活动的技能和习惯,但群众体育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在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学校体育目标的定位应发展学生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学校  相似文献   

8.
厦门市群众体育活动点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调查法、文献资料调研、定量分析和系统分析法,对厦门市6区群众体育活动点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厦门市社会、经济及社会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居民体育锻炼认知层次拓展,体育活动参与积极主动,为厦门市群众体育活动点发展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群众体育活动网点以其便利、多样、灵活、开放的性质,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厦门市群众体育活动点的性质具有显著的多元化特点;厦门市各区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点主要活动内容体现出共性基础上的差异性特征,群众体育活动点多分布在街区公用场所和企事业单位、公园、广场,各类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点成员有其明显的性别、年龄、职业特征;厦门市群众体育活动点组织、管理及经费提供为群众自给,街道居委会、村委会,企事业单位、学校工会,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和业主委员会等5类;活动经费、指导人员缺乏及有组织的管理和活动场所不足是厦门市群众体育活动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据此,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大城市基层群众体育组织运行机制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大城市基层群众体育组织的调查,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挥他们的作用,主要对运行机制(群众组织的人员配置、资源配置、筹资机制、信息联络机制、监督评估机制)等问题展开调查和分析讨论,并就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城市基层群众组织的运行机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福建省群众体育发展情况,找出群众体育的发展方向。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从政府组织管理、全民健身计划实施、场地设施、社区体育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国民体质健康、群众体育活动的经费情况等7个方面对福建省群众体育发展现状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福建省各级管理部门对群众体育进行了有效管理;全民健身蓬勃开展;场地设施有了较大改善;社区体育发展情况良好;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有所增加,但高学历的偏少;群众体育经费支出增加。其中增加经费投入和政府重视是群众体育发展最关键的2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群众体育俱乐部是体育事业的基本单位。随着我国体育改革的进行,群众体育俱乐部得到了快速发展。昆明市的群众体育俱乐部既存在着群众体育俱乐部建设中所存在的共性问题,也有其特殊性的问题存在。文章通过对昆明市群众体育俱乐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明确提出了解决昆明市群众体育俱乐部存在问题的方法,并为昆明市群众体育俱乐部的建设和发展提出参考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论体育资源配置的公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传志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6):639-640,643
体育资源的配置公正是促进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体育资源的配置方面存在不公正现象,其根源在于旧的体育体制,追求体育资源配置的公正就要改革旧体制,制定合理的社会政策,在体育法规制定上要倾听广大群众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文化生态学视野下南部沿海区域大众体育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借鉴文化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南部沿海区域大众体育发展进行研究.南部沿海区域休闲体育、学校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发展均与该区域文化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体育之乡的形成,就是体育在发展过程中与区域文化生态环境相适应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我国体育经纪人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我国体育经纪人应具备五大基本素质:丰富的知识、信息意识、经营能力、公关能力、职业道德,为我国体育经纪人提供有益的参考,从而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浙苏皖赣鲁农民享有基本体育服务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为全面了解广大农民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享有基本体育服务的情况,以浙、苏、皖、赣、鲁5省部分农村、农民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访问调查及逻辑分析等方法,从3个不同的层面,分别对乡镇、行政村为农民提供基本体育服务以及农民享有基本体育服务的现状进行了广泛的社会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针对农村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要使广大农民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政府需要为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提供更多的保障,加大对村级体育扶持和帮助的力度,在人、财、物等方面优先为行政村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发展体育俱乐部的若干问题思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凌平 《体育与科学》2000,21(4):17-20
文章通过对欧洲体育俱乐部组织结构类型的剖析,探讨我国在发展体育俱乐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文章认为:我国业余运动训练体制不应该盲目地追求多渠道发展,盲目地全方位建立体育俱乐部,盲目地增加运动竞赛的种类。要提倡“拿来主义”,积极稳妥地推进单项协会实体化改革,大力发展社区体育,充分运用竞赛扛杆的作用,调动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体育结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体育概念和体育结构,提出“体育”概念中具有两个基本要点:一是增强体质,提高有机体的机能水平,二是要进行人体活动或身体练习。目前体育结构由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3部分组成。对3个部分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得出学校体育是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体育是学校体育的延续,竞技体育是学校体育的发展,而且学校体育是学校体育师资培养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从传播学角度探讨大众传媒对武术运动发展的作用,提出合理发展对策,以期为武术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体育法》作为指导、规范体育事业发展的部门法,在推动体育事业发展,加快法治进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中国现行的《体育法》颁布于1995年,已经严重滞后于时代发展的需求,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因此,新时代体育事业的发展必然要倒退《体育法》的修改与完善。文章从此出发,首先介绍了中国《体育法》立法历程与现状,继而从依宪立法、法治理念、多元法治、良法善治四个角度阐述了《体育法》的修改理念,最后就如何修改《体育法》提出了对策建议,包括加强《体育法》基本内容修改、加大群众体育立法保障、增设体育产业章节内容、增设"体育纠纷解决"章节内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