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人口学是一门新的教育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教育与人口的关系。目前该学科还处于初始阶段,一些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探讨,仅限于教育基本理论的框架中,阐释过于架统抽象,没有充分说明教育与人口之间存在的复杂多样的关系。本文阐述的范围包括教育人口学成立依据、研究对象与科学性质、教育人口学与领近学科的关系、教育人口学的功能与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人口空间位移背景下其概念、层面及思路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项贤明一、概念。对人类社会人口空间位移状况,社会学、人口学和人文地理学等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都有自己的研究和描述。一般而言,理论上都把人口空间位移划分为迁移人口和流动人口两大类...  相似文献   

3.
教育人口是指受过教育的人口总称。教育人口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它的研究是跨学科的。教育人口学的研究,目前仍处于初创阶段,研究内容仍以"教育与人口的关系研究"为主。无论作为领域或学科,教育人口研究对知识增进与问题解决兼具价值。教育人口研究需由跨学科形态走向学科形态,并不断深化和拓展教育人口学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贵州大学人口、社会、法制研究中心于2004年5月由贵州省教育厅批准挂牌成立,下设人口与社会发展、人口与法制、人的全面发展与政治文明建设三个研究方向。中心现共有专兼职人员17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2人。自建立以来,中心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厅及学校的各项工作精神,充分整合三个主要研究方向的学术资源,合理组织学科队伍,积极展开科研工作,注重抓好13常工作、开展特色工作、探索创新工作。在理论上,中心力图丰富和发展人口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等学科理论;在实践上,积极进行贵州人口与发展中相关问题、相关规律、相关对策的总结、探析和研究、相关趋势的预测,为贵州各时期人口与发展相关政策、规划战略的制定与实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考素材;在发展上,促进了相关学科力量的组合以及学科的交叉与综合研究,产生了一系列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扛起社会的担子英国工业革命带来了蒸汽电力,也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失衡及一系列困扰。扛起研究社会变迁学科大旗的,由原来的政治学、经济学,变为社会学和人口学。它们的肩上,扛起了整个社会的担子。问:人口学和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马芒 《文教资料》2010,(26):197-199
本文从培养人口学专业高素质人才的目标、人口理论与人口研究方法在人口实践中的有机结合和人口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的承接三个方面对人口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的设置进行了分析与思考,并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家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逐步建立全社会的循环利用体系。人口作为可持续发展系统里的主要子系统之一,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研究中不可缺失的因素,人口因素与循环经济密切关联着。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若能充分考虑到人口总量、人口质量、人口分布及流动状况等人口因素的存在则能达到事半功倍。而发展循环经济也有着人口学意义,有利于推动人口素质的提高、解决当前就业难问题及老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8.
历史人口学作为人口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有着广阔的研究领域和学术价值。它不仅具有存史、读史之功能,而且还可以从中发现和总结人口发展中的一般性规律,以资借鉴。我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是最早记载人口数据的国家之一,而且在人口数据的连续性和详细程度上更是其他国家无法相比的。因此,我国有着历史人口学研究的天然优势。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如查寻历史人口资料难度大、历史人口资料残缺不全、数据不一致、真假难辨等,往往用尽工夫,也难以搞出令人信服的成果,从而使一些人望而却步,这大概就是我国历史人口学论著不多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9.
人口史在二战后发展成独立学科.它是历史人口学、历史社会学、历史经济学及历史地理学的总和.过去几十年,国外人口史学家利用的主要资料是保留下来的教区档案,使用的主要方法是“家庭复原法”.近年人口史研究有以下趋势:研究范围扩大,计量分析法广泛应用,人口史朝社会史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职业结构是社会劳动力与经济结构匹配状态的人口学反映.高等教育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标,其学科设置与发展状态影响着人口职业结构的效率优化.结合河南统计年鉴(1999~2010)的数据,深入分析了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与人口职业结构变迁间的关联状态,并针对存在的错位现象,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有着鲜明的社会属性,从社会运行学的视角对其进行研究能够开拓该学科研究的视野、深度与广度。从契合性上看,职业教育的社会性质、推动社会运行向良性转变的动力性、社会良性运行需要职业教育的支撑及职业教育发展困境呼唤学科介入等,赋予了职业教育社会运行学研究的使命。同时,职业教育社会运行学必须以职业教育学、社会运行学、发展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等学科作为理论基础才能有效建构。而职业教育社会运行学作为一门学科,又有着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2.
高等学校学科交叉渗透与学科发展研究李志平高等学校的学科是在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经济进步和国防力量提高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并在发展中形成了满足各类需求的相应功能。如,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学科功能逐步增加的过程,即学科发展的过程,其主要动力是学...  相似文献   

13.
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正严重地困扰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人口与环境之间关系这一话题被重新审视.以此为研究对象、跨越人口学与生态学的新兴边缘学科人口生态学便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起来.人口生态学的研究和学习对提高人们的人口意识、生态环境意识及探寻解决人口生态问题的途径具有重大意义.教学中以讲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播放录像片,典型地区调查等手段.人口生态学的教材尚需调整完善,应增设野外实习和社会调查及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14.
胡伟略先生近著《人口社会学》 ,作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会学文库学术专著之一 ,已经与读者见面。该书有德高望重的陈岱孙先生写的序 ,除绪论外 ,分甲———一般理论与历史篇、乙———人口行为社会学篇、丙———人口发展社会学篇三篇共十六章 ,结论为可持续的人口与社会发展 ,共 4 6万字。在社会学的旗帜下 ,人口社会学是新兴的重要分支学科 ,它与社会学的发展密切相关 ,同时也是人口学深化的结果。人口社会学通过对人口行为的社会分析 ,探究人口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社会分析要比社会学分析广泛 ,可能而且应当包括经济分析。人口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15.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亟待解决的课题。不少国家的学者专家提出的很多有关人口的理论,对人口问题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在诸多的人口理论中,大多是立足于"总体"理论对人口进行研究。实质上是把人口问题主要看作生物问题和经济问题处理,有的甚至仅限于数量方面。现在西方国家的狭义人口学是这种处理的典型方式,就是他们的广义人口学主要还是停留在"总体"理论基础上。我国学者专家根据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认识到人口问题主要是社会问题,人口现象是社会现  相似文献   

16.
凌玲 《成人教育》2015,(11):9-13
20世纪前期和中期是美国成人教育理论发展的重要时期.当时美国正处于大发展、大改革时期,经济、社会及教育文化等因素推动了成人教育实践的发展,带来了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的勃兴.美国成人教育理论在成人教育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成人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成人学习模式研究、成人教育教师角色研究及成人教育综合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新成就与新发展.丰硕的理论成果奠定了成人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础,确定了成人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对成人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即成人教育学的学科特色在于成人性,学科价值在于实践性.  相似文献   

17.
对人口迁移的研究一直是人口学研究的重点。安徽省地处中国中部,作为全国的劳动力输出大省,大量的人口从安徽省迁出。这一现象对安徽省和迁入省在人口、社会、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本文通过安徽省现今人口迁移的状况来探讨安徽省人口迁移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8.
30年来,教师学一方面与近邻学科相互渗透形成教师伦理学、教师教育学等边缘分支学科,另一方面又借助于研究对象的细分而分化出中小学教师学、大学教师学等直系分支学科。由于研训教师担负着与中小学教师有所不同的特定使命和职责,以研训教师为研究对象的研训教师学理应发展成为教师学的直系分支学科。当前,从社会环境、研究基础、学术支撑三个方面来看,研训教师学的创生已经具备了必要的背景条件。  相似文献   

19.
信息概念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所有的人文与社会科学、部分自然科学和个别工程科学,信息研究已经对很多学科产生了影响。人类信息学、人类语言学、人类传播学、人类心理学这四门学科是一组对信息进行本体、符号、传输、处理等研究的信息学群,可以合称为基础社会信息科学。以它为基点和具体的学科进行交叉,就必然形成新闻信息学、历史信息学、科学信息学、教育信息学、艺术信息学、文学信息学、宗教信息学等应用社会信息科学学科。  相似文献   

20.
年龄和性别,是人口最基本的自然特征。人口学常用年龄金字塔图来概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这一特征,并用来研究人口发展动态及其对社会、经济等领域可能产生的影响。本文用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作苏州市辖区人口年龄金字塔图,并探讨我市年龄构成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