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要真实;做人要真诚、老实;新闻要快写快发,做人要勤奋、敏捷;新闻处处求新,人的思想、知识要时时更新;……新闻,难道是有生命的吗?否则,怎么会与人生有诸多的相同点?──金天恩日记摘抄因过去同在一个机关工作的缘故,我们太了解金天恩了。他没有搞过一天“专职”新闻,收获的新闻作品却剪贴了厚厚的4大本;他不是出身“科班”,也没有拜过名师,却有一大摞各级新闻单位颁发给他的新闻作品获奖证书;他连续10多年被新疆军区和几家省级报刊评为优秀通讯员,1993年,被兰州军区评为1991年至1993年度优秀新闻干部。这个新闻圈外…  相似文献   

2.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在他的单人房间看到那3本厚厚的见报稿件剪贴和一大摞获奖证书时,十分惊讶。入伍7年来,他先后在《解放军报》、《前卫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军地报刊电台上发表新闻作品op多篇(幅),先后12次在军地新闻单位获奖,连续4年被《前卫报》评为优秀通讯员,三次荣立三等功,先后被4家新闻单位聘为特约记者、通讯员。得此殊荣者是济南军区某坦克师新闻干事任广军。从小向往绿色军营的任广军,1990年3月走出“南阳盆地’步入了“绿色方阵”。在学生时代,他就喜欢舞文弄墨,在家乡的小报、校园文学刊物上,他的习作时不…  相似文献   

3.
1在辽东半岛著名的平顶山下,座落着一所陆军医院──二二七医院。王忠新是该医院的上校政委。王政委有一个黑色的大皮箱。这个皮箱很旧,塞得很满,以至拉链都给撑开了。打开它时,全是五颜六色的获奖证书,一数有脱多个,让我们都大吃一惊。这些获奖证书不仅数量多,而且等级高,包容的面也很广。我们将这些证书逐个翻了翻,又大致归了归类:\——新闻作品。仅文字新闻。他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解放军报、中国新闻奖的评比中,获奖的证书就有20多个。——电视专题片撰写并拍摄了14部。新闻照片发表数百幅。电视专题片、摄影图片又均在中…  相似文献   

4.
“勤奋耕耘,硕果累累”、一个偶然的叽会在他那简陋房间里,看到那厚厚的剪报本和一大摞获奖证书时.不禁令人振奋,同时不免有些惊讶。他就是驻黄海前哨某部新闻干事张雷,入伍7年来,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前卫报》等报纸杂志发表新闻作品(包括摄影作品、文字作品)600余篇(幅)。其中,摄影作品17次在全国、全军摄影比赛中获奖,10次立功受奖一先后被6家新闻单位聘为特约记者、通讯员。近日,他又被中国摄影家协会山东分会吸收为会员。从小就对绿色军营充满向往的张雷.1989年3月,从家乡安徽入伍,来到渤海前哨小岛上…  相似文献   

5.
翻开刘德联七八本厚厚的报刊剪贴,消息、特写、通讯等多种体裁的新闻作品映入眼帘,共计2000篇之多。熟悉他的人说,他把履行共产党员的职责,对工作的热爱和责任,汇合成为做好新闻工作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6.
《今传媒》1997,(8)
“兵记者”赵山学文/王贺龙熊振华通讯员园地在驻陕某部官兵眼里,赵山学可谓是一位了不起的“兵记者”。三本厚厚的用稿剪贴、10多个获奖证书及优秀通讯员证书,足以证明他的军旅生活非常充实。写作成了他最痴的梦。刚踏上新闻报道这块“责任田”时,一连投了百余篇稿...  相似文献   

7.
他,是一位写稿“入魔”的人。每次走进他的办公室,除见他批阅文件外,不是见他在读书看报,就是见他低头写稿。再看看他书橱里摆放整齐的几十本作品剪贴本和剪报本,还有那两摞烫金的各类获奖证书,令人顿生一种敬佩的感觉。他,盖金岭,滨州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上校军衔,一个当了领导仍旧笔耕不辍的“新闻迷”。从当上新闻干事那天起,他就追求“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写作境界,他“出手”的槁子,80%以上都是编辑稍加改动就刊发。1981年8月,盖金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怀抱着十余本获奖证书来到滨州军分区任宣传干事,不久又提升为宣传…  相似文献   

8.
简直叫人难以置信,摆在我面前的20多本大红烫金新闻报道获奖证书的得主,既不是专职新闻干事,也不是战士报道员,而是一位具有28年军龄的师级领导干部。他,就是合肥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董祥坤。透过董主任那一本本沉甸甸的见报剪贴,笔者仿佛从他发表在省级以上报刊的1000多篇文章,200多万字的成果中,找到了他打开思想之门的金钥匙,看到了他精心编织的一道道心灵彩虹。董主任练笔如痴如醉,熟悉他的同志都知道他有业余练笔的好习惯。无论是当文书、排长、干事,还是担任处长、团政委,一直到走上师级领导岗位,他都一如既往,…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1996年度“505杯”陕西新闻奖颁奖大会,7月26日在西安举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牟玲生等.为获奖者颁发了获奖证书。陕西新闻奖是我省新闻评比的最高奖项。去年全省新闻界和中央驻陕新闻单位的参评作品超过千件,共评出获奖作品298件,其中一等奖(包括特别奖)43件,二等奖98件,三等奖157件。陕西日报有5篇稿件获一等奖。省委副书记刘荣惠对颁奖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对获奖作者表示祝贺和慰问。牟玲生在大会上讲了话,他希望广大新闻工作者,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鼓与呼,写出更多的新闻佳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陕西日报社社长…  相似文献   

10.
穿着笔挺的军装,微笑着潇洒地走在新闻之路上。他的身后,有一本又一本的见报剪贴,有40多个五颜六色的获奖证书,更有无数羡慕的眼光……他,就是被广州军区评为“十佳新闻干部”之一的武汉总医院政治协理员刘章西。刘章西原是武汉军区《战斗报》的编辑。1985年8月,武汉军区在裁军百万中撤并,报社不存在了。他调到了现在的医院,当时在宣传科任教育干事并兼管新闻报道工作。后来又到外科系统任政治协理员。无论在哪个岗位,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都从不放弃写作和向外宣传医院。每年在省以上报刊见稿百余篇。  相似文献   

11.
我从1980年开始业余写稿,至今已有16年了。这期间,我在部队、在邮电行业,先后写了近4000篇新闻、文学、言论以及知识性稿件。这些稿件剪贴在32开的日记本上,已有17本。仅保存完好的底稿,摞起来也有半米多厚,其中凝聚着辛勤的汗水。目前我已是4家报刊台的特约记者,是16家报刊台的特约通讯员、通讯员。每年最少也能收到六七本优秀通讯员和优秀特约记者证书,获奖的证书已放满了一箱子。多年来坚持不懈从事新闻写作,对我先后从事文秘和中层领导工作提高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练好必备的文字功底,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现任新疆呼图壁县广播电视局副局长的邱斌,1960年从事新闻工作,先后在呼图壁县报社、广播站、广播电视局耍笔杆子,30年来他撰写的稿件被全国、省区、地州等电台、电视台编用和播出的达3000余篇,约200多万字。近4年,有20余篇新闻作品在自治区和昌吉州获奖,获特等和一、二等奖的作品占获奖作品总数的二分之一。邱斌的新闻作品屡屡获奖,有人戏言邱斌“借来了丘比特的神箭”。此言歪打正着。邱斌在新闻工作实践中忠实于生活,对生活充满了情与爱。当我们对他的获奖好新闻粗疏的来一点溯源时,就会发现:这是生活对他的馈赠。下面记述的是邱斌部分获奖好新闻作品溯源启示录。  相似文献   

13.
石翼 《军事记者》2001,(1):17-19
在当今军事新闻记中,高级记江永红是公认的一把硬手。随着他的新闻作品频频出现和在军内外连连获奖,许多读和新闻界同行迫切想知道他在军事新闻写作上取得成功的奥秘。其实,任何新闻作品的成功,都往往缘于作在选材和表现两个方面倾注的匠心。这里,我想仅就江永红同志在新闻选材方面的特点作一点初步的探讨,就算我学习江永红新闻作品的一篇粗浅体会吧。  相似文献   

14.
一次,我有幸目睹了山东省宁津县人武部副部长王汝恒的作品剪贴:“哇!厚厚七大本!”一数,竟有数百篇新闻稿件,其中近20篇作品在军内外报刊上获奖。在惊羡和敬佩的同时,我也从中找到了他奋斗的足迹,发现了他获得丰硕果实的答案:只要敢于拼搏,就会有所成功。从在政工科当干事至今,人们给他总结了“三勤”即脑勤、腿勤、笔勤,就凭这股勤劲儿,10多年来,他年均在各类报刊电台发表新闻稿件和内部文章60多篇,连续多年被《山东国防报》、《黄河民兵》等6家报刊电台评为优秀通讯员,连年被军分区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和优秀政工…  相似文献   

15.
新闻干事李华敏,貌不惊人,爱吃辣椒,走路特快,办事风风火火,从事新闻报道短短5年,整整5大本作品剪贴,600多篇(幅)作品,30多个大红证书,让不少同行既佩服又眼热。华敏来自湘东山区,自幼行于崎岖山道,练就了一副硬脚板。正是凭着这双硬脚板走军旅,他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路。那一个个坚实而执著的脚窝,就是一首首动人的歌。华敏入伍的时候只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小伙子,连新闻的5个“W”都不知道,仅凭着一手好书法和上学时涂涂抹抹的基础,就异想天开想当记者。当时,宣传股听说连队有个能写会画的小伙子,有意让他到电影组…  相似文献   

16.
宋德宝 《军事记者》2008,(12):63-63
南京军区联勤某分部新闻干事普洪志在新闻工作岗位上摸爬滚打了整10年,洒下一路汗水,收获了丰硕的成果:足有一尺高的作品获奖证书、3枚金灿灿的三等功奖章和4大本上千篇用稿剪贴本。  相似文献   

17.
在广西,业内人都熟知文衍修。作为“战士”,他是广播行业的“获奖专业户”:先后有40多篇新闻作品获广西新闻奖和广播电视系统好新闻奖、6篇新闻作品获中国广播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18.
1999年12月24日,中国记协在京举行第九届中国新闻奖和首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颁奖大会,60多位获奖的记者、编辑,喜领获奖证书和奖杯。作为全国新闻界年度综合性新闻作品的最高奖励,本届中国新闻奖本着“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主旨,共评选出获奖作品186件,其中...  相似文献   

19.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和你促膝长谈,当见到你那两大本厚厚的剪贴,一大摞获奖证书和两枚金灿灿的军功章时,我们惊呆了。6年前,18岁的你穿上绿军装时,怎么也想不到6年后的今天,竟成为一名和笔墨打交道的报道员。1990年,你调进旅机关,专职从事旅的新闻报道工作。为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你用微薄的津贴购买了《新闻与成材》、《新闻写作》等理论书籍,一有空闲便揣摩别人的文笔,推敲文章的布局结构,并自费参加了解放军报社举办的新闻函授班;为了交学费,你戒了烟,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广泛地读,拼命写。多少次,战友们围在电…  相似文献   

20.
580多篇刊登在省级以上报刊的新闻作品,20多本新闻作品获奖证书,南京军区新闻报道一等奖、南京军区联勤部新闻报道特等奖……一连串的荣誉,记述着南京军区联勤某分部政治部宣传科干事蒋守昌从事新闻工作8年来的不凡业绩。苦心“作为新闻工作者,每一篇稿件都必须事必躬亲,深入到基层,深入到第一线采写,与基层官兵同甘苦、共患难,这样写出来的稿子才能吸引编辑,打动读者……”这是蒋守昌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也是他从事新闻工作8年来的真实写照。 1993年,当时他在福建省军区海防某团当战士报道员,人民前线报社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