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层次分析和快速聚类法原理,选取社会经济指标、用水指标和水质等5类共10项指标组成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咸阳市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评价模型,采用聚类分析、层次分析和模糊矩阵的方法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咸阳市水资源承载力不安全系数与较不安全系数之和一直处于0.7附近,较安全与安全系数之和处于0.3附近,且咸阳市水资源承载力安全系数呈现增加态势。在西咸一体化建设规划中通过发展经济、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和水污染治理可望提高咸阳市水资源承载力。  相似文献   

2.
民勤水资源承载力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是民勤地区发展最具限制性的因素。通过对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的驱动力分析,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石羊河的整体来水量减少,上游武威的用水量加大使得进入民勤的水资源总量不断减少;社会经济的发展使需水量大大增加。其中农业经济增长是影响民勤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的最主要社会经济驱动因素。此外对提高民勤地区水资源承载力,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驻马店市水资源承载力及其空间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昆 《天中学刊》2011,26(5):33-37
选取水资源利用、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等3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构建驻马店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计算2010年水资源承载力综合指数;从评价结果看,驻马店市水资源承载力比较强,整体上属于良好可承载类型。选择目标规划法,利用数学模型对驻马店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量化求解,科学预测各县区2020年水资源可利用量,得出结论:随着驻马店市用水结构的调整,人口承载能力可以提高;调整水结构更能提升水资源承载能力;假如生活用水比重的提高较缓慢,而生活用水总量的增长较快,则全市2020年水资源人口承载能力明显降低;从总体发展趋势看,驻马店市未来水资源承载能力呈西南强、东北弱的状况。  相似文献   

4.
国家确定新疆为"一带一路"核心区,乌鲁木齐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乌鲁木齐作为我国30个极度缺水的城市之一,水资源缺乏制约经济发展问题不容忽视。文章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对乌鲁木齐水资源承载力状况进行评价分析。选取人口总量、人均水资源量等13个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借助SPSS19.0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研究结果表明:乌鲁木齐水资源承载力在逐渐增强,但仍面临严峻考验,其中社会经济状况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城市综合承载力指一个城市的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对城市人口及经济社会活动承载能力。城市综合承载力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认识的一个巨大进步,是提高城市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乌海市发展的道路上资源环境的制约日益显现,城市对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承载力减弱。提高乌海市城市综合承载力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以CNKI(中国知网)和WOS(科学网)数据库中主题为“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的文献为数据源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并结合VOSviewer软件进行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1)历年刊文量呈现出“缓慢波动-快速波动-快速增长”的上升态势,机构呈现出“高等院校为主、科研机构为辅”的大体趋势,学科以环境、生态等传统学科为主,兼有经济、资源、工程等交叉学科,期刊呈现出“广义水科学”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分庭抗礼”态势;(2)中外文数据库可视化分析图的总体趋势是一致的,以生态足迹、水资源和可持续发展/利用等热点词为主,但侧重点存在部分差异;(3)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的必要基础,能够为后续的流域水生态系统、区域水生态文明建设等相关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乌鲁木齐市水资源政策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乌鲁木齐市水资源承载力特征及其影响政策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用系统动力学(SD)来定量研究不同政策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在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前提下,以乌鲁木齐市社会经济环境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乌鲁木齐市水资源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将水资源承载力指标融合在模型中进行计算。研究表明,引额济乌工程、大西沟水库枢纽工程和分洪补湖工程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对乌鲁木齐市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重庆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初步探讨重庆市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子.将主成分分析法引入重庆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中,选取总用水量、水资源总量、人口增长率、水资源利用率、年人均用水量、总供水量、人口总数、城镇化率、平均产水系数、万元GDP用水、农田灌溉亩均用水、人均GDP、总耗水量等13个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SPSS17.0分析软件,进行指标的标准化和综合化处理.研究表明:通过对重庆市2000~2011年水资源承载力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来看,人口对水资源造成的压力,水资源的自身状况和社会经济情况是影响重庆市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重庆市水资源承载力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针对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本文从水资源、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四个角度构建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得到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查阅统计年鉴测算2006-2015年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得分值.接着将水资源准则层作为支持力指数,其它三个准则层作为压力指数,得到了安徽水资源承载力指数.最后根据结论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较为科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市是一个资源型缺水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必须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我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