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余婷  徐宇辰 《新闻世界》2013,(12):133-136
现代社会媒介网络高度密集,新媒体快速发展,公众政治参与度提高,这些都对新一届领导人的形象塑造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选取了《纽约时报》与《华盛顿邮报》的相关报道,分析归纳了美国媒体对华报道的"客观性策略",试以另一种方式解读美国媒体对涉华议题的报道特点,这既是检验中国对外传播效果的一种方式,也为新一届领导人形象塑造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贝索斯2.5亿美元接过《华盛顿邮报》,外界有两大疑问:第一,2.5亿是不是太便宜了?第二,为什么购买者是贝索斯个人,而不是亚马逊公司?公信力与个人情怀华盛顿邮报是美国顶儿尖儿的纸媒。该报历史上,1970年的水门事件,直接导致了当时总统尼克松的下台。《华盛顿邮报》由此获得了国际威望,被视为继《纽约时报》后美国最有声望的报纸。《华盛顿邮报》擅长报道国内政治,与侧重国际事务的《纽约时报》交相辉映。  相似文献   

3.
章文宜 《今传媒》2014,(5):59-61
新闻建构社会现实,不同的媒体建构活动不同。本文利用框架理论,对《人民日报》和《华盛顿邮报》就"美国政府关门"事件的报道进行分析,发现《人民日报》的新闻框架单一集中,强调事件经济影响和显现的制度缺陷,带有明显的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色彩。《华盛顿邮报》的新闻框架复杂多面,且直面政府和国会的问题,呈现的事实较为客观立体。  相似文献   

4.
黄雨琢  杨军 《东南传播》2020,(3):128-134
主流媒体利用微博平台对热点事件进行舆论引导是不可或缺的举措。基于乐清滴滴顺风车案的媒体文本和网民评论的内容分析发现,《人民日报》微博在该事件的舆情发展中进行了有效的舆论引导,表现为:在舆情的发生期,侧重引导追责滴滴公司,及时设置议题,巧用固定栏目;在舆情的扩散期,动态引导规范网民在线评论,有效转化网民负面情绪,避免激发群体极化现象;在舆情的消退期,引导行业的反思整顿工作。《人民日报》微博对热点事件的舆论引导,为我国主流媒体微博账户完善舆论引导机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人民日报.海外版》一版时事评论专栏"望海楼"进行抽样分析,通过对文本的议题、指向、时效、作者等方面的量化分析,归纳出"望海楼"栏目有以下特色:在对外传播中侧重经济、文化议题,立足国内,面向国际;指向多元化,但以阐释、建议为主;关注宏观重大议题,不唯时效性;评论作者主要来自经济、文化、政治等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增强了评论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以《人民日报》与《朝日新闻》20世纪80年代至2018年的转基因议题报道为例,基于议程注意周期,对中日主流媒体的争议性科技议题的报道框架进行深入考察。研究发现,两份报纸的转基因议题报道同步进入下降期,但上升期并不同步,相较于《朝日新闻》,《人民日报》的转基因报道进入议程注意周期的时间略晚。报道框架亦存在显著差异,《朝日新闻》始终将关切包裹置于最重要的位置,而《人民日报》的报道尽管不断减少对进步包裹的使用,但进步包裹却始终是首要的框架类型。在关切包裹的运用上,《朝日新闻》将妥善管理和公众参与或教育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而《人民日报》则始终最为强调妥善管理。两份报纸都倚重政府和专家等权威信源,但倚重的专家类型有所区别。本研究从两国转基因技术发展与应用的现实背景以及两份报纸的办报立场两个层面解释了两份报纸转基因议题报道存在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南海仲裁案"出发,对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中国主流媒体和以《华盛顿邮报》为代表的美国主流媒体关于"南海仲裁案"的相关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从形式特征、报道内容、报道倾向三方面分析《人民日报》和《华盛顿邮报》如何报道南海仲裁案,揭示重点报道内容所蕴含的意义,分析其建构的中、美、菲三国不同的国家形象,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深层次的成因。  相似文献   

8.
李师荀 《新闻世界》2014,(7):243-245
《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刊登的有关北京雾霾的报道在报道频率、议题分布、报道版面和配图、报道倾向等方面都有明显差别。两报对新闻客观性、平衡性的把握不尽相同,其议程设置的不同侧重体现出中西方不同的报道理念。  相似文献   

9.
由拆迁引发的社会问题和社会冲突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和谐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城市房屋拆迁相比,农村地区征地拆迁在拆迁制度不完备等因素的影响下使得其矛盾更加突出.本文以《人民日报》作为考察对象,采用量化分析的方式对我国当前农村征地拆迁议题的新闻报道进行了实证考察,并揭示和评价《人民日报》的表现.通过对主题内容、消息来源、农民话语引述等8个指标的量化分析,发现《人民日报》农村征地拆迁议题在问题呈现方式上侧重于解决问题而非呈现问题、在消息来源等方面偏向于政府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新闻常规实践中要提高报道数量、增加深度报道、扩大农民话语空间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1986年以来《人民日报》对艾滋病的报道进行一个数据统计和简要的分析,从中发现《人民日报》关于艾滋病患者报道中有很多特点都与政府的角色定位有关,如政治意识形态的作用、“以人为本”意识形态的复苏等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官方媒体代表《人民日报》自2003年来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报道的内容和文本分析,考察它在有关东北经济报道中所建构的东北地区经济形象.主要发现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相关报道总体数量逐渐减少;报道侧重于经济、政治、社会民生等议题;经济发展是有关东北老工业基地报道的重中之重;报道态度总体上呈现中立积极的立场.通过分析官方媒体及其他大众媒介的相关报道,探讨新闻媒介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进程中的角色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一条是激烈抨击国防部长的政治性专稿《拉姆斯菲尔德是否应该因伊拉克战争下台?》,一条是地区橄榄球队比赛胜负的消息,以政治新闻为特色的《华盛顿邮报》,竟然把社会新闻类的球赛消息摆上头版头条醒目的位置,而将抨击国防部长的政治性专稿拉到头版的下半部!这就是2006年10月2日出版的《华盛顿邮报》精心安排的体现编前会意图的一次排版。  相似文献   

13.
在新技术发展今天,无论国内外,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传统的纸质媒体都颇受打击。本文着重分析了传统纸媒的现状及其遇到的困难及问题。在新媒体迅速发展壮大的今天,纸质媒体无疑受到了很大的挑战。本文以《人民日报》与《泰晤士报》《华盛顿邮报》为例,详细介绍这三大报纸如何应对新媒体化趋势的,并且提出了一些对于中外传统媒体新媒体转型的思考。了解《人民日报》、《泰晤士报》、《华盛顿邮报》这些具有代表性质的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化进程,对于传媒业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胡馨予 《今传媒》2020,(2):35-36
党的十九大将"两个毫不动摇"写入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变化历程,而主流媒体对"民营经济"的报道也非一成不变。《人民日报》作为我国最权威的主流媒体,其话语的变迁体现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改革。因此,本研究从改革开放后入手,结合诺曼·费尔克拉夫的话语分析框架,探析《人民日报》"民营经济"议题的报道话语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社会的变迁促使《人民日报》的媒介职能从宣传职能转变为信息传播职能,其话语的变迁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着社会的变迁,两者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的媒介形象素来是被刻板化的。本研究内容分析金融危机期间《人民日报》、《东方日报》(香港)和《中国时报》(台湾)的农民工报道,发现:"农民工失业与再就业"议题得到共同关注,"责任归因"和"人情味"框架被频繁使用,报道时间走势趋同。不同的是,《人民日报》以正面为主,倾向于"政府政策与管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议题;《东方日报》负面居多,集中在"农民工犯罪"议题;《中国时报》多为中立,为"政府政策与管理"议题。最后尝试从媒介属性和政治体制阐释上述异同。  相似文献   

16.
如果要说哪一份报纸能代表美国,很多人会提出《纽约时报》。然而近年来《华盛顿邮报》后来居上的势头非常迅猛,这个势头始于15年前的“水门事件”。当时这家报纸的两名记者伍德沃德和范斯坦因在发现线索后穷追不舍,终于搞出了牵连到白宫最高领导人的一大政治丑闻,最后迫使尼克松总统辞职。这两位名噪一时的记者事后还写出了《总统的诡计》一书,并由几位著名明星领衔主演,将其情节搬上了银幕。《华盛顿邮报》由此而开始声誉鹊起。去年11月以后,美国政界又一丑闻“东窗事  相似文献   

17.
运用报道框架的"梯次模型",选取《人民日报》和《华盛顿邮报》关于2014年APEC会议报道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研究媒体呈现来挖掘中美主流媒体在重大经济报道中如何构建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8.
夏珺 《传媒》2014,(14)
正《人民日报》是党中央机关报,肩负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党的理论和主张、引导社会舆论、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使命。创刊66年来,《人民日报》真实记录中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革,密切关注世界风云变幻,为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人民日报》品牌的特殊性——金字招牌在中国,没有一张报纸像《人民日报》这样与国家的政治生活与主流意识形态如此密切相关,没有一张报纸像  相似文献   

19.
刘凯 《新闻世界》2013,(5):121-122
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2013年又恰逢国家领导人换届之年,因而研究2013年的两会报道专题的特色,颇具现实意义。《中国日报网》作为国家级英文报纸《中国日报》的门户网站,在对外报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它为研究蓝本,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20.
2013年9月2日上午,中央纪委监祭部网站(www.CCdi.gov.C1)正式开通。一时间,这则新闻不仅成为国内各大媒体的头条,更受到了诸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国外媒体的关注。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在调研网站建设时强调,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网站要办出特色,确保严肃、准确、及时、权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