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导入课题,了解数的编码功能 师:(出示卡片上的数字"1")看到1,你想到了什么? 生:1个苹果,1张桌子. 生:我想到比赛第1名.  相似文献   

2.
<正>一、导入——直奔课题,激发学习兴趣师:(板书课题)我必须去。生:齐读课题。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我想知道"我"指的是谁?生:我想知道"我"到哪儿去?生:我想知道"我"去了没有?生:我想知道"必须"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3.
一、揭示课题,引发猜想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比例尺",你们听说过比例尺吗?请你想一想比例尺可能与什么有关呢? 学生分小组互相说一说后,再组织集体交流. 生1:爸爸同我一起看地图时,向我介绍过比例尺.比例尺是地图上的长度与实际长度的比. 生2:我想比例尺可能与比例有关. 生3:比例尺可能与尺子有关.  相似文献   

4.
一 纵情吟诵识知音 师:(板书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文,讲述的是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谁来读读这个课题? 生:伯牙绝弦. 师:"绝弦"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5.
一、欣赏风光图片,了解地理江南师(板书课题"江南"):请齐读课题(生读).轻轻地渎(生再渎). 师:有谁知道"江南"指什么? 生:我知道,是一个地名.  相似文献   

6.
[案例] <草原的早晨>这样开头:"啪!啪!'响亮的鞭声打破了黎明的宁静.铺满新绿的草原醒来了."如何帮助孩子理解和掌握这个"打破"呢? 师:小朋友,"打破"这个词语你在生活中听过、见过或者做过吗? 生:我做过!有一次我请小朋友到我家玩,我们在捉迷藏时,一不小心把柜子上的花瓶打破了. 生:我见过!妈妈在煎蛋之前,先要把鸡蛋打破. 生:我也做过!我上次帮奶奶洗碗时把一个饭碗打破了. 生:我听过!在奥运会上,有的运动员打破了世界纪录.  相似文献   

7.
"比较"人生     
人的一生是在比较中度过的. 童年最浅薄,公然比较谁的父母棒.有的说:"我父亲的官高."有的说:"我父亲有很多很多钱."其实这最无聊的比较是人生最无法选择的无奈.生在朱门与草户,由得人选择吗?世界本来就不公平,有的人一辈子之奋斗所得,有的人一生下来就拥有了.童年的比较是无法比的比较.  相似文献   

8.
[问题呈现]"相遇问题"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每天在上学、放学的路上.看到公路上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生:看到有很多人在忙忙碌碌.   生:我看到有很多车.   生:我看到很多小朋友背着书包去上学.   ……  相似文献   

9.
片断一:抓住课题,引导感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十四课——《我不是最弱小的》(学生齐读)。师:文章的题目往往寄托着作者的情思,给读者诸多思考,吸引读者去开展阅读。现在请大家说说对这一题目的思考。生:这一题目很吸引人,我想知道"我"是谁?"我"为什么不是最弱小的?生:我想了解谁才是最弱小的?生:课题中的"我"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但并没有否定自己的弱小。我很想知道"我"是与谁比,才觉得不是最弱小的?  相似文献   

10.
"角的度量"是一节普通的课,我在教学一线的几年中,自己执教过也听过好多遍,大多都是这样设计的: (师揭示课题后) 师:度量角的工具是什么呢? 生:量角器. 师:请大家观察量角器,并与组员交流一下你看到些什么.  相似文献   

11.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的这首诗,家喻户晓,二三年级的小学生也会背得滚瓜烂熟.可是为什么生"紫烟"?知道的人并不多.我问过上初中的儿子,我一提起《望庐山瀑布》,他得意扬扬,有声有色地背诵起来.当我再进一步追问,为什么生紫烟,不说生青烟、黑烟或白烟呢?他哑然失声,说:"不知道,老师没讲过."  相似文献   

12.
一 设问导入,了解学情,揭示"岩石书"◆◆ 师:小朋友们,这节课咱们共同学习—— 生:(齐)《最大的"书"》. 师:小手伸出来跟我写课题—— (生边书空边说笔顺) 师:请一位小朋友读课题. 生:最大的书. 师:预习时,读了这个课题,你头脑中产生了哪些疑问呢? 生:最大的书有多大呢? 生:最大的书是什么? 生:"书"为什么要加引号呢? 师:你们都是爱思考的孩子.(板书问号)课文预习了,说说读了几遍.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56~58页"认识圆".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今天我们来进一步认识圆,你已经知道了哪些有关圆的知识? 生:我知道圆周率是3.1415926. 生:我知道圆有半径和直径.  相似文献   

14.
一抓住课题,引导朗读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十分有情趣的童话故事.先来读一读课题,看哪位同学能读出课题的含义. 生: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我"读成重音) 师:还有哪位同学有勇气尝试一下? 生: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自豪"读成重音) 师:齐读课题,要读出"谁"应该感到"怎样"才对.大家都知道课题中的"我"是小骆驼,"小骆驼"是在什么时候对自己说"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的?用自豪的心情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反思:从课题入手,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我"和"自豪"是重点词语."我"是小骆驼,是故事中的主要人物,"自豪"体现了小骆驼内在情感的变化.抓住了重点词语,这个句子就读好了;句子读好了,就容易理解课题的意思了.此外,读懂课题对全面、准确理解课文很有意义. 师:起初小骆驼感到自豪了吗?(自卑、委屈)因为什么事小骆驼委屈得不得了?请同学们拿起课本,一起朗读第1自然段.  相似文献   

15.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我比画,你描述.说说我比的是哪个面积单位? (师比画,生描述) 师:面积单位有什么作用呢? 生:可以用来测量面积.  相似文献   

16.
片断一:了解性地引入,动态性地感知 师:(板书"倍")对于这个字你知道些什么? 生:我知道"倍"就是倍数. 生:我知道有几倍.  相似文献   

17.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多媒体课件呈现篮球架图   师:在我们熟悉的篮球架上,你能找出哪些我们已经认识的图形?(生答: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2.引入课题   师:今天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这当中的一种图形--三角形.(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多媒体课件呈现篮球架图   师:在我们熟悉的篮球架上,你能找出哪些我们已经认识的图形?(生答: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2.引入课题   师:今天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这当中的一种图形--三角形.(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比的基本性质"是九义教材(人教版)第11册第48页例1的内容。教学时两位老师都引导学生学习,由于引导方向不同,导致的效果也不一样。根据我的笔录,简记如下:教学案例一一、复习引入1.请求出下面各比的比值。4:58:1012:152.通过求比值,你发现了什么?生:比值都相同,说明三个比相等。即:4:5=8:10=12:15。二、学习新知  相似文献   

20.
片断一:自主体验,感悟时间"秒"1.自主构建新知目标。师: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我想知道1秒有多长。生:我想知道1秒在钟面上是怎么显示的。生:我想知道分与秒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