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拉尔夫·泰勒以四个"泰勒问题"建立了现代课程理论的基本架构——泰勒原理。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十年的今天,重读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并以之为鉴,对我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或存在的问题进行一番反思很有必要。它将在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生成’与‘预设’"以及课程评价的"‘一元’和‘多元’"的问题上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程超 《教育教学论坛》2012,(S5):202-204
教学以"为什么说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为主线,以"感悟、积累、内化"为主旨,以"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为原则,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方式,通过"感知‘天窗’——扣问‘天窗’——理解‘慰藉’——感受‘神奇’——寻找‘天窗’"五个环节,构建高效扎实的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3.
"礼"是《论语》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在书中多次出现。自先秦以后,历代学者都对《论语》中"礼"之内涵做出过自己的解读和评价。"礼"的实质是爱人之心的自然流露,对"礼"的实践贯穿于一个人成长各个阶段。在"礼"与"仁"的关系方面,二者是内在与外在的有机统一,"克己复礼为仁","仁"不仅以"礼"为评判维度,同时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更有超越"礼"的部分,即是对全体人的大爱和对人的生命的尊重。  相似文献   

4.
《当代教师教育》2016,(3):39-44
"好老师"生长于学生心中。从学生的视角探寻"好老师"的特质,探究"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的形象,显得尤其必要。通过对一部分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的生活体验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建构了教师评价的三个维度,形成了"‘好老师’的形象与人格"、"‘好老师’的课程与教学智慧"、"‘好老师’的师生关系"等"好老师"的评价框架。  相似文献   

5.
初语一册所选《〈论语〉十则》的注释存在不少问题,兹商讨辨析于此。 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教材未注,但从其对“时习之”的注释——“时常地复习”中不难看出,教材是将“学”理解为“读书”(即学习书本上的知识)的。这种理解尽管有所本,但却不全面。纵考《论语》中所出现的65个“学”字,都是指与近代哲学中所说的感性认识相似的一种认识活动,其内容和对象是相当广泛的,“学而时习之”之“学”,绝非仅指学习书本知识。明焦始《焦氏笔乘》即引赵仲修语云:“(公)且道‘学而时习之’以何为学?……所谓学,非记问诵说之谓,非绵章绘句之谓,所以学圣人也。”程树德《论语集释》亦云:“今人以求知识为学,古人则以修身为学。”  相似文献   

6.
自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事件之后,"‘9.11’事件"、"‘911’事件"、"‘9-11’对美袭击事件"之类的用法,开始大量地出现于报刊杂志及各种出版物中。实际上,关于"‘9.11’事件"之类用法之表述形式,并不符合国家的有关规范标准,属于不规范的表述形式。根据国家的有关规范标准,"‘9.11’事件"之类用法的正确表述形式应该是"‘九一一’事件"。对这类不规范用法的规范与廓清,对于我们肃清目前各种出版物中大量存在的诸如"‘九.一八’事件""‘3.8’大案"、"台湾‘3.19’枪击事件"等之类的不规范的用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类化规范意义。  相似文献   

7.
罗艺峰《关于(周代乡乐考论)和彭林先生的批评》,悖离了学术之真诚、严肃的原则,旨在党同伐异而已。其诬指拙文脱离了“礼学这个大范围”,纯系无稽之谈,没有一点事实依据。其对于“无礼不乐”的理解,断章取义,与古人之意风马牛不相及。其所谓“无筭乐”之“筭”“还有‘筹’的意思”,是脱离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强作解事。  相似文献   

8.
造句     
老师:"小明,请用‘礼’造句。"小明:"爸爸提着包出门托人办事。"老师:"礼呢?"小明:"‘礼’在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分析归纳的方法,针对学生习作中"非人"的描写现象,结合具体案例,从"积累‘真人’素材、表现‘真人’特点、描写‘真人’形象、丰满‘真人’性格"等四个方面阐述高年级写人作文的指导重在写"真"以及如何写出"真人"。  相似文献   

10.
"敬"是礼的根本精神,这是千百年来制礼与行礼者的共同认识。《礼记》开篇即说:"毋不敬",乃至后人在追溯礼学精神时,认为:"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可以一言以蔽之曰:‘毋不敬’"[1]关于"敬"与"礼",徐复观先生在《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中举出如《左传.僖公十一年》:"礼,国之干也。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等有关"敬"与"礼"的关系的三条材料。徐先生在答复日本加藤常贤博士的信中指出:"礼之中,必含有敬之精神状态。然敬字之本身,已有演变。  相似文献   

11.
陆平 《今日教育》2014,(12):44-45
一、从“内”到“外” “内”,指的是课内,包括课本内和课堂内;“外”指课外,包括课本外和课堂外。“从‘内’到‘外’”,指教学内容从课本内到课本外的拓展,教学活动从课堂内到课堂外的延伸。  相似文献   

12.
邢雯芝 《现代语文》2006,(11):111-111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有这样一段话:“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丈犹可识,日‘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相似文献   

13.
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对教师结构、制度基础、实践锻炼成效等方面对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从"学校主导,引领教师自主‘转型’;校企联动孵化,推动教师高质‘转型’;二级学院支撑,推进教师合作‘转型’"等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汤炳正先生在《文史》第一辑所发表的《〈屈原列传〉新探》,是一篇好文章。它解决了我平素对《屈原列传》的不少疑团,也减少了我对屈原研究的一些困难。不过其中有的地方我认为还可以斟酌。现在提出来就正于汤先生及屈原研究者。汤先生认为刘安《离骚传》被进《屈原列传》的,就今本《屈原列传》说,一是“离骚者犹离忧也……’到‘……虽与日月争光可也’”一段,一是“由‘虽放流……’到‘……岂足福哉’”一段。关于前一段的意见,留到后面再说,关于后一段的“虽放流”之  相似文献   

15.
哈哈广场     
"礼"在哪里上语文课时,老师提问:"张小明,请你用文明礼貌的‘礼’字造一个句子。"张小明思索了一会儿说:"爸爸提着包出门托人办事。"老师说:"没‘礼’字呀?"  相似文献   

16.
在汉字中,"他"是一个后起的俗体字,最初写作"它"。最古的字书《说文解字》没有"他"字,只有"它"字,段玉裁注:"它,其字或(假)‘佗’为之,又俗作‘他’;经典多作‘它’,犹言‘彼’也。"徐灏笺注:"古无‘他’  相似文献   

17.
在上古汉语中,“焉”是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词,用法亦较为复杂。既作实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也作虚词(语气词、介词等)。有时是代词兼语气词,有时相当于介词加代词(于 是),于是又被称作兼词。作为指示代词的“焉”和所谓兼词的“焉”,前人概括为“用与‘之’同”和“用同‘于之’(或同‘于是’)”。这种解释往往凭现代语感而定,即用现代汉语译文来判断它的词性和用法,这是极不科学的,常常见仁见智,甚至相互抵牾矛盾。文章将同一语境分布中的“之”和“焉”作了比较,并从句法关系的角度和它们指代的对象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上古汉语中绝大多数的指示代词“焉”都不能简单解释为“同‘之’”或“同‘于之’”,实际上“焉”与“之”的区剐是:“之”常作宾语而“焉”常作补语。  相似文献   

18.
黄、金二同志的《读李白(望天门山)》 (载《语文教学通讯》八○年第五期)中认为:“作者究竟站当涂县境,长江将其一分为二,东西梁山,虽不高峻,但南北横亘,夹江对峙,形势险要,景色峻秀。大江东去,碧水东流,轻舟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是连成一片的。好象一道高堤,截住了长江去路似的。及至轻舟渐渐靠近,驶到‘至此’向‘直北’迂回的地方,望中的天门山就慢慢‘拉长’而至于被从中间‘拉断’。这个‘断’字十分形象,是刚刚失去连接的形象写法。随着船的迅速‘北回’,两山断裂  相似文献   

19.
用微课题研究的方法,在小学数学常规课型结构改进方面践行了"设计抓‘四注’,实施促‘四突’"的探究,通过对微课题教学改进前后的对比,充分说明了其在高段数学拓展课上能收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CEPNUS)在南京农业大学的实施现状,并提出了"‘钓’胜于‘鱼’"的观点,即方法的传授重于知识的灌输和过程重于结果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