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有一个好校长就意味着有一所好学校",这是对校长在学校管理中重要角色的定位。那么校长作为学校的最高管理者,面对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怎样才能有效地管理好学校呢?一、校长要善于表白校长要把自己先进的管理理念明明白白告诉教师、学生和家长,并切实贯彻在工作中。理念可以为外在的行为提供内在的动力,同时它也是行动的指南。  相似文献   

2.
正学校管理是什么,学校该如何管理,学校管理的目的是什么?这是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必须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学校管理重在唤醒教师、激励教师、促进师生的发展、实现师生的幸福人生。1.管理是"唤醒"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教师的引路人。学校管理不仅仅是管人、管物、管钱,最主要的任务是"唤醒"教师,让教师实现自我管理。唯有如此,才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  相似文献   

3.
"根雕常常以其精美的造型、独特的构思、巧妙的加工受人青睐,成为提升家庭文化品位的首选。然而根雕的前身是什么?无非是生于荒野的树根。"其实,学校的教师就犹如树根,自身的潜力需要管理者善于发现并雕琢,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成就职业前景。那么,学校管理者如何才能发现教师、成就教师呢?笔者认为,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杨明华 《江苏教育》2007,(17):50-50
校长的工作是什么?校长的责任是什么?校长的使命是什么?这三个问题是我们做校长应该也一定会碰到的。乍一看这三者似乎是一回事,校长是干什么的,但实际上这三者却不是一回事。从校长这一职务来讲,他具体的职责范围,他具体做的事的确比较明确,即他是一个专业的管理者,他的工作即是按照教育规律、管理法则运作好学校的人、财、物,做好学校的一切工作。但校长的职责是什么,这却不是只要对学校的一切负责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5.
杨俊 《师道》2014,(6):39-40
教师管理是校长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因为教师成功学校才能成功。怎样管理呢?本人从多年的实践中体会到,管理者的智慧和分寸在于:制度管理或情感管理都不可过度,适合、恰到好处才是最佳。正如孔子所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相似文献   

6.
当我校成为北京市第二批数字校园示范校时,我们开展了"调研先行,建设同步"的工作流程,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下而上"的决策与应用型教育信息化运作模式。问道教师问卷调研调查题目:关于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调研调查对象:中小学所有教师调查内容:1.你希望数字校园能满足你哪方面的需求?2.对于数字校园建设,你有什么建议?3.对于数字校园建设,你有什么好的资源向学校推荐?调研结论围绕学校办学理念进行规划,以应用为核心,统一规划软件、硬件、资源、培训等,围绕师生需求开展应用研究。注重新建项目与已有软硬件的整合;注重我校应用与市、区统配应用的整合,同时通过数字校园的建设过程,提升校长的领导力;激发中层的创造力;提高师生的信息能力;在学校建立起一支信息化中坚队伍。  相似文献   

7.
林誉 《广西教育》2014,(33):55-55
校长管理学校需要有一套有效的管理方法,这样才能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得以有序开展。笔者认为,校长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管理学校时关注学校的主体,如学生、教师、管理者,充分做好管理工作,促进学校的发展。一、以生为本,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的主体是学生,要做到"以生为本",校长必须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8.
杨碧辉 《师道》2023,(2):43-44
<正>校长是一所学校的领导者、管理者和教育者,一个校长的办学理念、管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教育回归本质的呼声日益高涨,社会对中小学校长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教育型校长的修炼备受推崇。教育型校长立于时代前沿,应居高审视学校的内外部环境,思考并通过行动回应“学校的愿景是什么?学校要向往何方?且如何达致?”等问题,以此谋划学校未来发展的全局。  相似文献   

9.
在李希贵老师的《学生第二》中有这样两句话:“在一个空气中都弥漫着火药味的校园中,大家一个个神经都绷得很紧,教师怎么能有幸福感呢?在没有教师幸福感的校园里,学生还会好到哪里去呢?”“对一位校长或者教育管理者来说,关注学生首先应该从关注教师开始。”的确如此。一所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是一种刚性管理,教师可以逐条对照以规范自己在教学中的言与行,制度造就了学校的刚性外框,使学校得以规范地前行。但学校又应是一个充满了人文关怀的地方,刚性管理筑起的是一所学校的“形”,而如何让教师充满幸福感则是一种柔性管理,构筑的是一所学校的“象”,是决定一所学校能否在规范前行中走得更快更远的动力。因此,学校管理者在学校管理中的柔性管理往往能以“绕指柔”助推学校制度这块“百炼钢”得以更好地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0.
黄效建 《辅导员》2010,(12):36-36,J0009
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作为一名学校的管理者,怎样才能培养一支素质高、业务精、团结向上的教师队伍?怎样才能使学校发展起来?只有依靠教师、发展教师,让教师代替校长思考,让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管理。  相似文献   

11.
<正>农村学校的社会环境、经济状况、人力资源与城镇学校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这就决定了它的管理方式及对管理者的要求与城镇学校有所不同。在这里,我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如何才能做一个令人敬佩的农村学校校长。一、一专多能",万金油式"的校长受人敬佩要想把一所学校管理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的德才。在很多情况下,教职工心服口服的是校长的德才,而不是什么制度。农村学校师资缺乏,很难按要求让教师教自己所学的对口专业的学科,通常是数学专业毕业的教师上语文学科,中师毕业的教师教英语学科。  相似文献   

12.
管理的实质是什么?第一是明确自己的需要,即自己要达成的目标;第二,组织人员努力达成这种需要。我们的管理工作者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都能注意到要对管理者加以严格的约束与规范,使他们按管理者的意愿去完成工作目标。但大多数管理者往往忽视了被管理者的需要,将人物化,忽视人的主体性,特别是人的能动性与超越性,这其实是管理的人道主义,即人性化丧失的问题。表现在学校管理中,校长们忙于学校各种制度的建立与健全,忙于制定与分配目标,忙于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量化与评比,而忽略了对于人的关注,特别是对教师作为“人”的关注程度不高。关注教师的权利与尊严,  相似文献   

13.
校长负责制表述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怎样准确理解和把握校长负责制的内涵呢?许多校长对这个问题模棱两可,甚至连学校管理理论界也没有完全说清这个问题。究竞什么是校长负责制?其领导主体如何确立?政校职能如何分解?党政关系如何理顺?校长负责与教职工民主管理的关系如何处理?这些问题若不能从理论上予以科学的界定和表述,必然会在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中造成混乱,校长负责制就难以真正落到实处,学校领导体制改革就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因此,科学地阐发和表述校长负责制的含义,是推动学校管理理论研究和学校管理实践的突破口。一、在校长负责制表述上的逻辑混乱现象现…  相似文献   

14.
蔡定基 《教育导刊》2005,(12):44-45
当前,新课程改革到了关键阶段。如何提高认识,转换角色,促进课改的发展,已成为广大校长亟需思考并付诸实践的问题。一、新课程改革对校长角色提出的挑战校长角色的含义是什么?校长首先是教职员,然后才是管理者;校长是学校的法人、领导,但笔者更理解为校长是具有教育家特质的办学人。校长的任务是管理学校并促进学校的发展,肩负着组织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开发最优化的课程教育资源,提升教育资源、学生、教师这一“教育场”的功能,使学校各种资源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最终落实到培养高素质的一代新人之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凸显民主化…  相似文献   

15.
不想当教育家的教师不是好教师。教师成长的空间是巨大的,但校长是否发现,有些教师的成长已经处于"触顶"状态?当教师的成长遇到了"天花板"阻隔时,校长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不让干部混到"顶"学校孙老师,从普通教师做起,一步一个脚印。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升任中层管理干部。  相似文献   

16.
谈校长如何调动教师积极性史丰胜,上官李教师工作积极性如何,影响着学校工作之成败,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关键在校长。校长作为一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主要是对人的领导和管理,也就是对教师的领导和管理。其核心是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使他们心情舒畅地去完成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17.
《上海教育》2014,(18):72-72
徐丽遐:最近复兴实验中学受到舆论关注,其中一个原因是学生家长有机会担任一天"校长",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中来。作为校长,您是如何想到这样一个点子的?吴炎:著名学者钱文忠讲过,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碰到教育所面临的"三独"现象,也就是教师、家长和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所以,今天的家长对学校的整体要求和关注度都在发生着变化,这就要求学校也要随之而发生改变。潘惠琴:其实,让家长走进校园,共同推进学校的管理,是用第三只眼睛来看教育,它对于学校的管理工作肯定是有助推作用的。  相似文献   

18.
欧共体各国中小学校长概述北京教育学院陈丽编译校长是学校管理的中心人物,本文试图从五方面介绍欧共体成员国的中小学校长的一些情况。一、校长的任命什么人可以当校长?在欧共体各国校长必须是教师出身。但在法国,校长也可是学校指导专家、教育委员会委员或督导员。有...  相似文献   

19.
现代管理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充分发挥人的才能和积极性。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校长,不仅要了解本校教职工的一般性、共性,更要了解每个人的具体性、个性。马克思说过,个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对人的个性特点了解得越透彻,就越可能做到透彻,就越可能做到合理使用人和有效地激励人。学校管理者如何发挥教师的才能和积极性,这就关系到如何用人“所长”和善用、巧用其“短”的问题。一、校长要善于发掘人才,知人善任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管理就是通过别人来把事情办好。有…  相似文献   

20.
一、学校管理改革的策略1.人人是管理者,人人是被管理者在我们学校有一条标语:“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要做到而且要做好”。所以,我们管理的特点是:人人是管理者,人人是被管理者。我们的校园占地面积有108亩,天天有几百位来宾在校园内,怎样保证没有一张废纸?怎样确保任何时候校园里都是干干净净?这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每年开学,我校都要宣布一个制度:不管哪一位在校园里发现校长扔一张废纸奖励1000元,这钱从校长的工资里扣除。这样校长就不敢在校园里扔废纸。学生发现教师扔一张废纸奖励500元,其中100元由学校负担,400元由教师个人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