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有考试焦虑、人际关系适应不良、恋爱及性问题等,由此引发出对大学生心理失调及高校心理咨询活动的功能等一系列问题的反思,提出了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心理咨询势在必行锦州医院杜春凤大学生心理咨询是指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人员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及技巧,对大学生的学习、适应、发展、恋爱、择业等问题予以指导和帮助,并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矫治,以使大学生人格成熟完善。大学心理咨询活动的根本...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是近年来涌现出的心理咨询的新形式.网络心理咨询虽存在一定缺陷,但其快捷性、高效性等优点更为突出.在具体操作中,要遵从本土化、积极性、整合性等原则,以更好地解决大学生学习焦虑、人际关系、恋爱等方面的心理问题,重塑大学生健康健全人格,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加强大学生正确恋爱观的教育——一例大学生失恋导致严重情感障碍案分析○王宗俊在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数年来,我们心理咨询中心处理了多例大学生恋爱挫折案例。笔者认为大学生恋爱受挫是影响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心理问题之一,应引起学校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现将较为典...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的社会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恋爱问题已悄然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人生态度、理想等各个方面。然而由于大学生的心理没有完全成熟,对恋爱问题的处理能力等还不够健全,导致大学生恋爱出现诸多问题。本文根据这些问题,提出教育对策: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倡导校园文明行为,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其建立正确的爱情观;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正确处理好恋爱中的各种关系;开展心理咨询,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前,大学生恋爱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男女朋友之间关系处理的如何,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因此,关注大学生的恋爱问题,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观刻不容缓.本文从大学生恋爱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入手,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找到如何调试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当代部分大学生由于自我认识失调,人际关系紧张以及学习、环境适应和恋爱等问题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碍.为了帮助这些大学生走出困境,应加强心理咨询工作,把心理健康教育融于教育与教学活动中,在学校中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8.
喻莉 《铜仁师专学报》2000,2(3):31-32,56
当代部分大学生由于自我认识失调,人际关系紧张以及学习,环境适应和恋爱等问题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碍,为了帮助这些大学生走出困境,应加强心理咨询工作,把心理健康教育融于教育与教学活动中,在学校中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婚恋观不仅折射出这个时代的婚姻和恋爱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一定时期内民众的婚姻家庭状况和人口结构的变化。根据2009年对湖南师范大学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数据,发现大学生在大学谈过恋爱的比例并不高,为了摆脱内心空虚而恋爱的现象值得重视,恋爱危机处理以内部解决为主,外部解决为辅,但非常希望学校开设有关恋爱方面的课程和心理咨询,在婚姻观方面还是趋向于传统,但对婚前性行为、同居等问题持比较宽容的态度,最后从学校、社会、家庭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思想的日益开放,在大学校园随处可见情侣身影。大学生恋爱具有普遍化、公开化和低龄化的特点。伴随着大学生恋爱愈演愈烈,许多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引导大学生理性认识恋爱、性和婚姻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最大工作挑战。本文旨在通过对大学生恋爱观现状及其引导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探讨,希望能为大学生恋爱引导教育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贫困女大学生是高校学生工作应该重点关注和关怀的对象,面临学习、生活、恋爱和就业的多重压力,在人际交往中容易敏感闭锁,在学习中往往表现为成就动机过强,在自我认知上存在不客观、不切实际等问题。对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要着重从改变自我认知、完善经济资助、构建心理咨询体系和建设校园文化等多方面入手,切实帮助贫困女大学生解决心理失衡问题。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恋爱困扰是引发大学生焦虑与抑郁障碍的一个重要诱因,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运用认知行为与家庭治疗等心理咨询理论对一例女大学生恋爱困扰进行了成功干预,帮助个案顺利完成学业,以更加客观的认知能力与稳定成熟的个性开始生活.  相似文献   

13.
在恋爱关系中,任何过度的控制或攻击行为,包括言语、心理、肢体、性关系等暴力,都可以称为恋爱暴力。目前我国大学生恋爱暴力具有普遍性、隐蔽性、多样性、相互性、严重性等特征,大学生恋爱暴力主要由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缺乏应对恋爱暴力的方法、恋爱心理健康问题、大学恋爱教育落后等因素所导致。学校应该通过开展性别平等教育、提供恋爱暴力应对方法指导、加强恋爱心理健康辅导、推行大学恋爱教育等途径积极防治大学生恋爱暴力。  相似文献   

14.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现,涉及到生活、学习、社交、恋爱、就业等方方面面,教育者要积极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人际关系教育、适应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帮助,促使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恋爱与性问题,一直是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也是易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焦点之一。当代大学生恋爱与性观念的特点主要有:具有强烈的恋爱愿望,恋爱动机多样化;自主性强,非理性观念浓厚;心理不成熟,感情不稳定;缺乏自控力,耐挫力较弱;非婚姻取向性突出,不愿意承担过多的责任和义务;性观念开放,对性行为的宽容度增加。加强大学生恋爱与性教育,在观念层面上,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价值观;在道德层面上,要着力培养大学生合适的恋爱道德观;在生理层面上,要加强性知识教育,让大学生学会自我保护;在教育层面上,要形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合力。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婚恋观与高校德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婚恋观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是人们对恋爱、婚姻和性的问题的一种基本的看法和态度,随时代变迁而发生变化。大学生的恋爱问题随着大学生中恋爱现象的日益普遍,当代大学生对恋爱和婚姻的认识及态度,对高校德育是一个挑战。通过对云南省高校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到:当代大学生择偶标准较为理性,注重个人品质;恋爱婚姻指向性不太强,婚姻信任度不高;对“性”的态度更为开放和宽容。我们认为,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特点提醒高校德育工作者:对于大学生的恋爱现象和行为决不能简单的回避或漠视,而是应采取相应的得力措施,来消除其不利因素和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168例共计366人次心理咨询个案记录的分析与研究结果显示:主动寻求心理咨询的来访学生在性别上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女生在人数上远远高于男生;冬春季节是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高发季节;贫困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高于非贫困生;情绪与压力管理、恋爱感情、人际关系和学习等问题成为困扰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恋爱行为的认识与引导问题 ,是当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迫切需要我们去探讨和解决。(一 )在校大学生一般正是处于青年中期 (1 8———2 3岁 )。随着生理上的初步成熟 ,便开始萌发性的意识 ,产生需要爱情的欲望。这种“性的意识”和对爱情的需求 ,便是大学生产生恋爱行为带有客观必然性的生理基础。学习、生活上互相帮助 ,思想品德上互相了解 ,渴望得到别人理解和友谊 ,在异性中寻求知己 ,自然而然地会在一些男女大学生中出现恋爱行为 ,这便是大学生恋爱行为客观的心理发展必然现象。家庭与社会的因素 ,对大学生恋…  相似文献   

19.
我国目前已有一千多所高校,在高校这个青年聚集的小社会中,恋爱问题是一个特别敏感的神经网络,那里如果有所触动,就可能引起其他各方面的连锁反应.在学生宿舍,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有关爱情的书刊杂志更是大学生热门的课外读物.随着人们的社会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恋爱问题已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人生态度等各个方面.最近几年来,高校大学生的恋爱现象有漫延的趋势:高校校园中随处可见成双成对、花前月下的年轻大学生,有些勾肩搭背.搂搂抱抱;有些外出留宿,非法同居;更有为恋爱问题而聚众斗殴、跳楼自尽者.这些,不但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整体形象,而且破坏了校园管理秩序.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大学生的恋爱现象,无疑是高校管理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一点粗浅的分析与思考,以求教于方家.一、大学生恋爱的原因大学生恋爱的原因复杂多样,但归结起来,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原因,另一个是社会方面的原因.(一)大学生自身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原因.这方面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生理发育趋向成熟,产生性亲近的要求.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25岁之间,这一时期正是正常人由性发育阶段进入性成熟阶段的年龄,成熟的性特征明显地展现在彼此眼前,使得大家自然而  相似文献   

20.
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实际生活中具有可融性,可以将道德教育深入人心,比预期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着实为大学生做好心理咨询工作便成为必然.本文将通过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心理咨询工作相关理论及政策研究、我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心理咨询工作现状、出现的问题,对其实效路径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