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年来涪陵区农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仍存在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农民增收遭遇"瓶颈"。文章采用SWOT分析法确定了促进涪陵区农民增收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构造了SWOT矩阵,并从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政府对"三农"的扶持力度、深化农村金融政策创新、强化农民劳动力转移和素质提升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涪陵区农民增收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新型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的根本性超越,精准扶贫是对传统扶贫的根本性超越,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新型城镇化具有以就地就近城镇化为主要模式、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四化同步发展"为理念支撑、以"绿色发展"为价值追求等特征,应以新型城镇化推进精准扶贫.具体来说,就是要积极推进就地就近城镇化,有效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要坚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充分发挥农民在精准扶贫中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四化同步发展"的动力作用,全力提升精准扶贫绩效;要坚持"绿色发展"的价值追求,积极推进绿色扶贫.  相似文献   

3.
促进农民增收是缓解"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别的核心。农民转移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广西南宁市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农民转移性收入总体呈增长趋势。文章根据实际,提出了提高重要性认识,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民增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决条件.从我国现阶段农民收入结构分析:种养业收入不仅占的比例小,而且也没有发展的空间;工资性收入水平长期稳定却难以提高;财产性收入固然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但农民缺乏启动资金,难以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失地农民的土地补偿性收入虽然相对增长,但目前只是局部的,而且农民是被动地接受政策性补偿.从长远看,相对而言增加财政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最佳选择.因此,政府应当积极鼓励农民去合伙、去参股、去投资发展民营经济,增加财产性收入.  相似文献   

5.
农民增收困难对整个国家经济政治都会产生负面影响。以农业为重点 ,找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平衡发展的内在规律 ,创造性地实施农用土地规模化经营 ,调整投资结构 ,加大农业投入 ,大力发展有利于农民分流的特色工业和服务业 ,是解决农民增收困难和加快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出路。  相似文献   

6.
农村改革三十年以来,"三农"问题始终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三农"问题在旧的问题解决以后又会产生新的问题,我国农村30年改革在创造了巨大的绩效并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的社会变迁与现代化进程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急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着重对农民增收问题以及维护农民土地稳定、加速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等问题提出了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战后,日本从1950至1975年的短短25年间完成了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和农业人口非农化转移的过程,主要归功于日本的农民职业教育。在分析日本农民职业教育的特点及经验的基础上转变思维观念,加大政策扶持,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准入制和终身教育,推行"产学研"教学模式,将有利于发展我国农民职业教育,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8.
乡镇企业在八十年代获得迅猛增长,从九十年代后期以来又陷入沉寂.但是乡镇企业依然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是工业反哺农业的主体,是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的有效载体,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对成功解决中国“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促进乡镇企业科学发展,应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推进增长方式转变,加强制度创新,加快科技进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9.
农民增收缓慢问题一直困扰着宁夏南部山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文章通过分析宁夏南部山区农民收入的现状以及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建立和完善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保障制度以及树立农民的市场观念"等相应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0.
农民增收问题是池州市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也是关系到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问题,农民收入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要保持农村的长期繁荣稳定必须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基于此,本文在分析池州市农民收入增长制约因素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培育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为池州市农民增收提出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