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试验修订本)第二册中有<练习使用示波器>这一学生实验,是高考考纲中要求的学生必做实验之一,其中有一步操作--观察扫描并进行调节,这一步是这样操作的:把X增益旋钮顺时针转到三分之一处,扫描微调旋钮反时针转到底,扫描范围旋钮置于最低挡,可以看到扫描情况:亮斑从左向右移动,到右端后又很快回到左端,顺时针旋转扫描微调旋钮以增大扫描频率,可以看到亮斑迅速移动成为一条亮线.这一操作步骤的目的是想结合课本中对示波管工作原理的学习,通过实践让学生认识扫描的原理.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试验修订本)第二册中有《练习使用示波器》这一学生实验,是高考考纲中要求的学生必做实验之一,其中有一步操作——观察扫描并进行调节,这一步是这样操作的:把X增益旋钮顺时针转到三分之一处,扫描微调旋钮反时针转到底,扫描范围旋钮置于最低挡,可以看到扫描情况:  相似文献   

3.
我们利用学生实验用的示波器观察电子束在磁场中的扫描图线,以了解电子束在磁场中的偏转情况。实验简便易行,效果明显,其现象十分生动有趣。它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磁场》一章的有关知识,开阔视野,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一、观察电子束在磁场中的偏转实验时,把示波器扫描范围旋钮置于最低挡,扫描微调,X、Y增益旋钮反时针转到底。开启电源开关,调节亮度和聚焦旋钮,使示波器荧光屏(以下简称屏)中央出现亮度适当而稳定的亮点。然后,取一块蹄形磁铁,使它的两极端面跟屏平行,并逐渐  相似文献   

4.
高中物理课本第三册学生实验<练习使用示波器>一节中,要求学生用J2459型学生示波器做"观察扫描情况"的实验.实验内容是:"把扫描范围旋纽置于最低档,适当调整X增益旋纽,观察扫描的情形:光点从左向右移动,到右端后又很快回到左端,调节扫描微调旋纽,观察扫描频率的变化,当扫描频率较大时,光点迅速移动形成一条亮线,调整X增益,观察亮线长度的变化".但在学生实验实际操作中,对于"光点从左向右移动,到右端后又很快回到左端."这一现象,实验效果很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张显岭 《物理教师》2006,27(7):36-36
高中物理新教材[1],以示波器原理为切入点,来讲授匀强电场的性质.对示波器而言,我们认为如果能让学生观察到示波器水平扫描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有助于其对示波器工作原理的理解.另外,教材在“电子束在示波管中的运动”一节中指出,“把示波器的扫描范围旋钮置于第一挡(10Hz~100Hz),亮斑将以一定的周期在水平方向匀速地由一侧向另一侧来回移动”.实际上,即使当扫描频率调到最低的10Hz,通常看到的也只是一条闪烁着的亮线,当X增益稍大时,几乎连亮斑的移动方向也看不清.针对以上两点,我们对一台J2459型晶体管学生示波器(广东三水西南教学仪…  相似文献   

6.
关于电磁振荡实验,中师和高中物理教材均用电流计来显示振荡电流。由于没有足够大的电感线圈,电流计指针摆动总存在惯性,与振荡电流方向不同步。因此,我们对此实验做了改进。 1.用示波器显示振荡电流波形。电路如右图,电感线圈L用40W镇流器,电容C容量为20μF左右(可用两只47μF、16V电解电容负极与负极相连代替),示波器用J2459型学生示波器,电源电压为直流8~12V。实验时,把示波器的“衰减”和“扫描范同”分别置于“10倍”和“10Hz”挡,“扫描微调”调到最小位置,适当调节“X增益”和“y增益”旋钮,在荧光屏上就显  相似文献   

7.
高中物理课本第三册学生实验《练习使用示波器》一节中,要求学生用J2459型学生示波器做“观察扫描情况”的实验。实验内容是:“把扫描范围旋纽置于最低档,适当调整X增益旋纽,观察扫描的情形:光点从左向右移动,到右  相似文献   

8.
螺旋测微器的外形结构如图1所示。图1 螺旋测微器a.可动刻度H的零点与固定刻度G的零点不能重合。此故障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可动刻度H的零刻线与固定刻度G轴向刻线不能对齐;另一方面,是可动刻度H的左前沿周边不能与固定刻度G的零刻线重合(实际上是要求可动刻度H的左前沿周边刚刚与固定刻度G的零刻线接触,并部分露出固定刻度G的零刻线)。对故障的第一方面问题的处理:先用卫生纸或棉布擦去螺旋测微器上的保养黄油,特别是A、P的端面要擦干净。顺时针方向旋转微调旋钮K′,使A、P端面接触,当微调旋钮K′发出“咔咔”的声音时停…  相似文献   

9.
学习交流电时,教师一般都用示波器来演示交流电的波形.由于交流电的频率较高,荧光屏上亮斑移动得很快,在水平偏转电极上不加扫描电压时,观察到的是一条竖直亮线,而不是亮斑在上下移动,当在水平偏转电极加上扫描电压时,观察到的是稳定的正弦波.为了使学生能更直观地了解交流电的波形及示波器的工作原理,下面介绍一个实验:“用直流电演示交流电的波形”,并用示波器观察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示波器是研究各种电信号的仪器,在现代生产、生活、科研、军事、航海、航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备受高考命题专家的青睐,现将有关问题归纳如下,供参考.一、示波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示波器的核心部件是示波管,由电子枪、偏转电极和荧光屏组成,管内抽成真空,如图1所示,当偏转电极 X、X′上不加电压,电子枪射出的电子打在荧光屏上时会产生一个亮点.若在偏转电极 Y、Y′(或 X、X′)上加电压,电子在竖直(或水平)方向上会发生偏转,从而使亮斑位置改变,当电压变化很快时,亮斑位置移动也很快.如果只在水平偏转电极 X、X′上加电压,荧光屏的亮斑就在同一水平线上发生偏转,亮斑看  相似文献   

11.
正一、示波器教学中的问题示波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子仪器,内部核心部件是示波管,由电子枪、聚焦系统、偏转电极和荧光屏组成,管内抽成真空。如果在水平偏转电极XX'和竖直偏转电极YY'上都没有加电压,电子束从电予枪前聚焦系统射出后将汇聚在荧光屏上一点,形成一个亮斑。如果在偏转电极YY'上加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压,在偏转电极XX'上加扫描电压,荧光屏上就显示正弦曲线。在实验中通过调节扫描微调旋  相似文献   

12.
2007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考生采用的)物理学科有一道示波器实验题,其中的最后一问是:如果要在屏上正好出现一个完整的正弦波形(待观察的信号是频率900Hz的正弦电压),应将旋钮置于位置,然后调节钮.在给出的标准答案中,题中三空分别是:扫描范围,1k,扫描微调.笔者对其中的第2空——将扫描范围置于“×1k”——持有疑议,认为不应该是“×1k”而是“×100”.为此,专门到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取低频信号发生器,向示波器的“Y输入”和“接地”输入900Hz的正弦交流电(输入信号的频率在信号发生器上连续可调),所用的示波器正是试题…  相似文献   

13.
例1一个用电器需串联一个指示电流的电流表,要求有两个调节旋钮,一个粗调,一个微调,怎样应用滑动变阻器,怎样组成电路?  相似文献   

14.
示波器的原理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通过一组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扫描”和“同步”这两个概念,进一步了解示波器某些旋钮的作用。现在中学使用的J2459型学生示波器和J2458型教学示波器的扫描发生器是一个板  相似文献   

15.
为帮助学生认识半导体导电的微观机制,笔者用发光二极管制作了一个“单晶硅导电模拟仪”,用它来模拟电子一空穴对的形成、复合及定向移动过程,效果直观形象,易于理解。现介绍如下: 一、所需器材:发光二极管41只,50×40cm2五夹板一块,J-4098继电器一个,2DU光电二极管1只,3Ax31三极管一只,10V220μF电容器、3.6K、1K电阻、4.7K微调电阻各一只,2CP12二极管一只,双层转鼓旋钮开关一个,香蕉插头、插座两对,J1202学生电源、电线等。  相似文献   

16.
在“示波管”一节中,“扫描”的意义,学生不易理解;在学生实验“示波器的使用”中,有让学生观察扫描情形的内容,但是,尽管扫描范围旋钮置于最低档了,扫描的过程,还是看不大清楚。为了使学生对“扫描”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我采用了如下的实验手段辅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将一个电位器拆开,用尖咀钳将其内部阻挡电位器轴旋转的金属片和控制开关的两个塑料突起去掉,把电位器照原样装好,电位器的轴就可以沿着一个转动方向持续转动了。  相似文献   

17.
新编高中《物理》(实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 )教材第二册第十四章第九节“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中 ,介绍了示波管的原理 .其原理图如图 1所示 .图 1教材中指出 ,如果只有水平偏转电极 XX′上加电压 ,荧光屏上的亮斑就在水平方向发生偏移 .加上特定的周期性变化的电压 ,可以使亮斑在水平方向从一侧匀速地运动到另一侧 ,然后迅速返回原处 ,再匀速地移向另一侧 ,如此反复继续 .这个过程叫做扫描 ,所加电压叫做扫描电压 .那么 ,这个特定的扫描电压随时间按什么规律变化呢 ?现分析如下 :图 2设水平偏转极板间的距离为 d,板为长l,板右端距…  相似文献   

18.
游戏酷带     
《盟军敢死队3》作弊码游戏开始时在NEW PROFILE中输入“SOYINCAPA”后,使用该姓名开始游戏后可以激活秘籍。瞬间移动[Shift]+X隐形[Ctrl]+V (成功的话可以在左下角看到V:3的红字)无敌[Ctrl]+I(没尝试过,  相似文献   

19.
在一节讲授《光的反射》的课堂上,老师先在讲台上放上一槽水,等水面静止后,用手电筒光倾斜照射水面,让学生在教室的墙壁上寻找亮斑,然后改变手电筒照射的角度,让学生观察亮斑的移动情况。  相似文献   

20.
在电学实验中有不少仪器同时有"粗调"和"微调"两个调节旋钮,通常交替使用,用"粗调"定大致数值,"微调"定精确值.实际上我们调节的是两个滑动变阻器,其中一个总阻值很小,另一个总阻值很大.将它们的滑片移动相同的距离△χ,最大阻值大的滑动变阻器(下用R10)有效电阻的改变量较大,最大阻值小的(下用R20)有效电阻的改变量也较小.最大阻值不同的滑动变阻器,滑片每移动1圈(△χ不同)改变的有效阻值△R0虽不一定相同,但都非常小,为了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