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爸爸,你说家长打自己的孩子违法不违法?”一天,我下班刚进家就被读小学的孩子拦住了。“你说呢?”我反问孩子。“当然违法!”孩子似乎理直气壮。“违反什么法呢?”我又问。孩子笑了:“我也说不明白。”父母打自己的孩子也是违法的。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八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教育法》第四十九条也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配合学校  相似文献   

2.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可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孩子通常无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孩子最常说的话是:"我想做的事家长不让我做。""在决定有关我的事时,父母从不听我的意见,他们  相似文献   

3.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童年会本性地模仿父母,父母在孩子的心中享有最高的地位。孩子们认为所有父母的言语和行为都是最标准的。父母是保护孩子的山峰,孩子会看到并记住的父母的所有行为和习惯,并试图模仿,无论好坏,都会接受。这种影响是在潜意识中产生的,是最直接、最深刻和最持久的。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环境决定了未成年人在价值观上的取向,例如生活目的、道德价值观、文化价值观、消费观念、情感、人文特征以及行为习惯等,这在青少年发展过程中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4.
李秀玲 《教育艺术》2003,(11):17-19
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加强法制教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也是全社会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 1.家庭原因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因为父母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青少年  相似文献   

5.
每一位父母都肩负着培养教育孩子的重任,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付出了大量心血,同时在抚育孩子过程中也有种种困惑、遇到了许多问题。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进一步明确了未成年人的权利,强化了家庭的责任,为广大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更好地履行对孩子的抚养义务和教育职责提供了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天?父母就是孩子的天!父母中有称职的父母,亦有不称职的父母。准确地说,监护人中有称职的监护人,也有不称职的监护人。因此,《未成年人成长监护法》就应该是守护未成年人的天外天!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天?父母就是孩子的天!父母中有称职的父母,亦有不称职的父母。准确地说,监护人中有称职的监护人,也有不称职的监护人。因此,《未成年人成长监护法》就应该是守护未成年人的天外天!我国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急骤转  相似文献   

8.
好家庭就是好学校,好家长就是好老师。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未成年人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要争当合格家长,努力培养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9.
未成年人保护视阈下的家庭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障未成年人实现自身的权利,是父母应当履行的义务,这种义务随着孩子的出生而产生。并贯穿在家庭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未成年人保护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漠视未成年人的权利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失误;唤醒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挖掘他们发展的潜能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帮助父母了解和认识儿童权利,转变观念、提高保护未成年人权利的能力,应当成为家庭教育指导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0.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9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父母以爱的名义偷窥孩子隐私的行为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11.
法国现在共有34所家长暨教育工作者学校。这些学校起到了协助父母教育孩子的作用。如果一个未成年人犯了罪或者经常逃课,有关方面(如法院)在审理时会同时追究其父母应负的责任。为了使父母们弥补自己教育孩子的不力,一些地方检察院开设了“父母培训班”。  相似文献   

12.
当好合格家长,就要用温馨的爱心,抚育孩子健康成长、快乐成人;用持久的耐心,引导孩子勤奋成才、走向成功。好家庭就是好学校,好家长就是好老师。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未成年人成长的摇篮。榜样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父母要争当合格家长,努力培养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3.
《家庭教育》2014,(1):96-96
保护未成年人安全方面,父母的责任至关重要。美国通常在儿童活动场所显著位置张贴告示,明确要求父母必须对孩子安全负责,否则将被追究法律责任。假期中,家长会经常带着孩子在纽约市公共图书馆度过休闲时光。  相似文献   

14.
关颖 《家长》2007,(Z2)
从1991年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颁布到现在,已经经历了16个年头。在2007年6月1日全国人大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始施行前夕,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在天津市区对500余名未成年人的父母就与《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的内容进行了专题调查。结果显示:有87.2%的人知道《未成年人保护法》,12.8%的人不知道;在表示"知道"的人中,"了解全部内容"的人只有13%,"了解一部分内容"的人有47.2%,"只是听说过,但不了解具体内容"的人有21.7%,有18.1%的人无回答。从整体上看,相当多的父母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认识是模糊的。在对法律规定并不了解或不完全了解的情况下,更别说自觉、正确履行对孩子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了——这是未成年人家庭保护的一大缺憾。法律是神圣的,但法律并不神秘。让我们一起走近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共同解读这部关系到孩子健康成长的法律,共同反思在孩子的抚养教育中的问题。这不仅将使我们感到法就在身边,也将使我们对依法履行保护未成年人的职责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和更加自觉的行动。  相似文献   

15.
所谓"留守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外出务工或做生意,将孩子留在家中由亲属长辈及学校老师教育管理的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缺失,亲情教育的空白,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留守学生"普遍而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未成年人进行孝德教育,必须继承与弘扬传统孝德的精华,其主要内容包括:孝养教育,孝敬教育,感恩教育等。加强未成年人的孝德教育,父母必须树立现代孝德教育观念;培养未成年人的孝德情感;为孩子树立孝敬父母的榜样;为孩子提供孝德实践机会,强化孝德体验。  相似文献   

17.
价值观教育其实一直都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父母要成为"好舵手",顺势而为,找到合理的入口和孩子讨论价值观,进而影响他的价值观形成。有的孩子成绩优异,却缺乏是非观念,做出令人大跌眼镜的极端行为。这可能是父母在平时的教育中,忽略了对孩子的价值观的培养导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已经开始施行,这部法律定义了家庭教育是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其实施诸多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放任,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家庭不和睦,与孩子缺乏沟通、交流都会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父母过于自私、贪婪、不道德、不良嗜好也会引起未成年人犯罪。单亲家庭未成年人和留守未成年人犯罪率更高,特别是留守未成年人的犯罪率增长更快。此外,学校对德育、法制教育不重视,教育不科学。心理教育、性教育空白,学校生活单调,德育内容与社会现实割裂,使学生与正面教育对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家庭是未成年人社会化的主要场所。研究证明,家庭中的一些因素,如父母间感情、家长文化素养、家庭经济条件、家长教育观念、亲子关系等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为此,家庭成员应重视这种相关性,帮助孩子正确认识社会准则和建构高尚的行为规范,促进孩子良好思想道德的养成。”  相似文献   

20.
《未成年人保护法》自从1991年颁布到现在,已经跨过了16个年头。2006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通过了这部法律的修订案,2007年6月1日起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始施行。在修订后的这部法律中,进一步明确了未成年人的权利。与之相联系,"家庭保护"部分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相关内容,赋予家庭新的责任,对于广大未成年人的父母来说,作为孩子的监护人需要认识和面对许多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