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药香缕缕     
胡敏宽 《快乐阅读》2011,(20):171-171
父亲称不上杏林中人,他只是个放射科的医生。我的童年是在医院度过的——我的家就在医院后面的职工楼中。我经常和小伙伴一起在医院里嬉戏穿梭,医院里那股消毒水的味道我早已习惯。不同于这种气味,我喜欢呆在中药房,嗅着那股淡淡的药香,小小的心便会变得平静,那香味沁  相似文献   

2.
胜利者说:让我们找到原因。失败者说:没有人能搞明白的。当胜利者犯了一个错误,他会说:是我错了。当失败者犯了一个错误,他会说:那不是我的错。胜利者经历问题的前前后后,并着手解决它。失败者绕过问题,想着最好再也不要遇到问题。  相似文献   

3.
华章溢彩 紫藤萝瀑布(节选) 宗璞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  相似文献   

4.
小路     
那条小路很安静地卧着,跟我第一眼看到他时一模一样。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那真的算不上一条路,甚至连小路都算不上。它只是圈在花坛外的一围水泥罢了,还不是连贯的。顺着我走的方向,由几个花坛的一沿在我心中铺出完整的幸福。我习惯在傍晚时踏上那不及一掌宽的小路,习惯地伸出双手保持平衡。通常我都走得很慢,在玫瑰红的天空下随着我的影子一步步地走向那个叫家的地方。真不明白走了这么多年,为什么我还会时不时地绊倒。但没关系,这让我有理由为自己做一个鬼脸。之所以不在乎,是想走属于我自己的路。我快乐,我能够肆无忌惮笑得把眼睛眯成缝,…  相似文献   

5.
关羽是三国里最受欢迎的武将,他凭一把“青龙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驰骋疆场。相传“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41公斤,削铁如泥,头发放在刀刃上,吹口气就会断为两截。当然,传说毕竟是传说,难免有夸大之处,但是锋利的“宝刀”确实存在。19世纪中叶,科学家就已经知道,古代的工匠制造  相似文献   

6.
幽默笑话     
"你是想要把它装在盒子里,夫人,"他问,"还是要戴上它?""哦,我不想要它,"她回答道,"我只是要你把它从橱窗里拿走,我每天都从你店前经过,我讨厌看见那难看的东西在那儿放着。"  相似文献   

7.
邂逅     
我斜倚着栏杆,轻轻地斜倚着。檐外,淅淅沥沥的春雨送着寒意。我就这样呆呆地,一动不动地看着那剪不断的雨帘。雨丝儿飘在脸上,和我悄然落下的泪融合在—起,一起缠绵地滚落,一起葬埋进土里,我无力地对自己说:“忘了吧,忘了吧。”可泪又不知不觉地掉了下来,我已觉察不到它的苦涩。既然此心已非我有,那又何来的“悲”呢至于泪,只是因为掉得太多,麻木了吧,习惯了吧。  相似文献   

8.
鸟的启示     
麦琪 《师道》2002,(10):33
从一本书里读到有关鸟的飞行,有一种很小的鸟,能够飞行几万里,跨越太平洋,它需要的只是一小截树枝,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那截树枝扔到水面上,然后飞落在树枝上休息一会儿,饿了它站在那截树枝上捕鱼,困了它站在那截树枝上睡觉。读着这段文字,我心里升起一种特别的清爽感觉。那一整天,我的脑子里不断出现一只飞越太平洋的嘴里衔着一截树枝的小鸟,一个像是电影一样的画面,在那个画面里,我可以清楚地看到天空海洋和那只像是一个黑点点的小鸟,那一整天我的脑子里被这个画面充盈着,我看不到别的东西,只看见天空海洋和那只嘴…  相似文献   

9.
<正>一青蜜还没走到转角的路口,书包上挂着的拳击手套就被几个男生给夺了去,其中一个男生回过头,举起拳击手套晃了晃,高呼道:"失败者的女儿戴失败者的手套!"男生一边说,一边将拳击手套朝马路中间扔去。"我不许你这样说我爸爸!我爸爸不是失败者!他是勇敢的拳击手!"青蜜追着拳击手套飞奔到马路中央。拳击手套是  相似文献   

10.
突然发现,喜欢一个人的感觉是那样美好,那无尽的幻想和期盼时刻侵扰着你的心。因此,每天我都更加努力地让自己优秀起来。以前,总是一下晚自习就匆匆跑回家,现在,却习惯在教室里自习到他艺术专业课程结束,只是为了默默地看他一眼。就是这样简单。  相似文献   

11.
永远的一课     
有一堂课,让我永远无法忘怀。 那是一堂语文课,给我们上课的语文老师姓杜,瘦高个儿,戴着黑边眼镜。他的眼镜只有讲课时戴,不讲课时就摘下来和教科书放在一起。杜老师习惯在上课前两三分钟用教科书托着眼镜走进教室。那天也不例外,杜老师仍是提前走进教室,只是他把教科书和眼镜放到讲桌上后又出去了,直到上课铃响他才再次走进教室。  相似文献   

12.
正老爷爷家的院子里,长着一棵树。老爷爷的屋顶上,也长着一棵树。屋顶上的树,站的比谁都高,它就以为自己是这世界上最高的树啦!有一天,下雨了。有一只小鸟飞过屋顶,看见了屋顶上的那棵小树,就落在上面想避避雨。小树扭扭身子说:"干吗在我这儿避雨呀!看你满身都是泥,把我弄脏了怎么办?"说着,他就把小鸟赶跑了。院子里的那棵树悄悄地长啊长啊,都长到房檐那么高了。它看见了屋顶上的那棵小树,很有礼貌地  相似文献   

13.
夜来香     
邹悦 《下一代》2008,(Z2):40-40
我童年时最熟悉的植物就是夜来香,我每天都会看着它。但那时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我只是习惯漠然地看着它,无聊时摘下一朵,从来不曾仔细地端详它。童年时,我只知道家中屋外墙角长着那花。我叫不出它的名儿,也不知道那是谁种的,只觉得那花很平常,虽然我每天都会  相似文献   

14.
他仿佛是天生的失败者——求学、创业、觅职,从未天遂人愿。胸中万千梦想,都只是七彩的肥皂泡,瞬间破灭。那年春天,他的失意到达顶点,他甚至想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有人告诉他:在深山云深不知处,有一位高僧掌握人间成功的秘诀。他滔滔不绝地倾吐着自己的痛楚,高僧却只漫不经心抬手:“那边悬崖上有一丛草莓,你去给我采下来,我便告诉你该如何得到你的梦想。”山并不高,却极其陡峭,悬崖冰冰伫立,青苔滑腻,那一簇小小红灯,看上去仿佛可望而不可及。他不禁望而生畏,脱口而出:“我怎么爬得上去呢?”但高僧已闭目合十,不再理会。他在悬崖下冥思苦想…  相似文献   

15.
我从小就喜欢骏马,喜欢骏马那健壮的身躯,喜欢骏马那乌亮的大眼睛,喜欢骏马奔驰时那清脆而有节奏的马蹄声,还有那嘶嘶的鸣叫声. 小时候,我一听见关于马的任何事情,就显得兴高采烈.每一次和爸爸妈妈出去旅游,就期盼着去有草场的地方.只要见到了温顺的小马,我就拽一拽爸爸的衣服,让他费力地抱我骑在马背上,然后我就会大叫:"驾!驾!"后来,有一天,我家也有了一匹"马",虽然它压根儿不会动更不会跑,但我还是得意洋洋地骑在它的背上,封自己一个英雄的称号,然后在"马"上摇摆着做出拼杀的动作,惹得全家大笑.  相似文献   

16.
我的同桌     
我的同桌貌不惊人,甚至对不起“观众”。你瞧:他矮矮的个子,黑黑的皮肤,两只老鼠眼成天转个不停,鼻子翘得老高,两只大耳朵向两边伸着,那张嘴还马马虎虎,只是一开口就喳吧喳吧地说个没完。可是,就他这嘴脸,居然也当上了班长,真是不可思议。我在班上只是一个“平民百姓”,就连芝麻官组长也没混到,自然也就经常受到同桌“苦口婆心”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我多么惊讶———当我在乡下看到一个老农把一匹高高大大的白马拴在一个细细短短的木桩子上。“它会跑掉的?”我担心地对老农说。老农呵呵一笑,十分肯定地告诉我说:“才不会哩!”他说这匹马还是小马驹的时候,就给拴在这个木桩上了。一开始,它撒野地要从那木桩上挣出来。可是,那时它的劲儿忒小,折腾了一阵子还是在原地打转转,它就蔫了。后来,它长大了,却再没心思跟那个木桩斗了。有一回,我来喂它,故意把饲料放在它刚好够不着的地方,可它只是‘咴咴’叫了两声,脑袋就蔫耷了。———你说,它多乖!”我恍悟。原来,约束这匹马的不是那截细细短短的…  相似文献   

18.
正这个时节,傍晚走出家门,用手遮了遮眼睛,太阳远未落山,兜头洒下来一片金光,朗朗晴天,白日被拉得这样长,不由得感叹春日正好,于是就又动了北上的念头。大约每年春末的时候,我总会去一趟北平。我有一个朋友,大约活在民国时期,只愿称那座城市为北平,我也被他染了习惯,倒不是他自称的那一派"民国余孽",只是每每想起《京华烟云》里姚木兰约人在北平的春天  相似文献   

19.
让苦难芬芳     
我健康的赤足是一面清脆的小鼓/在这个雨季敲打着春天的胸脯/没有华丽的鞋子又有什么关系啊/ 谁说此刻的我不够幸福。这首诗出自一位历经苦难的农民诗人的诗集。他做过木匠、泥瓦工、收过破烂、卖过煤球,在感情上受过致命的欺骗,然而他却笔耕不辍,写下了许多清澈纯净的诗歌。他说:“粪便是脏臭的,如果你一直把它储在粪池里,它就会一直脏臭下去,但是,它一旦和深厚的土地结合,就成了一种有益的肥料。”苦难也是这样,如果把苦难只视为苦难,那它真的就只是苦难,但是如果你让它和精神世界里最广阔的那片土地结合,它就成为一种宝贵的营养,让你在苦…  相似文献   

20.
一次,我带学生打扫卫生,看见桌子前面飘着一片纸屑。“把你前面的垃圾捡起来!”我示意。桌子后面的他却在那里茫然地找着。“不是就在那儿吗?找什么找?”我远远地指着那个地方。他四处搜索,但还是没有找到那片纸屑。我气冲冲地跑过去。奇怪呀,从他的位置我竟然也找不到那片纸屑。那一瞬间,我尴尬极了。欧洲有一句格言说得好:“如果没有穿上那人的鞋子走上一英里的路,就不要去评价他。”有时,我们总想着别人能看到我们所能看到的,现在看来,这真是可笑至极的念头。这件事引起我的联想。我们有很多教师,还是习惯用自己的心理去揣测学生的行为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