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周国平 《新作文》2013,(6):31-32
如何去写作我相信,每一位好作家都有长久的纯粹私人写作的前史,这个前史决定了他后来成为作家不是仅仅为了谋生,也不是为了出名,而是因为写作是他的心灵需要。一、真正的写作从写日记开始真正的写作,即完全为自己的写作,是从写日记开始的。我相信,每一位好作家都有长久的纯粹私人写作的前史,这个前史决定了他后来成为作家不是仅仅为了谋生,也不是为了出名,而是因为写作是他的心灵  相似文献   

2.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是德国诗人、剧作家、戏剧理论家、导演,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戏剧理论作家。布莱希特主要的成就在戏剧方面,在戏剧上的重要贡献是创立了"叙事剧"理论,也就是史诗戏剧理论。演剧方法推祟"间离方法",又称"陌生化方法",是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中心内容,与他的"叙事剧"的理论是完全一致的。他总是给我们以新的灵感,让我们不断地思考新的问题。他是我们心中永远的布莱希特。  相似文献   

3.
真正的写作,即完全为自己的写作,是从写日记开始的。我相信,每一个好作家都有长久的纯粹私人写作的前史,这个前史决定了他后来成为作家不是仅仅为了谋生,也不是为了出名,而是因为写作是他的心灵需要。一个真正的写作者是改不掉写日记的习惯的,全部作品都是变相的日记。我从高中开始天天  相似文献   

4.
王尔德在每一部喜剧中都注重悬念的设置,他基本上沿用了“告诉观众,瞒住剧中人”的方法,充分利用人物的“前史”等秘密制造悬念,但在不同的剧作中又略有变通.悬念的精心设置,是王尔德喜剧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体现了王尔德对传统戏剧艺术的模仿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提到19世纪俄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我们一致赞誉他是最优秀的抒情诗人和现实主义小说家,“小说家中的小说家”。但很少有人注意到他也是一位出色的戏剧家。当然,他既没写出过杰出的戏剧作品,也没有独特的戏剧理论建树。我们称他为戏剧家完全是从另一角度——他的长篇小说——来说的。没有哪一个作家的小  相似文献   

6.
奥古斯特·斯特林堡是瑞典著名戏剧家,也是现代戏剧的开拓者。民国时期,随着向西方学习现代戏剧、译介外国优秀著作的潮流而被引进过来。他作品中艺术的高超与思想的深刻最初被当时的人作为一种学习对象,同时许多作家对他产生极大兴趣,出现一种译小说远多于戏剧的奇怪现象。因为他的古怪,常常将憎恶妇女作为写作题材,与易卜生戏剧风格甚至相反,在作品中流露出"厌恶女性"的倾向,所以他又有"女性憎恶者"的名号,不为大多数人所理解。然而,他的戏剧与小说中思考妇女解放运动的深刻与探讨婚姻两性关系的主题,也激起不少作家为他辩护。总体而言,民国时期对斯特林堡的评论呈现出多声部合唱特征,其作品曾直接或间接影响过现代作家。  相似文献   

7.
朱晓青 《家教世界》2012,(20):153-154
莱辛在《汉堡剧评》中阐述了自己的戏剧理论,其中也包括悲剧的理论。有一个原则是这样阐述的:"悲剧作家在选择一个殉难者作为英雄人物,必须赋予他最真实的最恰当的动机赋予他踏上危险境地时无法回避的必然性!"但是,在作家创作的实践中,很多都没有遵循这一原则。余华的一部似乎具有一点悲剧意味的小说《活着》,正好是莱辛这一悲剧原则的一个反证。  相似文献   

8.
迪伦马特的剧作是介于传统戏剧和荒诞戏剧之间的一种戏剧艺术,他创作的悲喜剧有独到的美学意义。首先他塑造的戏剧人物打破传统悲剧和喜剧人物有固定程式,具有新的审美价值。其次他的剧作往往用喜剧的场面表现悲剧的主题。第三.他借助于怪诞的手法增加喜剧效果.制造距离感。  相似文献   

9.
依靠先验的情节模式创作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情节是当代戏剧“讽古喻今”的重要手法。分析了当代俄罗斯作家尼·萨杜尔的戏剧创作中对传统创作手法的借鉴、重新评价与发展,阐释了作家对人的本质特征及他在荒诞境遇中的命运、前途的理性思考,论述了当代俄罗斯剧坛传统性与现代性相互依赖、水乳交融的创作趋势。  相似文献   

10.
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是俄罗斯20世纪杰出的作家和戏剧家。他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中有许多相异相通之处。这一点在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中有充分体现。作家运用了娴熟的戏剧技巧,为这篇叙事题材的长篇小说增添了戏剧性审美特色。从读者和观众的视角切入,旨在剖析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中蕴含的戏剧性审美价值,介绍布尔加科夫在戏剧心理分析领域的独特探究,挖掘小说文本的戏剧性营造以及传达给读者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11.
梁廷枏是清代中后期较为重要的戏曲理论家,他的戏曲理论代表着当时戏曲理论发展水平。梁廷枏提倡戏曲语言典雅含蓄之美,追求语言的新巧自然,希望通过对语言的追求,构造情在意中、意在言外、富于韵味的审美境界,对清代中后期以意境为核心的戏曲审美境界的形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莱辛对戏剧表演艺术的思考,集中体现在他的戏剧理论著作《汉堡剧评》一书中。他无意建立表演理论体系,而是通过对具体演员和演出情况的评价提出自己对表演艺术的见解,这种见解以其对表演艺术的定位和对“美”的追求为基础。莱辛对表演理论相关问题的探讨,不仅使之成为体验派的先驱,而且至今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20世纪前期的中国戏剧研究中,卢前无疑是很值得瞩目的人物之一,在戏剧史研究中他提出“短剧”概念,并积极肯定了这种一折杂剧的文学价值,为中国戏剧史研究尤其是明清戏剧史研究开拓了更加广阔的视野。他的短剧创作严格按照古典曲律创作,同时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了诸多有益的探索。本文拟就卢前先生的短剧研究和短剧创作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莱辛作为启蒙时期的思想家,其思想方法的多样性,使他的创造活动体现出零散性,具有思想动力学的特征。作为体系的思想家,他不注重其理论的形式结构的完整,而是注重其价值体系的完整。他对文学、美学和哲学的论述,反映了系统的世界观,他观察世界的方式,是和其认识论形式相统一的。他在戏剧理论中把许多艺术的概念提升到哲学的层次。他所确定并倡导的戏剧原则,建立在人性的完善的基础之上。戏剧不但要反映真正的人的生活,包括人的个性与情感,还要把民族生活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戏剧源于历史但不是演绎历史,历史事件只为戏剧提供内在可能,所以剧作者不要盲目地利用历史,而要有选择地创作出戏剧整体,并以此来引导人们走向道德完善。  相似文献   

15.
高秀是元初声名卓的高产作家,他取材于历史和民间故事的三十多部杂剧,既融入了鲜明强烈的时代意识,彰显了独立不移、昂扬奋发的主体人格精神,也清晰地描出了元杂剧由金院本脱胎而来并逐步走向成熟的发展轨迹,具有浓郁醇厚的通俗化品味和值得珍视的戏曲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6.
黄燮清是晚清名的学家,工诗词,精音律,擅长创作戏曲。他的戏曲别集《倚晴楼传奇》或谱写史传人物,或敷衍民间逸闻,或改编明清笔记小说,题材丰富,情节曲折,结构紧凑,语言清丽,代表了古典戏曲向近代戏曲的初始转化与渐次过渡,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梅特林克是象征主义戏剧的创始人 ,他首创的“静剧”理论及其影响下的戏剧创作 ,把象征主义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标志象征主义戏剧流派进入了成熟阶段。从创作实践升华为理论 ,是他戏剧理论的一个特色。本文旨在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入手 ,挖掘“静剧”的深刻内涵及其艺术特质 ,从而考察其“静剧”理论和戏剧创作的契合及戏剧创作对“静剧”理论的突破  相似文献   

18.
李渔戏曲叙事理论的诞生,受到明代以来叙事文学及其理论的滋育,也受到李渔自身小说戏曲兼擅的艺术思维、观众本位的创作取向、求新尚异慧而多才的文化性格的直接影响。李渔以叙事为中心的戏曲理论的形成,既是戏曲理论研究本身的发展和创新,也是近古戏曲文化发展的合乎逻辑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京剧历来是外国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目前,京剧主要对唱词、念白等进行了翻译,其主旨是帮助外国观众了解剧情大意,使之体会唱词的意境和韵味,从而了解中国的古典文化.因此,京剧翻译之前,首先要对京剧作品进行深刻的理解,并将其与译语在文化、表达等方面进行比较,为具体翻译打好基础.在京剧翻译的过程中,要根据京剧与其他文学体栽不同的特点,如舞台的瞬时性、大众性和视听性,遵循与字幕同步性和口语化的原则;对于富有诗性的念白和唱词,要遵循功能对等原则,使译语观众能与原语观众-样对剧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对于京剧中文化的翻译,要遵循异化与归化平衡的原则,使观众通过译文了解一定的异国文化.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中国现代历史剧作家郭沫若的史剧观做了综合的分析与评价 ,指出了他诗、史结合的创作方法对中国现代戏剧的理论贡献 ,揭示了其“失事求似”的史剧理念的合理性 ,但对其在艺术实践中的偏颇和失度 ,予以客观分析和批评 ,勾勒了他由唯美主义的艺术观念向阐释学批评转变的思想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