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轧辊磨床在钢铁企业中用于将轧钢后的轧辊修磨到所需精度后,再送回轧机反复使用。为适应现代钢铁企业自动化、连续化、精度高的生产要求,轧辊磨床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将轧辊表面误差磨削到μm级。为实现上述目标,文章以本钢热轧厂1700线4#数控磨床为例,对该装置的电气系统进行改造。实践证明:本钢热轧厂1700线4#数控磨床改造后实现磨削后的轧辊辊型偏差小于±10μ、磨削效率提高30%,满足了轧钢板形控制的要求,大幅提高了磨辊车间的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2.
对于同一被修磨的轧辊,修磨工序的安排可以有多种.本文介绍了根据现有的生产条件,设备的性能、规格和精度等级,对轧辊修磨工序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讨论.通过对二条工艺路线的分析和比较,确定了一条适合自身条件和确保修磨质量、高效和低成本的最佳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制造和使用两个方面对锻钢轧辊的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指出为了保证锻钢轧辊的使用特性,在轧辊制造上应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使用上应制定切实可行的轧辊修磨制度。提出了质量控制的要点。  相似文献   

4.
鞍钢热轧带钢厂1780生产线于2000年引进两台德国制造的轧辊磨床,具有完善的全自动磨削功能.本文分析了该轧辊磨床的电气控制、自动磨削控制和自动磨削中其它控制的实现及对轧辊磨床磨削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他推动了金属磨削理论的发展蔡光起是东北工学院的首批博士生,导师为郑焕文教授,他的博士论文题目为《高速重负荷钢坯磨削及机理的研究》。蔡光起学习期间,对高速重负荷金属磨除过程及磨粒磨制过程、90°磨削方式磨粒磨削过程、磨削振动对磨除过程的影响、磨削高温在荒磨过程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建立了二自由度冲线性强迫振动的钢坯磨制动力学模型,并揭示了高速重负荷钢坯磨削的核心机理,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荒磨振动及其影响理论与荒磨削热理论。他的试验研究成果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并推动了该领域理论的发展。蔡光起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还在各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在单件小批量生产纲领下,进行摆线齿轮泵内外转子曲面磨削的方法。确定了磨削参数、机床的改装方法及专用工艺装备。本加工方法不需改动机床传动结构,具有传动链,砂轮修磨简单,可稳定的保持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7.
某厂万能轨梁轧机生产线有五架次轧机,BD2轧机轧辊的单重大。轧辊的下轧辊的3孔的孔型磨损严重,其原因是该孔型压下量大,轧辊孔型的冷却状况不理想,由于孔型在轧制过程中得不到及时的冷却,孔型加快了磨损。对轧辊的冷却水管进行创新性的改进,减缓了下轧辊3孔孔型轧槽的磨损,在线磨孔型次数和磨孔时间减少,增加了孔型的过钢量,由于孔型磨损导致的铁皮压入现象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探讨了超声波、涡流、渗透三种无损检测方法的原理及其在轧辊检测方面的应用.实践证明:没有通过无损检测的轧辊,由于在磨削时不知道轧辊本身是否存在裂纹、软点等缺陷,不能有效的去除轧辊内部缺陷,上机后极易造成轧辊下机事故.通过检测后的轧辊下机事故率明显降低,因轧辊本身带有缺陷造成的事故为零.  相似文献   

9.
用扫描电镜研究了具有不同显微结构的工程陶瓷材料单颗金刚石磨料磨削的特性、磨屑的形态及分类.结果表明:陶瓷材料的显微结构影响陶瓷材料磨削过程的内在特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PLC和变频器为轧辊磨床改造所带来的优势,分析了保证磨床稳定运行、提高轧辊磨削质量的控制方案,设计并实现了基于PLC的轧辊磨床电气控制系统和砂轮架进给电机的变频器控制,以及基于英国欧陆590直流调速器的系统砂轮电机、头架电机、拖板电机的调速系统。  相似文献   

11.
某热轧带钢厂Cr3材质锻钢平整工作辊每次上机服役仅生产1000t钢卷即需换辊修磨,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轧辊使用寿命。对Cr3材质锻钢工作辊进行硬度、金相组织等检验发现,虽然辊面金相组织正常,但是硬度偏低,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塑性变形,表明这种材质的工作辊不适合在“干”平整的工况条件下用作热轧平整工作辊。建议采用具有更高耐磨性、更高热稳定性的高速工具钢、半高速工具钢和改进型高NiCr无限冷硬铸铁工作辊等材质工作辊代替Cr3材质锻钢工作辊,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轧辊寿命。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轧钢开坯车间的辊道布置、辊道设计、参数的选择以及传动电机功率的设计、计算等方面的基本原则 ,给出了具体实例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磨床、磨具、进给量、磨削加工条件(干、湿磨)等工艺条件对退火T10钢磨削硬化效果的影响.采用磨削方法对相同试样进行分类对比实验,从中研究磨削加工工艺的优化组合.结果表明,使用碳化硅砂轮进行干磨时,对试样硬度值的影响最大,当进给量为0.02 mm时,磨削加工所能达到的硬度值最大,可达到维氏硬度3300 HV左右.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磨床、磨具、进给量、磨削加工条件(干、湿磨)等工艺条件对退火T10钢磨削硬化效果的影响。采用磨削方法对相同试样进行分类对比实验。从中研究磨削加工工艺的优化组合。结果表明,使用碳化硅砂轮进行干磨时,对试样硬度值的影响最大,当进给量为0.02mm时,磨削加工所能达到的硬度值最大,可达到维氏硬度3300HV左右。  相似文献   

15.
利用LS-DYNA对在轧制过程中轧辊的磨损性能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出的轧辊磨损曲线与现场实测轧辊磨损数据基本相符,对于各种板带轧机的轧辊磨损研究具有广泛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冷轧支撑辊的使用工况和使用要求,合理选择冷轧支撑辊辊身堆焊工艺路线和焊材,通过焊前预热、轧辊表面埋弧堆焊、焊后热处理等措施,实现了Ф1525mm的Cr5辊整体修复,并通过实际生产线上的运行考核,能较好地满足生产使用要求,有效降低了轧钢成本。  相似文献   

17.
采用有限元软件MSC.Superform对角钢热连轧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介绍了模拟过程中的模型建立、材料参数、边界条件以及载荷的定义,分析了轧制过程中轧件温度场的分布和变化过程,分析结果对制定角钢热连轧过程的温度制度提供了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