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过年,回家!     
又是一年春来到,又到一年春运时。无数颗企盼回家的心开始涌动,每当看到春运中拥挤的人流,感到的是震撼还有自豪:这就是中国人!这就是中国人的过年情结!不论有多苦,不论有多难,一定要回家,一定要回家过个团圆年!外国人也许不懂,中国人的过年情结,就是和家人  相似文献   

2.
相聚太短     
马凯 《新闻天地》2004,(3):52-53
说起过年,屈指算来还真有三年没有回家了。  相似文献   

3.
读解生命的尊严──“生活空间”纪实孔祥光谁能告诉我们,就在并不遥远的700多天前,他能够从荧屏中看到这样的纪实画面:失去爱子的老人那撕心裂肺的情态(《跌去孩子的家》),喜获3天特批假的犯人回家同亲人团聚过年那悲喜交加的感人场面(《回家》),沉浸在深深...  相似文献   

4.
回不回家     
《中国新闻周刊》2012,(3):22-23
过年回家。这是一个无须讨论的选择。套用一下那个风靡一时的句子:当我们谈论回家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我们曾经谈论的是团聚、年夜饭、鞭炮和春晚。而如今,这一切都变了。我们首先必须谈论的是"春运"。这个中国特有的词汇已经成为了纠结的同义语。它变成了当下过年回家路上的一道屏障。  相似文献   

5.
过去的年味     
又到年关了,但是,熟人碰到一起或聚在一起,都会感叹现在过年没有意思。虽说过年时,亲人们照例都要从四面八方急匆匆赶回老家,团聚在父母周围过年,但那种气氛,总缺少一些年味儿。年过完后,让人记忆和回味的东西也不多。过年,给人例行公事之感。  相似文献   

6.
第一眼看见郑雪君,你几乎没法把那些荣誉声名和她本人联系起来。她曾经创造过年见报稿件700多篇的纪录,最多的一个月发稿63篇。她曾经一天工作20来个小时,连续三天不回家,困了就在办公室的沙发里打个盹。  相似文献   

7.
去年春节前,同事请教我:“过年带什么回家呢?”我的肺腑之言:“带钱是王道。”然而我还是专程去了一趟东四,在同仁堂买了点儿泡水喝的干山楂。妈秋天来的时候买过,说不错。其实小区隔壁就有一家同仁堂,可是东四那家不是大嘛,能更加货真价实些吧。  相似文献   

8.
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回家是过年永远的主题。然而对军人和记者这两个职业来说,不回家才是过年的常态。2014年大学毕业后,我来到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军事宣传中心(现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军事中心),成为一名军事记者。每到年底,台里都会组织"新春走基层"采访活动,我每年都参与。其中,两次春节期间赴高原采访的经历令我记忆犹新。雪山之间的流动医院2015年是我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春节,单位派我前往西藏"新春走基层",也是我第一次上高原。  相似文献   

9.
怕夜     
国庆节长假,领着快追到手的一女孩徜徉在京郊。我原本谋划开始一场比较远的旅程,最好是坐火车需要3天3夜、飞机隔天才有航班的地方。可是,此女另有深意地说,就在附近玩玩吧,无论多晚当天都有车回家。我涎着脸嘀咕,又是一次没有夜的恋爱啊。  相似文献   

10.
2月21日,正月十五,青岛一家韩资企业的中方负责人张小姐很晚才回家,“又有一批新品要推向市场,我们太忙了。”这家企业主营头饰,过年前后,生意不错。  相似文献   

11.
读者来信     
"尽管大家都说"年味"越来越淡,但中国人的过年情结还是没有变,大部分中国人,即便已在家乡之外的城市安家立业多年,过年也是尽可能回家。"深圳李华"福彩"公信力经不起折腾新疆彩民张福科拿着彩票"中奖号码",却被告知没有中奖(公告的中奖号码是:02060708101113,而张的号码:0206070809101113)。原  相似文献   

12.
姚航 《报林求索》2012,(3):34-35
<正>就回老家过年选择的交通工具而言,76%的白领选择乘坐火车回家,其中一半旅客采取网络和电话订票方式。在一家证券公司工作的白领小王,老家在河北,由于工作繁忙,他要到春节前3天才能回家。返乡的路线早就规划好了:从北京乘坐火车到石家庄站,然后能十分方便地回家。今年春运首次引进网络售票,小王表示,自己多年与电脑打交  相似文献   

13.
过年,过关     
正过年了!随着2014年春节脚步的临近,在城市打拼、为生计奔波的我们恍然一愣神——又一年过去了啊。于是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大包小裹地置办年货,来回奔忙者订丰票机票,抑或回家下厨房,刀板齐响地忙过年。但,过年不是筒单的事呢。每到这个时节,为了回象团聚,中国人都会在短短的半个月内完成两次人炎视族最大的人口迁徏。哪怕丰票再难求,哪怕旅连再遥远,哪怕旅程再艰辛,只要能回家过年,大家都甘之如饴。过年也不是括松的事呢。还没回家,素戚拜年、友人相聚、相素安排早已排满了日程表。过年是喜庆的、兴奋的,但又是无条的。大家聚在一起、小孩比身高,比分数;年轻人比工作,比收入;年长一点的就比职务,比住房大小。没结婚的被追者问什么时候结婚,结了婚的被关怀什么时候生孩手,更遑论父母的催逼,和你永远没办法拒绝的相素安排。我们变得越来越不知道为什么要过节了。我们期待的可能只是一场与父母家人的  相似文献   

14.
罗燕 《民生周刊》2021,(5):68-69
"今年在北京过年的人多,往年这时候路上已经没人了。只要父母身体好,在哪儿过年都一样。""在北京过年?""是的。""今年在北京过年的人多,往年这时候路上已经没人了。只要父母身体好,在哪儿过年都一样。"春节前一天傍晚,我上了于师傅的出租车,他帮我安置好大包小包后,开始侃侃而谈。  相似文献   

15.
今天,太阳温暖而明亮,就像你我心中幸福的日子那样. 无论你是在悠闲度假,还是在忙碌加班;无论你身处安静的书房,还是喧闹的菜场;无论你是意气风发,还是焦虑迷茫……新年第一天,就像小时候过年渴望一件新衣、一顿美餐,我们渴望着幸福.  相似文献   

16.
小孩子是突然变成大人的,还是随着时间慢慢成长为大人的呢?今年过年回家,明显感觉自己的心境发生了一些变化. 儿时,总是倒数着过年的日子,去超市买各种各样的鞭炮烟花,和哥哥妹妹们一起在院子里放烟花,大年初一早早便起床,兴高采烈地穿上新衣服,跟着爸爸妈妈去亲戚朋友家里"收红包"……那时候,过年是我们一群孩子的狂欢.  相似文献   

17.
过年,成为打工在外的年轻人一年之中回家的"唯一"理由。金融危机袭向遥远的大城市,古老村寨的农历新年也难免刮起另一种"金融海啸"——人们在等待春节来临和期待来年好运的同时,纷纷议论着山外的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18.
西瓜小生     
炎热的夏季终于过去了,托俺先生的福,吃了一个夏天的生西瓜。无论什么品相,什么产地,只要是他老人家领回家的瓜,总是相当地生。由此,他荣获了“西瓜小生”的封号。  相似文献   

19.
春节将至,在异地工作、打工、经商、学习的人们,回家心切。中国走入了传统的春运季节。 在今年40天的春运时间里,中国将有28.59亿人次乘坐不同交通工具往返过年,比去年增加3亿,同比增长11.6%,再次刷新人口迁徙纪录。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作为改革开放中涌现出来的庞大而特殊的群体,常年奔波在外的他们渴望过年时能够平安顺利地回家团聚.本文记录的是,在北京打工的四川省阆中市61岁农民牛文银准备回家过年的经历.可直到1月8日下午,他依然无法踏上回乡的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