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涪陵作家以乌江文学相号召,已是文学相对走向沉寂、也走向深思熟虑的九十年代初。沉寂中可能会出现新的机遇,可能会给文学大挤压中的这一方地域创造崛起的条件。这个有几分执拗的想法确为后来的实践所证明。乌江文学的渐次生成,则可以追溯到八十年代中期。这是文学的“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诸侯割据,群雄争霸,其中,植根于“文化热”大文化背景的“寻根派文学”影响尤为深重。涪陵作家于这场文化和文学的大潮涌中受益不少。旗帜和口号于任何时代都必不可少。涪陵作家以这时已然具备的素养,来探究脚下这方水土与自己以及文学的…  相似文献   

2.
美国华人文学由英文文学和华文文学两大部分组成。文章以白先勇、聂华苓、严歌苓、哈金的创作为例,对第一代美国华人文学中的英文文学和华文文学的呈现形态、各自特点和价值成就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评说。  相似文献   

3.
1.古代亚非文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古代亚非文学有四个主要特点:①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学,有悠久的历史,是世界文学最早的源头。②文学的产生具有多源性。古代亚非文学开始时是在埃及,巴比伦中国等几大文明地区独自形成和发展起米的,与口头创作联系紧密,古代亚非文学早期作品本身就是口头创作,  相似文献   

4.
决定中国新世纪文学进展的经济基础正发生看前所未有的变化。我们要立足于中国当下时空背景,在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球化进程对我国经济、文化、政治产生变化的基础上,探讨中国新世纪文学进展的现状与对策。我们要抓住中国文学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未展开研究,并注意处理好七种关系,即主流文学与非主流文学、号角文学与体闲文学、语言文学与图像文学、纯文学与大文学、文学创新与技术革命、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理论创新及作家队伍重建与文学进展。  相似文献   

5.
文学形象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在文学形象中,语言向形象的过渡不是直接的,它们之间有一个中间环节,即文学具象,因此,文学形象可以分为 形象两个大的层次,两个层次又可以分为语音文字、主义义、具象和外象、意义、内蕴等6个小的层次,由此构成文学形象复杂的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6.
90年代几次大的文艺论争涉及到中国文学发展的诸多问题,但并没有推进到理论层面来建设。中国文学的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在于文学的民族精神和人民精神的重构,这也是中国文学抗拒西方文化侵蚀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伯牛 《涪陵师专学报》2011,(2):F0003-F0003
当文学自信地傲然前行时,文学的研究者们却时时陷入尴尬的境地之中。文学批评的历史惰性,和文学创作的历史惯性同时成为文学史的两大奇观。  相似文献   

8.
在文学发展史上,传承因袭是促进文学发展的重要动力。屈原特殊的人生经历和独具魅力的作品,赢得了有汉一代作家的纷纷追慕,形成“屈原情结”。“屈原情结”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推动了两汉文学的发展,对后世的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各种文学体裁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作为五四大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五四文学翻译,不仅是一种翻译现象,还是一种文学现象,文化现象。五四文学翻译思考研究的重点应该体现在中国文学流变与外国文学的深层联系,即外国文学的哪些因素被中国作家所择取,如何择取、变异及中国化的过程;20世纪中国文学某些特征是在怎样的情势下,以什么为参照与样板而形成的,即辨析20世纪中国文学某些新传统之原型及其最初的积极意义和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0.
骈文从建安时期获得了“体”之“生命”后,日臻完善,至南朝“永明声律说”出,具备了完全成熟的条件,这一过程从一个独特的角度体现着着文学之自觉,不仅将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的因子“殖”进文学之“体”中;亦“移”入非文学“躯”内,使之成为文学,从而拓大文学之域。  相似文献   

11.
文学和法律同属社会科学和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发展.文学与法律的联系将越来越广泛,互动性将日益加强,契舍与趋同也将越来越大,互相史融的边缘学科也正在产生。为了让法律更好的服务于文学的发展,也为了让文学更好的服务于法律的健全和适用,我们需要去探索认识它们之间的这种互动、契合与趋同。  相似文献   

12.
当下,文学和文学研究的存在价值已经受到质疑,这是一次与全球化同步的现代性危机,为挽救这种危机,有学者提出大文学观,主张把文化文本纳入到文学研究的范围之中。文章认为,这是一次由于现代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文学生产方式及传播方式的转变,而不是文学的内在危机。同样属于虚构类叙事作品的影视艺术日益取代小说的位置而成为当今人们精神和情感活动的主要支撑。克服文学危机、恢复文学研究对周围世界的解释能力、恢复它与当代思想的对话能力,应该把影视艺术作为媒体时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学研究领域里实现从读者到观众、从文字到图像的现代性转换。  相似文献   

13.
新马是中、港、台之外的华文文学重镇,华文文学自1919年扎根于新马,一直接受中国文学的灌溉,1949年新中国成立,促使马华文学向本土独特性方向发展,同时因殖民地政论政策,禁止中国书籍输入,断绝了中国与新马之间的文学交流长达40年。香港在1959-1975年取代中国的角色,大量向新马输入各种工艺书刊,马华文学的发展甚大。此文从香港期刊,香港文艺丛书和作家方面,说明香港文学对新马文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技术理性时代的“泛文学化”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化社会的文学呈现出与中国古代尤其是先秦文学十分相似的“泛文学”现象,这种“回归”的背后隐藏着实质性差异。通过当下“泛文学”与古代“大文学”的比较,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体认当代汉语文学的文学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若虚是金代杰出的文学理论家,他以学术精博、见解独到著称于世。相比于时人,王若虚新的文学观主要体现为“破”中有“立”。本文拟就王若虚思理的独特性和理论的建构性入手,将其文学观置于贞祜南渡之后金元文学进入繁荣的大背景下,从求“实”、好“辩”、文学论争等方面阐明王若虚文论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6.
张惟,闽西红土地文学的开创者,红土地文学流派的领军人物,其史诗般的大散文及长篇巨制,代表了红土地文学创作的最高水准。红土地文学现象的产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也有作家个人创作的偶然性。红土地造就了张惟,张惟创造了红土地文学的辉煌。  相似文献   

17.
来自亚洲13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名儿童文学作家与学者参加了在中国大连召开的第六届亚洲儿童文学学术会议,各位专家学者心系儿童,放眼世界与未来,围绕以“和平发展与新世纪儿童文学”的会议主题,就儿童文学的现状与未来前景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研讨,既有具体的关于儿童文学文学形态和文学特征的探讨,也有宏观的对于儿童生存状况及儿童文学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大意义的思考,此次会议是对亚洲儿童文学发展的是一次大总结,一次大促动。  相似文献   

18.
目前,师范生的文学鉴赏力低下。其原因主要是:文学鉴赏本身难度较大,教学大 纲和教材忽视文学教育,历来的语文教学发生偏向,忽视文学教育,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及教 育评价体系不利于鉴赏力的培养。发挥新教材的优势,打好理论知识基础,把诗歌教学作为 培养文学鉴赏力的突破口,加强课内的示范性的定向式鉴赏训练,加强课外的自由式鉴赏指 导,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是提高学生鉴赏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如何提高文学课教学质量是文学课教师面临的大问题。文学课教学中出现的许多不良现象源于教师对文学缺乏深入的感知,对教学缺乏充分的准备。文学课教师应咬文嚼字,深入理解、准确把握文本的各个方面,尽可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解作品,选择恰当的批评方法阐释文学。同时应讲究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的,对文本进行加工,在教学中引入现代教育技术。  相似文献   

20.
比较文学是一门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比较研究,是世界文学研究的一门新型学科?从比较文学本身来看,它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比较文学是站在世界这个大视角下对世界各民族文学进行研究,用现行的话语来说.就是在全球语境下开展文学研究。而它的研究方法已经不是简单地只针对某一部作品,或某一个作家进行艺术的或思想的分析研究,而是采用媒介学的方法,文类学的方法、主题学的方法、阐释学的方法、形象学的方法、诗学的方法、文化学的方法及科技整合等众多方法进行文学研究。这种研究能够让人们更好的了解文学,认识文学的本质和规律.同时更快地找到世界文学发展的最佳方向,以指导各民族文学在更快的速度上发展。比较文学在世界的发展中呈现蒸蒸日上的趋势,特别是文化研究的引进.使世界比较文学的触角更广,它已经把人类各方面的知识特别是人类的精神产品凝聚在文学的比较研究中,大文学的概念在世界文学研究中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从世界比较文学的发展状况看,比较文学的研究不仅拓宽丁文学的研究视野.而且深化了文学研究的内涵.更为重要的是它改变了人们长期形成的狭隘的民族文学观和文学的民族沙文主义。在比较文学的影响下,平等、对话、共同发展的文学观成为时尚,单一的狭隘的文学思想已经成为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