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情感简论韩喜忠一情感是人特有的一种心理活动,它在认识活动中产生,并伴随认识活动而发展。人的认识活动,反映客观事物本身;人的情感活动,反映客观事物对主体的意义,也就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特别是人的社会性需要之间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人对某一客观事物...  相似文献   

2.
《我在天堂等你》是一部让人感动的小说,也是一部让人慨叹岁月及人的命运的小说。或许,小说少了一些时下流行的新潮色彩,但其中的表达,不仅真挚诚实,而且要比某些新潮小说更关注人自身,譬如人的精神、人的信仰、人的感情,以及人怎样面对生死存亡的挑战等。实事求是地说,一部小说倘能激活读者的感情与联想,或意识到如何对  相似文献   

3.
EQ情绪智商(亦称情商),正越来越多地引起世界各国众多学者的高度重视,积极探讨与研究。研究者认为:情绪,往往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智商(IQ)高的人不一定成功,成功者往往是情绪智商(EQ)高的人;情绪智商高的人,能弥补智商的不足,能提升智商。管理,实质上是一种“人的管理”,通过对人的情绪的调试,人的感情与心理因素的激励,发挥人的智慧与智能,达到最大效益。作为一个单位或某一部门的管理者,必须了解这一重要原理,善于把握员工的情绪。一、试论EQ管理在出版工作中的实际应用谈出版社,首先就要提到编辑。编辑人员,学历高…  相似文献   

4.
精神     
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精神,对于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直接关系一个人的情绪,影响一个人的命运。人活着,是要有精神的。没有精神就等于丢掉灵魂、没了支柱、丧失动力的一具躯壳,形同行尸走肉,空有一副皮囊。  相似文献   

5.
创意:MTV之魂王纪言,于爱群传说女娲造人的时候,先用黄土和着黄河水捏成了人的形状,然后吹了一口仙气,泥胎就有了生命,变成了人,这一口仙气就是人的灵魂。它看不见摸不着,可没有它,人至多是一具行尸走向。我们把制作MTV比喻成和女娲一样的工作:把一段词一...  相似文献   

6.
刘马艺 《今传媒》2005,(7X):30-31
人文主义是一种把人放在首位,以人为尺度和目的,极力维护人的尊严、自由、价值的思想。斯诺,“一个美国人,几十年如一日地热爱中国人民,关心中国人民”,但他从未说过自己是人文主义者,那么他的新闻作品是否有悖于人文精神呢?当然不是。他大量的新闻作品包括:特写、通讯、评论,就如同一张巨大的供台,上面供奉着人,彰显着人性,肯定人的价值,赞美人的力量,推崇人的文化素质教养的精神,注重知识传播,要求人的自由平等。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世界,存在着一系列死结式国际冲突,无论什么人,用什么方法,目前都找不到一种圆满的结局,让人一筹莫展。巴勒斯坦人与以色列人之间的冲突,就是其中一例。  相似文献   

8.
王雄与南台     
南台 《编辑之友》1997,(6):63-63
王雄与南台,是二而一.一而二。“二而一”,是从“人”的角度讲,王雄与南台是一个人。王雄是学名,南台是笔名。“一而二”,是从“职业”的角度讲,王雄当编辑,南台搞创作,一个人干着两种行当。  相似文献   

9.
丙年 《档案时空》2003,(5):34-35
众所周知,百家姓上没有姓初这个姓,可现在流传下来的初姓人中,出名的真不少,有的还到海外创业。查初姓人的始祖,源于湖北省潜江市高场原种场白果树村。当然,也有人说是祖籍山东,也有人说是沔阳,说法不一。不久前初姓人寻根祭祖,终于找到了初姓的发祥地,将一段鲜为人知的初姓人演变历史揭示出来。原来,初姓人的祖先不姓初,而是姓祁,祁连山的祁。宋朝年间,祁姓人有一支迁往山东,一位叫祁日韦的人考中了进士,皇帝殿试时将祁错念成了“初”。祁和初本来区别不大,是象形字,一个是示旁,一个是衣旁,左边的一个是阝,一个是刀,…  相似文献   

10.
沉舟 《出版参考》2011,(6):25-25
一本书换来的太太 1943年秋,国民党74军57师“虎贲师”师长余程万率领8000余人守卫常德,抗击侵华日军4万人的进攻,歼敌1.2万人,坚守16昼夜,直至弹尽粮绝,仅剩83人突围出去,在中国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1.
张颂 《现代传播》2001,(4):51-52
广播电视传播,是一种社会行为,为了社会,参与社会,它不同于友人之间的谈话,也迥异于亲人之间的絮语.它是媒体与大众之间的公开交流,要服务大众,更要引导大众;让人人可以听,更要让人人能听懂。因此,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必须树立规范意识。一 规范,有自然形成的,如天体运行、花开花落、人类呼吸、饥餐渴饮……;有社会约定的,如伦理礼仪、法规体制、风俗习惯、语言文字……;规范就是自由。在生存中,在生活中,人是社会的人,是社会的一员,完全脱离了自然人、个体人的孤独无助、我行我素的状态,个人意志、个人愿望、个人行为…  相似文献   

12.
于平安 《出版参考》2007,(5X):36-36
法国人爱看书更爱看杂志。法国期刊研究所2007年3月5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世界上阅读期刊最多的是法国人,2006年,法国期刊研究所以170杂志对24万人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7.2%的法国人平均每月阅读一种杂志158.9%法国人每天都看一种杂志。法国全国有57种杂志,每种的读者都超过200万人。  相似文献   

13.
小议“眼力”牛素琴“眼力”,可以说是一种鉴识力,一种识别是非好坏,赏鉴价值及其艺术水准的能力。干什么工作都需要有“眼力”,否则优劣难辨,高下不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眼力”是一种专业素质的体现。有的人能一目了然,有的人却百看不解;有的人能洞察秋毫,一...  相似文献   

14.
邓雷仓 《出版科学》2001,(3):35-35,34
读《中国当代记者随笔丛书》,我深为丛书作者们的敬业精神所感动。他们尤为可贵的是对书海情有独钟,不懈泛舟夜航,永远不知疲倦。其共同点是“三不”:无一人不苦读,无一人不自成风格,无一人不勤于笔耕。我想,一位称职的编辑不是也需要这“三不”吗?  相似文献   

15.
世界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曾经说过:作为有机体,人类可说是很平淡的物种。在力气上,人比不上和他同样大小的大多数动物;比起猫来,人的走路是很笨拙的,人也跑不过狗,跑不过鹿;在看、听、嗅这些感觉能力方面,人比好些动物都更低劣,人可能是处于正常姿势和正常活动的情况下,却可能出现腰酸背痛的惟一动物,人类之所以成为地球上的统治者,仅仅因为受惠于一种更重要的器官——一人的头脑。其实高等动物哪个没有头脑?不过有头脑这个器官是一回事,头脑里装着什么东西是另一回事。之所以说人的头脑是独特的,是因为它经历过几千年文明…  相似文献   

16.
两个久别的少女在喧嚣、拥挤的火车站相拥~处,欣喜异常。两人中,维克琪雅穿着修道院的黑色罩袍,阿丽娜穿着破旧的外套。《山之外》的开场用这样的象征性场景悄然埋下了悲剧的引线。两位昔日好友一人遁入宗教,一人在世俗间打拼,没人会知道她们的重逢会将一人引向死亡。  相似文献   

17.
首页是一个网站的脸面。 “人之不同,各如其面”——一张生动的、表情丰富的睑面是富于感染力的,也是让人过目不忘的;反之,一张刻板的、表情迟滞的睑面就很难让人记忆深刻,更谈不上讨人喜欢。  相似文献   

18.
有资料表明:预计在今后几年中,全国新生劳动力供给将达到4650万,城镇现有下岗职工和失业者1400万,农村还有剩余劳动力15亿以上。为2亿多人提供工作机会,意味着中国要打一场世界上最大的就业战役。针对这种现状,新闻媒体应从战略的高度上关注这一特殊群体,大力宣传那些下岗不失志的人、艰苦创业的人、百折不挠的人和开拓创新的人。  相似文献   

19.
有那么一群人,他们甘冒风险,奔走在新闻的最前沿,用客观报道揭露事实的真相;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深入生活的最底层,将目光投向小人物和小事件,展示百姓的苦乐悲欢;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将自己无私地奉献给新闻事业,用手中的笔捍卫着道义和责任,他们就是“记者”。  相似文献   

20.
刚刚读完一本让出版人有些沮丧的书,书名叫《阅读的挽歌》。讲的是电子时代,由于新媒体泛滥,娱乐的诱惑多而炫,图书阅读被挤到了生活的支流末端,原本十分大众的社会行为,如今缩窄为小众节目了,难免让一些人伤感,也会让一些人镇定。在我看来,阅读的边缘化未必就是一件坏事,如此这般,图书与读书会愈加奢侈,也愈加珍贵。于是,做一本长寿的书的念头才会在心头悄然升起,为少数人,那些对书爱得入神的少数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