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意大利民族唱法是西洋美声唱法(Bel Canto)的起源,是在18世纪歌剧大发展时定格下来的.现在"美声唱法"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唱法盛行全球,并且影响着各地区各民族的本土唱法.而中国唱法所包含的戏曲唱法、民族唱法和曲艺唱法,是中国歌唱艺术的精华,因此我们必须在借鉴外来唱法和保持、发展本土唱法的同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科学的态度,将中国唱法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
中国唱法是建立在中国民间唱法的基础上,并借鉴西洋唱法的科学部分,在实践中形成她的独特性。其中,花儿演唱对构建中国唱法的意义重大,花儿演唱是中国唱法的一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有价值、有发展的声乐艺术门类;为建立与实践民族的唱歌方法,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中国文化这样一个大的概念入手,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当今"中国唱法"之最高追求进行分析和浅探:第一,"中国唱法"的发展历程及成功之处,谈到了"中国唱法"的提出及不断地发展历程,以及在不断深入的探索与借鉴下,变成了更具有包容性的歌唱艺术;第二,"中国唱法"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特性,提到了两者的共通之处;第三,"中国唱法"的精神引领及最高追求,主要谈"中国唱法"如何扎根于我们的中国文化。探析过程中结合引用法、分析法进行论述,以便大家对作品有更加全面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并对当今"中国唱法"的发展有所思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民族唱法包罗万象,它囊括了民族戏曲演唱、曲艺说唱和民间的民歌演唱三大类民族演唱艺术,除此以外还包括当今较流性的新民歌、新歌剧的演唱和西洋唱法民族化的演唱等,这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歌唱方法,这种歌唱方法非常注重的是歌唱者的音色美,它是由中国各族人民在社会实践和生成劳动中所创造出来的,所以民族唱法在广大劳动人民的音乐认知上有着极高的地位,本文将对民族唱法的特点、基本要素、艺术魅力、表现形式,以及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5.
美声唱法在中国发展的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通过对美声唱法在中国现阶段的发展,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了美声唱法在中国所取得的成果,同时使其与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相比较,探析美声唱法在中国当今社会发展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前半叶,在意大利发展了几百年的美声唱法传入中国,从此影响了中国的几代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的声乐舞台涌现了众多的明星,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唱法,如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等等.现在又出现了民族混声唱法,它吸收了美声、民族唱法中的精华,让民族唱法更科学.还有"民通"唱法--民族和通俗唱法相结合等.中国的声乐教育正在不断努力、不断探索,声乐舞台也在不断丰富、不断创新,中国观众的欣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所有这些,都对师范学校音乐课声乐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作为声乐教师就非常有必要去探索声乐教学中各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西洋传统唱法首度传入我国是在上世纪初期,在其发展的近100年来,一直伴随着诸多争议,并且大部分人对中国民族唱法与西洋传统唱法的区别不够清晰,为此文本简单论述了西洋传统唱法,并分析中国民族唱法与西洋传统唱法吐字方面的差异,提出有关两种唱法教学方面的建议,希望对我国音乐的研究具有积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就中国民族唱法的本质来讲,其在国家意识主导下的身份认同是一种政治认同。文化观念传统驱使身份认同是一种文化认同。从中国民族唱法诞生后的国家-政治身份认同与群体-阶级身份认同的功能,中国民族唱法在发展中的自我身份认同,到中国民族唱法多元风格的多重身份认同,再到新世纪民族音乐的以文化-民族身份认同为主的多元身份认同。中国民族唱法的每一次风格转嬗,其背后所潜藏的正是中国社会特殊意识形态规约与社会文化宰制下主体追寻自我身份的历史。因而对于中国民族唱法的身份认同阐释本质上也是对中国民族唱法主体性成长的有声解读。  相似文献   

9.
"原生态"民族唱法真实、清新,具有自然的民俗文化特性,"学院派"民族唱法则是"原生态"民族唱法在当今时代中的拓展和延续,具有先进性、新兴性和科学性。两种唱法的争议实质是中国民族声乐如何立足于"原生态"民间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构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多元化体系。通过加强对现有唱法的收集和保护,在艺术学院教育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借助传媒正确引导为原生态唱法提供展示舞台等途径,可以更好地实现"学院派"和"原生态"民族声乐唱法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把声乐划分为三种唱法,即欧洲传统唱法(中国称它为美声唱法)、中国民族唱法、欧美流行唱法(中国称它为通俗唱法)。有些人至今认为,只有欧洲传统美声才是科学的,其他唱法都不科学,甚至提出:中国民族歌唱演员、  相似文献   

11.
歌唱的心理训练对歌唱艺术产生着极大的影响,它对于歌唱者在演唱比赛时获得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而获得最佳歌唱状态,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将就:一、歌唱的心理状态;二、歌唱的心理训练;三、歌唱训练是时代的要求来阐述。  相似文献   

12.
“钢琴弹唱结合”教学法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琴弹唱结合教学的关键在于对注意力分配的训练,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应采用手弹曲调口说话、诵诗或呼拍、同音反复弹唱、哼唱、默唱、模糊唱词、轻声唱词、自编曲调、“乱”弹“乱”唱等不同的教法进行教学,并注意早期结合,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弹唱结合。  相似文献   

13.
彭丽嫒的演唱风格既有西方审美追求的“通畅、集中、宽泛、有穿透力”,又具有传统民族唱法的“质朴、柔美、亲切、传神”,她的演唱具有典型的西洋唱法和民族唱法相结合的现代民族唱法的特征。笔者以为,中国传统书画品评中的“能”、“神”、“妙”、“逸”是对她的演唱艺术的最恰当“定位”。  相似文献   

14.
运动与歌唱有着多方面的联系。歌唱的内容和曲调中,包含着诸多运动的因素。歌唱技术是建立在各种肌肉运动之上的,歌唱技能的训练实质上就是各种肌肉运动技能的训练,同时,还是多种运动技能的综合运用。把运动渗透于歌唱教学之中,正确处理运动与歌唱的各种关系,对于歌唱的教与学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声带是歌唱的发声体,对歌唱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嗓音训练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将站在客观、辩证角度对声带与歌唱的关系加以论述。通过论证,明确声带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理清声带与歌唱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了解歌唱过程中该如何科学的利用声带,从而进一步为嗓音训练与歌唱的良好运行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心理因素对演唱活动有着很大的影响。演唱活动与心理因素之间,是统一协调的互补关系。一个优秀的演唱者,不仅要具备良好的生理素质,同时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7.
美声、民族与通俗三种唱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歌唱方法多种多样,目前多以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来归纳声乐界的主要唱法.三种唱法既有共同的发声方法、演唱规律,但又各具特色,各有优点.  相似文献   

18.
刘曼君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1):111-113
在声乐教学中,歌唱想象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想象贯穿于声乐教学、演唱的全过程。想象丰富了歌唱意识,歌唱意识也影响着想象力的发展。运用声乐艺术心理学原理来论述想象在声乐教学和演唱中的作用及歌唱想象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歌唱呼吸是发声的动力,是歌唱的基础,是歌唱的生命。歌唱中声音和气息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歌唱中喉头的稳定和喉咙的打开是唱好歌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0.
美声女高音对京剧青衣之中国声乐语言表达上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声唱法女高音在唱中国歌时,由于语音上存在的差异使女高音的演唱在对中国语言的表达方面存在着不足。青衣是我国京剧艺术旦角中的主要行当,与关声女高音同属女声,在戏剧人物的表演类型上又角色相似,在具体的演唱上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美声女高音通过借鉴京剧青衣唱法,能使其在演唱中国作品时字更正、腔更圆,对于声乐语言的表达将更具民族性从而解决美声女高音在中国歌曲演唱上的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