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少年由于正处于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身体的形态结构及生理机能都尚未成熟,若进行合理的舞蹈训练,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身体发育.将舞蹈解剖学与青少年舞蹈教学的有机结合、能让教师了解青少年各时期的身体发育特点、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发育特点,能预防和减少舞蹈运动损伤,使舞蹈教学与训练科学化、合理化.  相似文献   

2.
舞蹈艺术这种特殊的表演规律决定了形体表达的重要性,形体表现力的训练是任何一个需要具备一定舞蹈技能的人,学习过程中必须进行的最重要的基础环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舞蹈基本功训练时,要不断克服自然形态习惯,掌握正确形态,才能更好地掌握舞蹈动作。基于此,本文对学前舞蹈教学中形体表现力训练要点展开简要分析,以期为学前舞蹈教师分享一些有价值的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3.
高中阶段学生在学习舞蹈时要增强基本功的训练,主要包括对学生自身形态的克服、力量训练、身体协调性训练以及舞蹈呼吸的训练方法。对高中音乐课程中的舞蹈学习中的训练以及应用的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学校音乐课程的教学中的舞蹈形体训练主要是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舞蹈和音乐的关系,对学生的基本舞蹈形态进行训练,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在音乐表现过程中融入舞蹈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性。  相似文献   

5.
语言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命感觉和经验的传达方式,具有语言共同特性的舞蹈语言,以其特定的民族的思维方式表现特定民族生命生存的状态,从西方古典芭蕾“开,绷、直,立”的外拓性形态与中国戏曲舞蹈”拧,倾、曲,圆”和内聚性形态中,可以看出中西方传播舞蹈在起源上、形态上及文化精神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马步的动作提炼与蒙族人民"胡服骑射"的习俗有关,与"天之骄子"的心态有关,与深邃旷远的精神气韵有关。在基础的课堂训练中学会准确把握民族舞蹈的灵魂,正是高年级舞蹈学员的学习意义所在,本文从教材入手思考,沿着动作形态——风格动势——文化内涵——精神传承的思路,对蒙族舞蹈中"马步训练"这一舞蹈现象作了较为深入地分析,证明了其在身体素质训练方面体现出的功能性,在舞蹈形态学习方面体现出的风格性和在民族精神文化传承方面所体现出的文化性三个层次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在民族民间舞蹈课堂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五大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韵律特点,要训练学生对各民族舞蹈的感性体验和理性分析,要在教学中结合具体教材交叉展开,互为比对,强化风格,牢记特点,以明晰区别.其中屈伸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以蒙、藏、维、汉、朝五大民族舞蹈为主要内容,抓住民族民间舞蹈的动律特点,把屈伸作为教学开泛儿的切入点,从屈伸的节秦和动作开始由筒到繁展开训练,循序渐进,然后再学习民族民间舞蹈组合.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作为东西方两种文化在舞蹈方面的集大成的典型代表,具有不同的诸如表现形式、形态、风格、审美心理等审美要求。由于各自审美心理的不同,造就了两种舞蹈各自个性鲜明的舞蹈特点。本文将东、西方古典舞在审美心理方面进行比较,以期能够加深对东西方艺术文化的交流,促进两种艺术形式之间的相互借鉴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舞蹈教育的主要教学内容离不开舞蹈艺术,而舞蹈艺术的审美评价,首先是从舞蹈的外部形态和动作开始的。从演员的身躯、四肢、表情,我们可以领略、体会到舞蹈作品丰富的思想与情感,因此,作为培养舞蹈艺术表现能力的最基本的训练环节——形体训练在舞蹈教学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然而,同其他艺术教育学科一样,舞蹈教育受一定社会历史、文化条件的制约。当人类进入阶级社  相似文献   

10.
文化的产生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文化是人的产物.不同民族所处的文化环境使得各民族产生了符合自身文化特色的不同于他民族的舞蹈形态,独特的民族民间舞蹈又反作用于日常生活,促进舞蹈文化的升华.本文从文化的源泉生活出发,结合实例,分析了民族民间文化与舞蹈形态的关系,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架起了生活与本民族舞蹈间的桥梁,文化影响舞蹈形态,舞蹈促进文化繁荣.  相似文献   

11.
"云门舞集"创办40年来,其灵魂人物林怀民先生以他对东方文化语境的深沉的思考和独特的醒觉,成功地在其舞蹈作品中实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平等交流。本文试图讨论林怀民在舞蹈创作、舞蹈训练方式、舞台美术三个方面如何突破现代舞西方意识,将东方美学思想完美呈现的创作思路。  相似文献   

12.
樊廷亮 《成才之路》2012,(16):78-79
舞蹈基训是以训练人的身体动作形态为其主要目的,是最具基础性的舞蹈训练活动。通过严格的基础性把杆训练后,能够培养规范的动作姿态和正确的肌肉用力的方法,建立起正确的舞蹈动作概念,为后续训练部分跳、转等技术技巧学习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儿童的身体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尚未成熟,因此,必须根据他们的生长发育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舞蹈训练.  相似文献   

14.
美的陶冶是舞蹈教学及训练的根本.舞蹈是美感素质的塑造,更是通过审美活动提高认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创造精神的重要途径.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感,应从舞蹈的表现内容、学生的训练及表演等方面的美感教育入手.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舞蹈作为一门极具传统文化,是融合传统精髓、融汇现当代舞蹈优势的集合性表现。以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作为整个舞蹈的审美导向,进而将戏曲、巫术等多种文化精髓有效的融合起来,并且借助于西方古典芭蕾的艺术表演因素,进而形成一种极具特色的舞蹈体系。要想让学生更好的对古典舞当中的基本功进行训练,并且将其有效的融入到中国古典舞蹈的演绎过程当中,这种特殊的训练体系会逐渐从旋转、控制、跳跃以及翻身这四个不同方面更有效的对古典舞予以训练。因此,本文以中国古典舞蹈基本功的组合训练作为研究对象,为促进中国古典舞蹈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6.
胡晶莹 《贺州学院学报》2012,28(1):24-25,43
在中国各民族传统宗教仪式中,蕴含着大量与本民族、本地域历史、社会、民俗等相关联的文化信息.我们可以通过整体的宗教仪式去观察一个民族的气质特征,也可从不同角度切入微观地了解这一民族独有的文化现象.从舞蹈的角度,运用舞蹈生态学原理对广西花头瑶“成人礼”仪式中典型舞蹈动作形态进行分析,探究形成民族舞蹈背后的文化因素,对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蔡军 《安顺学院学报》2012,(3):78-79,93
形体舞蹈训练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热衷的一种锻炼身体的手段,通过训练培养正确舞蹈姿势和锻炼身体各部肌肉与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在娱乐中增进健康,塑造形体,提高气质。根据高校形体舞蹈发展的基本情况,文章对高校形体舞蹈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便供同行和广大形体舞蹈练习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舞蹈教学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舞蹈的教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在教学训练中,要按照舞蹈艺术的审美要求,对人体动作进行加工和改造,进行合乎规范的动作训练,并培养舞蹈艺术人才的优美形体和高雅气质。舞蹈教学要强调动作在节奏和韵律中展开,艺术地在动作与动作的过程中占有一定的空间而形成图案,并在动作训练中使学生挖掘和理解每一动作所蕴含的情感和寓意,培养学生在人体内部情感方面的表现机能。舞蹈的每个舞种之间存在着内在与外形上的必然联系,在舞蹈教学中善于将各舞种融会贯通,可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舞蹈教学还要汲取体育、武术、戏曲的养分,使舞蹈教学日益完善,动作技巧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9.
舞蹈的教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在教学训练中,要按照舞蹈艺术的审美要求,对人体动作进行加工和改造,进行合乎规范的动作训练,并培养舞蹈艺术人才的优美形体和高雅气质。舞蹈教学要强调动作在节奏和韵律中展开,艺术地在动作与动作的过程中占有一定的空间而形成图案,并在动作训练中使学生挖掘和理解每一动作所蕴含的情感和寓意,培养学生在人体内部情感方面的表现机能。舞蹈的每个舞种之间存在着内在与外形上的必然联系,在舞蹈教学中善于将各舞种融会贯通,可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舞蹈教学还要汲取体育、武术、戏曲的养分,使舞蹈教学日益完善,动作技巧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0.
维吾尔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维吾尔族的舞蹈来源于维吾尔族人们的劳动与生活中,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形成比较独特的舞蹈韵味.维吾尔族的舞蹈风格浓郁,并且比较欢快,在舞蹈音乐中展现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在维吾尔族舞蹈中,旋转是舞蹈最具神韵的地方,能给人更深刻的美的享受.因此,加强维吾尔族舞蹈教学中的旋转训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维吾尔族舞蹈教学中的旋转训练策略进行论述,以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