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红楼梦》是由《石头记》和《风月宝鉴》合成的。《石》的作者是脂砚斋,即曹雪芹的叔父曹;《风》的作者是曹雪芹,他是曹颙遗腹子。曹是《红》的策划者,雪芹是执笔者,他们的成功合作才使这一伟大作品诞生。《红》的著作权应归曹和曹雪芹二人。  相似文献   

2.
“深得金瓶壶奥”——《红楼梦》借鉴《金瓶梅》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砚斋说《红楼梦》“深得金瓶壶奥”。《红搂梦》正是在继承和借鉴《金瓶梅》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融合贯通,革新创造,从而走向成熟,达到我国古典小说创作的高峰。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曹雪芹借宝玉之手写了一首题为《(女危)(女画)词》的诗,内容是赞美林四娘的忠义精神,但其中有作者的点睛之笔,它表达了宝玉反封建传统的异端思想,是与作者“赞美女性”的创作主旨相一致的。在情节上这首诗是宝玉在睛雯之死到制作《芙蓉女儿诔》之间的过渡,两诗一为引,一为本,相辅相成,都闪耀着民主思想的光辉,可看成是《红搂梦》反封建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曹雪芹经历了人生的跌宕沉浮,饱尝了世事的辛酸甘苦。他以其一生心血创作的辉耀千古的奇书《红楼梦》不仅把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推向了顶峰,同时也代表了我国古典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众多文献材料记载了《红楼梦》的著作权的归属,有力地证明了《红楼梦》的作者只能是曹雪芹。  相似文献   

5.
1994年1月8日,《文艺报》登载了王家惠先生《曹渊即曹颜——曹寅曾过继曹鈖之子》和刘润为先生《曹渊:<红楼>的原始作者》。3月9日《中国文化报》继之登载了史学家杨向奎先生《关于<红楼梦>作者研究的新进展》,赞颂王文和刘文是“画龙点睛的著作”:“王家惠画龙,而刘润为点睛。有此一点,全龙活了,而《红楼梦》一书原始作者的找出,使七十年来的悬案至此解决。”三篇文章、关系紧密,合若符契,发表不久,即又引起一场争鸣①。 《红楼梦》作者是不是曹雪芹,此问题最早提出,可以上溯到二百年以前。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伟元刷印此书所作《红楼梦序》曰: 《红楼梦》小说本名《石头记》,什者相传不一,究不知出自何人,惟书内记 雪芹曹先生删改数过。这不是最早提出疑问的,然此文对后世影响甚大。王梦阮《红楼梦索隐提要》曰: 是书成于悼红轩中,曹雪芹先生增删五次,此书所明言者。……意者此书但经雪芹修改,当初创造,另自有人。 如果说程伟元对曹雪芹的著作权,仅仅持怀疑的态度,至王梦阮,则由怀疑发展到否定。 批评王梦阮《红楼梦索隐》的胡适先生《红楼梦考证》,在作者问题上下过一番大力,他明确说:  相似文献   

6.
1921年,胡适发表《红楼梦考证》,论定《红楼梦》的作者是曹寅之孙曹霑雪芹。此后,红学界大多沿袭这一论点,其实,这一论点是很难成立的。且不说在曹寅的孙辈中找不到曹雪芹,就是把这个“曹雪芹”算做曹寅之孙,他也不具备独立创作《红楼梦》的条件。根据敦诚的诗句“四十年华付杳冥”,曹雪芹大约生于雍正二年(1724),卒于乾隆二十八年(1764年)。而曹家被抄则是在雍正五年(1727)。算来此时的“曹雪芹”才仅仅三岁,可见他生来便陷入厄境,根本就没有“烟柳繁华”、“温柔富贵”的体验。倘若说《红楼梦》的作者不是曹雪芹,敦诚、敦敏、永忠等人的诗篇却又明白在那里证明是他。  相似文献   

7.
曹雪芹著《红楼梦》是胡适先生1921年《红楼梦考证》得出的结论,也成为此后关于《红楼梦》作者的主流说法.但在此前是不确定的,此后也有不同看法,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更是异说叠出,乱人耳目.本文大致依时间为序,梳理了有关《红楼梦》作者的种种异说,并提出了自己的基本主张.  相似文献   

8.
论脂评     
脂砚斋是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关系密切,情投意合的人,其辈位稍高于曹雪芹。脂砚斋对《红楼梦》的评点,对后人研究《红楼梦》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一部作品,是曹雪芹留给我们的一宗极其宝贵的思想财富和艺术财富。作为一个卓越的现实主义艺术大师,曹雪芹不曾写过什么小说作法或文学概论之类,但他以毕生的心血精力创作的《红楼梦》这部作品本身正是他伟大的艺术实践,其中生动地体现着他的创作思想和文学见解。特别是小说第一回的楔子对于了解曹雪芹的创作思想、探索曹雪芹观察和概括生活的奥秘是很有意义的。作者关于将“真事隐去”而用“假语村言”敷演故事的主张;关于再现生活必需“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的主张;关于打破熟套以求“新奇别致”的主张,都是作者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的重要内容。它贯串在《红楼梦》的整个艺术创造之中,启示我们去正确理解作家创作经验中那些带规律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
<正> 《红楼梦》楔子肯定系曹雪芹创作,这是在脂批中明确指明的。针对“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一语有批曰“若云雪芹披阅增删,然后(则)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足见作者之笔狡狯之甚。”脂批中多次明点作者雪芹或芹溪之名,但有关《红楼梦》创作权的要算这一条最直接了。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和《聊斋志异》,宋词人苏轼、朱敦儒都具有以梦视真的人生梦观,以梦视真是其同,异则在于以梦视真后如何。《红楼梦》作者曹雪芹,《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宋词人苏轼,朱敦儒作出了各自的回答,其分途而行的选择实与各人心性、生命智慧和时代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为了达到流芳千古的崇高理想,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多少文人为之苦苦探索,甚至为之抛头颅、洒热血。一介书生曹雪芹,虽有满人的优越条件,但文不能及第,武不能带兵,一部未写完的《红楼梦》却让他光宗耀祖、名扬天下。历史上的名著车载斗量、不乏精品,人们为什么对《红楼梦》情有独钟?我想正是曹雪芹有意不写完、故意炒作,才使《红楼梦》及其作者“红”遍全球,让后人永远惦怀。  相似文献   

13.
本从胡适评红的百年反思中,指出考定红楼梦作曹雪芹及其家世、发现“甲戊残本”和扫清索隐红论迷雾是胡适建立的历史功勋;而学性之阙如和后四十回另一重要作程伟元之遗漏.则其缺陷所在。他评红的功绩与局限在近百年的影响极大,给予我们的启迪是提供了看清红楼梦真面目的可能。今后应在胡适开辟的道路上前进,并对其缺陷作针对性的纠正。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表现了一种美真丑假、褒真批假的进步理想,因此未可将其“真假”二字仅视作“真假相映“的艺术表现手法。其根据是:一、明清一些进步的哲学家和文学家常以“真假”二字概括评说社会现象和意识形态现象,此必影响曹雪芹;二、早期红学家多数正是从哲学、美学的角度去理解《红搂梦》之“真假”的;三、《红楼梦》本身所写的矛盾冲突本质上是“真”与“假”的冲突。  相似文献   

15.
“曹学”是近些年来关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家世、身世问题研究的一门学问。追溯历史,胡适、俞平伯等人是“曹学”实际上的开创者。《红楼梦》作品的特殊性,曹雪芹家世、身世研究的复杂性及“脂评”是“曹学”产生的必然性原因。目前“曹学”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有很多问题有待于在深入发展中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前八十回为何不避曹雪芹家族之讳?乾隆二十二年秋曹雪芹开始著书。明义《题红楼梦》绝句二十首的客观作用--肯定曹雪芹原创了《红楼梦》,否定曹雪芹是《石头记》的作者。脂砚圈子读到的是《石头记》系统的本子,永忠圈子读到的是《红楼梦》系统的本子,“两个圈子”绝缘,这是红学史上令人困惑的不解之谜。应该重新探讨曹雪芹的著作权。曹雪芹仅原创了明义所见的《红楼梦》,脂砚斋组织了《石头记》的创作。  相似文献   

17.
笔者通过对《红楼梦》作者、批者的长期研究,指出:《红楼梦》前80回的原始作者是“石头”曹硕,但更主要的伟大作者是曹雪芹,当以曹雪芹为代表;后40回是由高鹗与程伟元共同续补而成的,但高鹗出的力更多,应以高鹗为代表。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一部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的长篇巨著,它对人类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是关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生平事迹,在我们的青史上却找不到片言只语的记载。他的同时人就曾深表遗憾:“所著《红楼梦》小说,称古今平话第一。惜文献无证,不能详其为人。”(《八旗画录》卷中引《绘境轩读书记》)。近些年来,通过不少《红楼梦》研究工作者和爱好者的不懈努力,陆续发现了一些有关曹雪芹生平家世的史料和文物,使我们渐渐对这个才华卓绝的文学大师有了更多的了解。这里,择其要者略作介绍。  相似文献   

19.
引言王熙凤是《红搂梦》里社会内涵最鲜明的时代新人,也是《红楼梦》刊行之后,受到最多歪曲误解的艺术形象。有版本的,有评论的,情势复杂,积渐久远,影响深广。鉴于如上原因,我关注于王熙凤形象的研究不止几年,却未敢奢望用一两篇万字几万字的文章,拨除障翳,还她以曹雪芹原作真面目,对她做当代阐释的全  相似文献   

20.
杨丹华 《成才之路》2010,(18):80-81
梦幻手法是《红楼梦》的基本手法,曹雪芹以"因情生梦,由梦即情"的创作心理,构建了一个又一个富有隐喻意味和哲理性的梦,由此来突出小说主题,为小说的发展埋下伏笔。而重要的是,读者能从梦境中感受到作者的梦幻创作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