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1 毫秒
1.
作为一种新的文学研究范式,生态批评是以生态中心主义为主导、聚焦自然与文学之内在关系的文学批评理论。从生态批评视阈进行英美文学教学,有助于学生深刻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培养他们的生态意识。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生态批评解读,实现英美文学教学的教育与感化功能。  相似文献   

2.
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特别是读者反应批评和文学接受理论的提出,完全把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和阐释放到了研究的中心。该理论不仅革新了文学批评的理论与实践,而且对文学课的教学也有着极大的启示意义。文学课的教学不仅仅是教文学作品和文学知识,而更重要的是要建构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关注学生感受和体验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面对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落后的教学模式,笔者借鉴西方文论中的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和巴赫金的复调理论探讨了英美文学课的教学指导思想和具体模式,认为应该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对话,以推进英美丈学教学新模式的形成与普及。  相似文献   

4.
读者反应批评是以注重对读者接受为研究对象而非作品本身的一系列现代文学批评理论的概称,重点研究读者在阅读过程对意义创造的重要作用。读者反应理论应用于文学教学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如:交谈、讨论、自由辩论、创造性写作及角色扮演等等。本文以肖伯纳的戏剧《华伦夫人的职业》为例,试图阐述在戏剧教学过程中讨论及角色扮演如何能启发学生的批评性思维,说明读者反应批评在戏剧教学中的应用,并试图对英美文学教学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孔瑞 《鸡西大学学报》2013,(2):95-96,102
在互文性理论关照下,英美文学教学应关注作品互文的三个方面:探讨英美文学作品的溯源互文以理解西方文化源头,英美异国文学互文以消除学习国别文学的割裂感,中外异质文学互文以消除中国学生学习英美文学的陌生感。英美文学课堂教学应构建以读者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创造过程,亲身体验经典文学作品的教育功能及审美影响。  相似文献   

6.
接受美学理论中的读者反应批评方法、文本召唤结构批评方法为高校文学教学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文章探讨了读者接受教学模式———Seminar(讨论式)的理论依据、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教学模式的具体方法等。阐释了学生———作为文学作品的接受者的能动阅读和讨论是对文学作品的最佳理解和诠释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英美文学作品的欣赏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英美文学教学和阅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英美文学中的主要文学类型——小说、诗歌和戏剧为例,根据不同的文学形式,论述文学作品的欣赏方法,提出有益的阅读方法对读者提高文学修养和文学鉴赏的能力、丰富读者的人文素质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英美文学教学黄海军国家教委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英语教学大纲》规定:高年级除开设基础语言课程外,还应开设用英语讲授的主要英语国家文学课程。在课程设置上,规定英美文学史/选读为选修课,每周2-4课时,开设时间为2-4学期。根据...  相似文献   

9.
西方文学批评理论认为英美文学研究应将研究的作品作为核心,其理论观点包括:重视细节描写、关注文学作品本身、注重人文关怀。本文就以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对英美文学教学的启示为研究出发点,阐述了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运用途径。  相似文献   

10.
接受美学理论的提出,确立了以读者为中心的美学理论,实现了文学研究重心向读者的根本转变。以接受美学理论为依据,探讨了这一理论对于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极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单论述了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探讨了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英美文学修养的重要意义及其途径。文章认为,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英美文学修养有助于培养国际化人才、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英语学习兴趣、提高人文素养、陶冶心灵等,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利用各种资源指导学生了解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英美文学修养。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英美文学教学中有必要引入比较文学教学内容。学生以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审美价值观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时会自发地加以比较,而纯粹的英美文化的教学易导致学习者抛弃本民族文化价值,变成文化虚无主义。作为异质性的中英文学具有可通约性,二者间的比较有助于彼此的理解,化解文化冲突,实现文学的互识和互补。当然,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比较文学意识要有一定的方法以及教学指导原则。通过这种中英文学对比教学,可培养学生世界性胸怀,极大地促进英美文学教学的目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审视英美小说是了解英美文化的重要窗口,小说是通过讲故事和对具体环境的描写,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一种文学体裁。作为英美文化的知识瑰宝,诸如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著名英国女作家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英国作家劳伦斯的著名小说《儿子和情人》、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名著《汤姆·索耶历险记》、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长篇小说的《红字》等等。它们的文学魅力及思想教育性是不可多得的财富。基于此,要使学生多途径、多方位地获取英美文学知识,需要改变英美文学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作品阅读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英语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14.
"美国梦"是美国民族精神的象征,同时也是美国文学一个永恒的主题。一部美国文学史同时也是一部"美国梦"的历史。文章以美国文学的发展为主线,通过对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的分析,探讨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下"美国梦"的特征和具体表现,从文学的角度解读"美国梦"。  相似文献   

15.
论英美文学教学与英语学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美文学课是英语专业学习中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知识课。它起着培养学生的语言修养和文学素质,塑造完美人格,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文化鉴赏能力,使之成为具备较高素质的英语人才的重要作用。在英语学习中,英语文学与文化、语言、人文素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育要在语文(语言、文章、文学)中达到塑造“求真”“向善”“崇美”的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的理想目标,并有效进入“人的发展和完整性建构”的全新境域,就必须而且应当注重美学视野下“全面的语文教材”的研究.它是语文教育理论建设的不可忽视的工作,也是语文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但是长期以来,语文教材设置单一,或以“文章作品”为语文教材,或以“文学作品”为语文教材,而严重忽视“话语作品”为语文教材.作为“全面的语文教材”至少应包括美学视野下的话语作品的语言教材、文章作品的文章教材、文学作品的文学教材等三大类别.  相似文献   

17.
基于约翰·弗莱尔的元认知理论,从增强元认知策略意识、培养元认知使用策略能力的角度探讨在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策略培训的问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调查反思、策略培训和培训结果分析。研究表明,多种方式的元认知培训能够强化学生的策略意识和策略使用能力,提高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使文学教学有效果、有效率。  相似文献   

18.
英美文学教学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文学对人才素质提高的教育作用,阐明了英美文学所包含的文化、文学、语言知识及其具有的哲学、人文、美学等价值。明确了英美文学课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指出英美文学教学具有进一步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和培养跨文化交际素质的功效。  相似文献   

19.
在英语专业的英国文学教学中,荐在着两种主张。一种主张是教学应以对文本的分析和欣赏为主,提倡侧重具体的作品选读;另一种看法是,学生应当首先了解文学史的发展历程,零散的作品阅读不能使他们从宏观上把握文学的脉络,也不利于他们更为透彻地理解和欣赏每一部具体的作品。这两种主张都有失偏颇。单讲文学史或者单讲文学作品,都是片面的。文学教学应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既把握了大的背景知识,又能切实体会到作品的内在韵味和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20.
艾略特不仅在文学创作方面造诣非凡,而且在文学评论方面也颇有建树。诚然,艾略特通过大量用典、戏仿、戏剧独白等写作方式,使作品与自己所倡导的"诗人应与传统相一致"的理论相吻合,然而他的作品不可避免地显露出个人的生活经历,背离了他本人所提出的"非个性化"、"客观对应物"等理论。本文拟通过分析艾略特的代表作《普鲁夫洛克的情歌》以及《荒原》等深入探讨他的诗歌创作与他的文学主张的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