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世纪的《玉台新咏》研究进一步深入发展,在理论建设和实际操作方面都体现出了多维的角度和空间,引进了各种理论和方法,尤其体现在《玉台新咏》的成书时间,《玉台新咏》与《文选》的关系,《玉台新咏》的编选问题,《玉台新咏》与音乐的关系等方面;但在某些问题的研究上有待深入挖掘和开拓,比如《玉台新咏》和《文心雕龙》、《诗品》的比较研究,《玉台新咏》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以及与宫体诗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的《玉台新咏》研究进一步深入发展,在理论建设和实际操作方面都体现出了多维的角度和空间,引进了各种理论和方法,尤其体现在《玉台新咏》的成书时间,《玉台新咏》与《选》的关系,《玉台新咏》的编选问题,《玉台新咏》与音乐的关系等方面;但在某些问题的研究上有待深入挖掘和开拓,比如《玉台新咏》和《心雕龙》、《诗品》的比较研究,《玉台新咏》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以及与宫体诗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3.
近20年来,对《玉台新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玉台新咏》的成书时间、编剧纂目的、编纂标准及对《玉台新咏》的评价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进展,取得了新的成果。同时,也指出了前人没有注意到的《玉台新咏》存在的糟粕和不足。  相似文献   

4.
《玉台新咏》的撰录者一度公认为南朝徐陵,但自章培恒先生基于《玉台新咏序》提出“张丽华”一说后,又有胡大雷提出“徐妃”说及一些学者认为的的“某妃”说。本文认为对《玉台新咏序》存在其他的解读的可能,并认为由《序》文否定《玉台新咏》的撰录者是徐陵,否证力不足;《玉台新咏》的最终成书时间可能在陈太建年间。  相似文献   

5.
《玉台新咏》大致成书年限是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至大同元年(535年),联系徐陵这段时间的行年事迹、《玉台新咏序》及中大通三年发生的有关徐摛的官体事件,推断《玉台新咏》成书于中大通三、四年间及不收徐摛诗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玉台新咏》是一部以宫体诗为主体,收录从汉到梁有关女性之诗歌的总集。徐陵是《玉台新咏》的实际编纂者。他编选《玉台新咏》的直接目的在于给萧纲的后宫妃嫔们提供一个宫教读本,深层目的则在于宣扬萧纲的文学主张,为宫体诗张目。《玉台新咏》中的“艳歌”应理解为主要指描写女性或男女之情的诗歌。在编纂体例上,《玉台新咏》的三个翻新之处体现在按题材或主题归类、对所录作家作品按历史时间的先后编排和录存者之作。  相似文献   

7.
清吴兆宜所作《玉台新咏笺注》是《玉台新咏》的第一部注释本,此本经程琰删补而广为流传。程氏依照删繁补阙的原则,充实了原注的作者小传部分,体现了知人论世之旨;注释中穿插评语,多有赏读批评之趣。程琰所为拓展了吴兆宜原注的诠释空间,有助于我们多层面地理解《玉台新咏》,是清代学者对这部总集的重要研究实绩之一。  相似文献   

8.
《玉台新咏》大致成书年限是在中大通三年(5 31年)至大同元年(5 35年) ,联系徐陵这段时间的行年事迹、《玉台新咏序》及中大通三年发生的有关徐扌离的宫体事件,推断《玉台新咏》成书于中大通三、四年间及不收徐扌离诗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讨论《花间集》与《玉台新咏》两部总集在编辑目的、编辑体例、文学观上的继承性。二书产生的时代虽相差较远,但《花间集》在编辑时对《玉台新咏》的模仿从内容到形式都是有所体现的。《玉台新咏》在文学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影响,同时还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花间集》可谓词学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同样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这一点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徐陵在梁代选编的《玉台新咏》成书距今已近一千五百年了。千多年来,此书流传历久不衰,自《隋书》以下各代史书对《玉台新咏》均有著录。此外,这本书还有日译本,而且在欧美也不乏研究者。对于这份文化遗产,我们不能不加以重视和研究。《玉台新咏》是一本具有特殊意义的诗歌总集。它收诗近七百篇,就专门收集保存古代诗歌这一点来说,它上承《诗经》,下启唐人诸集,不能不说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大  相似文献   

11.
玉台体因《玉台新咏》而得名,但并不能涵盖所有入选此集的作品风格。从后世拟玉台体诗的情况可以看出,拟作者几乎约定俗成的感受是,玉台体即官体。尊重概念的主观性,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摆脱试图严密界定所要面对的尴尬,从而更客观地认识文学史的实际。  相似文献   

12.
宋人洪迈谓杜牧<阿房宫赋>为模仿杨敬之<华山赋>之作;今亦有人认为<阿房宫赋>缺乏新奇立意,且多"虚词滥说","其所以为人传诵,主要在于辞采之富、造语之工".本文对此作出辨析,肯定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优秀散文.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重点考量《文选》对研究三世纪文学的指导性和局限性。通过比较《文选》以及同时代的文学批评论著,可以看出,在界定作家范围上,《文选》的指导意义是积极的。但是《文选》对魏晋大量涌现的咏物赋的忽视又显现了它在界定文体和代表作品上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司马相如《子虚赋》中“苞括宇宙,总览人物”的特点一直为世人所称道,其赋中的大量语词皆有其来源,包括《楚辞》、《礼记》、《诗经》等著作.文章重点论述司马相如《子虚赋》中的语词大多来源于汉以前的经典著作这一现象,因而得出《子虚赋》受楚文化、儒家、道家等多种思想影响的结论,并且指出其铺陈博物的作赋特点.  相似文献   

15.
明中叶的桑悦和晚明的顾大韶是明代常熟最为著名的辞赋作家。桑悦的《两都赋》、《鼠赋》和顾大韶的《又后虱赋》在中国辞赋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丁奉的《尚湖赋》则是一篇具有地方特色的佳作。  相似文献   

16.
《玉台新咏》序中指明收录的作品属于“艳歌”,但是一直以来对“艳歌”的内涵理解不尽相同,至今仍无确切定论,仅凭《玉台新咏》多收录描写女性外貌及其生活的内容就归于色情诗是不公正的。“艳歌”本身是一种音乐,《玉台新咏》选录“艳歌”体现了当时娱乐化文学观,这种文风符合徐陵本人的审美观及六朝上层社会的生活氛围,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7.
严可均《全晋文》所辑录的潘岳赋作中,《河阳庭前安石榴赋》窜入了潘尼《安石榴赋》中的文字,《秋菊赋》与《朝菌赋并序》亦出自潘尼之手。至于《寒赋》一则,实为《寡妇赋》中文字。此外,程章灿《先唐赋辑补》所辑潘岳赋三题四则,也存在着误辑或出处纰缪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Ode to the West Wind is one of the marvelous poetry of Percy Bysshe Shelley. In order to study the Ro-manticism in Shelly's Ode to the West Wind, this thesis, by studying the features of Romanticism, shows the fasci-nating romantic beauty and glamour of this poetry.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利用现代新媒体,通过跟随课本红色虚拟旅游,开展“重上井冈山”、“重走长征路”、“回延安”、“沂蒙颂”等红色旅游系列活动,增强大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提高教学实效,传播精神正能量,实现引导大学生认可接受并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以《重走长征路》为例,对红色虚拟旅游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实施方案、心得体会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