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地理学科内容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观念贯穿全课程.在地理教育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任务,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和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在知识经济时代,可持续发展地理学正成为地理科学发展的主流方向.可持续发展地理学是知识经济社会的产物,地理学科研究对象的整体化,学科性质的综合化,学科理论的系统化,学科内容的时代化,学科体系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学科方法(论)的科学化以及地理教育的可持续化,显示了可持续发展地理学强劲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3.
区域地理的复习是地理高考复习的基础.为了突破区域地理的瓶颈,在复习中,必须深入研究地理高考中区域地理的考查特点和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既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又要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准确地认定某个区域的地理位置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也是答好高考试题的关键.复习区域地理应在了解区域的地理事实和现象基础上抓住该区域的最突出特征,分析区域内部的自然要素之间、人文要素之间以及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之间的关系.立足地理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近七年来有关中学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文献的分析发现,中学地理在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方面具有丰富的内容和重要的作用,其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是也发现一些问题,如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学策略的研究有待深入,课程资源建设需进一步开展,教育评价体系还需完善,地理教师的环境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需要高师地理教育专业培养出新型的地理专业教师,而现行高师地理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难以适应这种需要.高师地理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基本方向,要体现其师范性、地理性、研究性、技术性和地方性等特色,在三个方面寻求突破.即:调整课程结构,强化素质与能力培养,加强学科教学法、地理学技术和地理应用课程的教学;构建新的地理教育专业学科课程结构,把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作为地理学研究人地关系的核心命题;加强地理实践教学环节,突出专业与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6.
<地理教学论>与<地理教育学>是高师地理教育专业的重要必修课程.但目前两课功能不清、层次不明、内容混同、协同不力、应用性不强等问题较为突出.着眼于当代学科教学论及学科教育学的发展趋势,现代地理科学与人类可持续发展对地理教育的要求,从改革实践出发,厘清两课功能,辨析两课特点,优化两课教材体系,使其在不同学习层次中交相辉映,不仅有利于两课的和谐化建设,促进其功能更好发挥,对学科教学论及学科教育学的未来发展,也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重点论述了正确处理人地关系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实行地理教学改革的紧迫性,从而提出在我国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地理教学改革,正确处理人地关系的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8.
在农村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学生地理思想的培养,使地理思想与实践活动有效结合,注重应用,锻炼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能力,这对学生学习生活化的地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地理思想包括:人地关系的思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地理综合性的思想、因地制宜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为了促进教育向可持续发展方向的转变,2002年的联合国大会提出,将2005-2014年定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作者首先阐释了在“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的框架内,学校教育其首要取向便是转变分科观念,提倡课程综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地理)教育综合课程框架。  相似文献   

10.
地理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可以改变传统课堂压抑、沉闷的局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热情,锻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养成现代社会必备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从而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