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我竟然喜欢上了一个男生,而我自己也是一个男生呀,这可怎么办啊?我岂不是成了“同性恋”?这太可怕了!我该怎样面对这一切呢?可我又真的很喜欢他,忘不了他呀! 一切还得从头说起。中考时,我考进了这所教学质量颇高的私立学校。可是,学校离家远,我只得住进了学生公寓。因为从小到大,我生活中的大小事情几乎都是母亲帮我料理的,而我几乎什么都不会做。现在她不在我的身边了,我简直就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就在那个时候,同寝室里的一位室友知道我什么也不会做就帮助我做各  相似文献   

2.
正继《最炫民族风》后,又一神曲——《江南style》火了。这些神曲,你是不是也会常常情不自禁地哼唱几句,甚至在夜深人静之时那旋律还在耳边回响,想摆脱都摆脱不掉?我们越努力不去想它们,它们越猖狂地扎根脑海,其实真正厉害的不是这些神曲,而是因为一只名叫"耳朵虫"的"小虫"爬进了脑中。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07,(Z2)
有一天,一名大学教授到一个落后乡村游山玩水,他雇了一艘小船游江,当船开动后教授问船夫:"你会数学吗?"船夫回答:"先生,我不会。"教授又问船夫:"你会物理吗?"船夫回答:"物理?我不会。"教授又问船夫:"那你会用计算机吗?"船夫回答:"对不起,我不  相似文献   

4.
幽默与漫画     
幽默生物学问题太简单了某生物学教授经常到各大学去讲授《遗传学》。有一次,在前往讲课的途中,为教授开车的司机突然对他说:“教授先生,我听您的课已不下50次了,那些演讲内容早已记得滚瓜烂熟。我敢说,这堂课我都能教。”“哦,是吗?好啊!那等一下我们互换角色吧!”到了学校,司  相似文献   

5.
应该说,高等学校在未来学和未来研究的创立与发展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我们知道,1943年第一个提出“未来学”这个学科名称的德国政治学教授弗拉希泰姆,就是来自大学。他当时在美国一所大学任教,首先开设了《未来学》课程,现在西柏林大学工作。现任世界未来研究联合会主席的马西尼,是意大利罗马大学和联合国大学的教授;而该会的秘书  相似文献   

6.
唐蕾 《科学大众》2013,(5):33-35
当地球因为某种原因而变得空无一人时,独自驻守在这个"空"的星球上,会是怎样一种感觉?你看到的一切,还是我们熟悉的那个地球吗?在好莱坞科幻大片《遗忘星球》里,阿汤哥扮演的就是一个来世后驻守在地球上的无人机维修员,他在森林里一个人投篮、看书、躺在草地上晒太阳,在体育场里感怀最后一场"超级碗"橄榄球赛,也  相似文献   

7.
正打交道多了,我发现朋友其实可以分为两种:有见识的和没见识的。朋友小聚,席间聊到省城某大学老师课教得特别好,临近退休却还是讲师,仅因为他没写论文、没做课题。一位朋友说:"大学是学校,又不是科研院所,做什么课题、写什么论文?将学生教好就行了。"另一个立即反驳:"你说得不对。大学的功能是承续文明、创造知识、服务社会,写论文、做课题、搞发明创造都是应该的。  相似文献   

8.
2005年我回宿迁过春节,从村里的那只高分贝的大喇叭里听到歌星宋祖英唱的那支悦耳动听的《清清骆马湖》。我是很欣赏宋祖英“唱技”的,那甜润、清丽、婉约的歌喉,真的让人心醉不已。一曲《清清骆马湖》对于我来说不啻是一个美  相似文献   

9.
在长江三峡工程开始实施之际,我带着人们关心的问题于4月27日下午,再次登门拜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该工程开发总公司的顾问、82岁高龄的严恺教授,并将刊有我们写严恺教授之作的《福建文史资料》和香港《紫荆》杂志送给他。问:严老,从上次电话联系得知,您年初又去了一趟三峡,是吧? 答:是的。去年7月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微博、微信圈里流传这样一种说法:"纠正错误观念!已有多位专家证明,暑热天穿得越少其实越热。"对此,不少网友表示不解,天越热难道不应该穿得越少吗?网络传言是真的吗?穿得越少不一定越凉快"夏天穿得越少就会越热"在各大社交网络引起关注,网友们各抒己见。网友"老财"表示:"这则说法理论上是正确的,因为人体的体表温度为32℃  相似文献   

11.
席承藩 《资源科学》1986,8(4):92-96
1985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怀特教授(G.F.White)来华,他赠送我一本斯米尔(V.Smil)著的名为《劣地——中国的环境退化》(The Bad Earth: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in China)的新书;开邀我写一篇书评,以表示中国科学家对此书的看法。 那时,我已知有些外国友人对《劣地》一书持不同的见解,并有书评发表。当我翻阅此书后,感到不能不对他的论点发表意见,于是我写了《中国自然资源的管理》一文。承蒙《环境》杂志的责任编辑怀特教授在我的书评前加了按语——《中国环境的变迁》。他客观地对中国环境评价的不同看法,作了扼要的论述。 我的论点是:中国的自然资源复杂多样,有它独特之处,在经营管理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也存在着不少有付克服的问题。但绝不会同意《劣地》作者所持的充满悲观失望的观点,似乎中国的环境已恶劣到毫无希望的境地。因为,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并不陶醉于已取得的成就,而应继续努力,整治我们广阔而多样的国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使生产建设有更大的发展。 为了方便于读者,《环境》杂志摘录了不同论点,和我的书评对照起来发表。本译稿也对照摘录一并由郑文钦译出。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一次电影发布会上,知名导演陈凯歌给内地著名演员葛优鞠了一躬,说:"你是个真演员,我从你身上学到了好多。谢谢。"对于一贯挑剔的陈凯歌来说,这是极其罕见的。他后来解释说,葛优是真演员,是因为他有天真。拍《赵氏孤儿》时,他跟葛优说戏,说到感人之处,葛优居然哭了。陈凯歌觉得奇怪,这是戏啊,又不是真的丧妻丧子,怎么一听就哭了呢?一个演员在演艺圈里待了这么久,拍了那么多戏,居然还能保有这种天真,实属不  相似文献   

13.
两代情缘     
我是《发明与创新》杂志的一名忠实读者。在我的记忆中,《发明与创新》一直是我儿童年代的启蒙读物之一。因为我父亲是一个农村基层科技工作者,工作的需要使他如饥似渴地爱好着与科技推广有关的一切书籍,而《发明与创新》自1984年创刊之日起他就深深喜欢上了它,一直到今日,父亲几乎很少错过对每一期的阅读。现在他戴着老花眼镜阅读《发明与创新》杂志,早已没有了当年因功利而阅读的急迫,也没有当年一目十行的浮躁。每次新杂志到达的当天下午,父亲便一壶茶,一盘花生米,夕阳光辉里,  相似文献   

14.
《发明与创新》2020,(3):39-39
对小胖墩而言,天下美食无数,唯有火锅是最爱。这次逮着机会,他又带着远道而来的阿姨去了火锅店……火锅煮了个把小时,大家都吃完了,他还意犹未尽,想再下一盘海带。阿姨是一名养生主义者,她制止道:"下次再吃吧。火锅煮的时间越长,亚硝酸盐的浓度越高,吃了可能会急性中毒。"阿姨说的好像很有道理,煮久了的火锅汤真的有毒吗?  相似文献   

15.
正"树魔法师,真的有吸血鬼吗?""吸血鬼?""德古拉伯爵,你知道不?他就是一个吸血鬼。据说,他可以化成吸血蝙蝠。"小小神秘地低声说。见小小神秘且害怕的样子,我不由得想逗他一下:"小小,真的有吸血蝙蝠,你敢去看吗?""敢,我想去见识一下德古拉伯爵。"好吧,说去就去。我带着小小来到了南美洲的一处农场,在这里,我化身成一棵纺锤树,  相似文献   

16.
时空褶皱     
读过《时间简史》的人,一般都不会忘记那个有关时空弯曲的绝妙比喻:时空像一张弹簧床,而星体就像其上的重物,质量越大,这张床下陷的越多,扭曲就越严重。但时空弯曲的现象真的如此吗?我认为,时空是在巨大星体的质量和能量的作用下发生扭曲,于是,时空产生褶皱和重叠,存在于更多维的宇宙中,并且,离这个星体越近,褶皱越深。这个星体也会让周围的时空“缩水”,这样,“缩水”的时空组成了一个环形,而星体的行星或卫星则沿着已经弯曲的时空直线前进。又因为这个刺猬一样的时空褶皱可在任何方向制造出时空环,这样就可以说明冥王星和其它行星运动时存…  相似文献   

17.
徐风 《百科知识》2012,(9):26-27
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在他的《威尼斯商人》中曾经写下这样的名句:"爱情是盲目的,恋人们都看不见。"中国也有一句老话:"情人眼里出西施。"爱情真的是盲目的吗?现在神经科学家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为这句话找到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我正在茫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看到了一本《发明与革新》杂志。我想,一个多月的辛劳该有个结果了。今年2月22日,《成都商报》刊登一篇文章,介绍一位姓董的近视患者在上大学时自己摸索出一套近视眼自疗方法———保健操。因为我的女儿也是近视眼,我与他取得了联系,他给了我一个资料———五节保健操文字说明,但由于文字表述不清,无法理解。不久他来成都举行了一次演示会,到会的有40余人,由于这套操是闭着眼睛运动,外人难以领会。第二次演示会到会的人更少,只有十余人。之所以如此,不是人们不感兴趣,而是方法不当…  相似文献   

19.
动脑筋     
巴尔教授摆棋子巴尔教授有36颗完全相同的圆形棋子,他经常拿出玩赏。这天他先拿了20颗棋子搭成一个正5边形,然后又在每条边内侧放进3颗棋子搭成一个正三角形,这样就用了35颗,中心部分差不多就要碰上了,但巴尔教授手中还剩下最后一颗棋子迟疑不决……“这里面还能放得进最后一颗棋子吗?”他自言自语说,“我得先算一算……”请问如果每颗棋子都是正圆的,巴尔教授又摆得非常精确的话,那么在中间部分究竟能不能容得下这最后一颗棋子? (孙维梓)  相似文献   

20.
马可·波罗与他的故事《马可·波罗游记》,早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马可·波罗是13世纪来自意大利威尼斯的旅行家和商人,据称其17岁时开始随父亲和叔叔游历世界,曾在中国生活17年,受到元朝忽必烈可汗的接见;曾访问当时中国的许多古城,到过西南部的云南和东南地区。《马可·波罗游记》描述了当时富饶中国的景象,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甚至成为中国和意大利两国自古以来友好交流的见证。近日,美剧巨制《马可·波罗》又掀起了一股"马可·波罗"热。其实,国内外历史学界对"马可·波罗是否来过中国"以及"《马可·波罗游记》如何成书"的争论从未停息过。马可·波罗,这位出生于意大利威尼斯的商人,因为一本《马可·波罗游记》而为全世界的人民所熟知。他在游记中对元朝时中国社会状况绘声绘色的描述,在当时的欧洲引起巨大轰动,书中对中国"黄金遍地,香料盈野"的夸张说法,更是激起西方人对东方神秘大国的无限憧憬。然而一本《马可·波罗游记》是否就足以证明马可·波罗一定来过中国?书中所描绘的景象是他亲眼所见还是道听途说?马可·波罗留给世人的是真相还是弥天大谎?这些历史都没有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始终徘徊于否定与肯定之间,争论如同潮起潮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