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3D网络游戏开发实践》是游戏软件专业的核心课程,本着面向工作过程的“从做中学”的学习理念,系统地实现了知识的意义建构和知识的物化建构同时进行的训练式学习过程。它采用“项目驱动、问题牵引、套路主导”的教学方法,遵循技能学习的认知规律,实现了项目管理、开发实施和知识建构相融合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2.
学科课程知识的呈现,包括用书写的文字符号呈现的课程知识、用言语表达来呈现的课程知识和用动手操作演示呈现的课程知识.学科课程知识的建构是在不同学生脑海里的实现过程,包括领悟客观的课程知识、创建主观的个人知识和回归可交流的公共知识.课程知识客观形式与主观内容的统一,可在课程知识的呈现与建构过程中实现.  相似文献   

3.
学习过程是通过社会交互、工具使用和反思等知识建构的过程.学生在网络课程的学习中,能否高度参与到建构知识的活动中去,对于学生的知识建构和问题解决至关重要.自我解释能够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在网络课程中设计自我解释的支持工具,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建构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知识整合.  相似文献   

4.
方武 《中国教育学刊》2004,(5):19-21,37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师生对课程知识的主动建构。教师对课程知识的建构主要表现为: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建构人际间民主协商、平等对话、和谐相处的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建构解决问题的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以对文本多种解读的方式建构阅读、鉴赏、重构文本的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以对课本知识的分析、归纳或进一步扩展的个性化方式建构课程知识;建构课程学习的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建构主要表现为:以汲取课外读物中的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的方式建构课程的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以积累人生经验和阅历的方式建构关于社会人生的知识;以个体独特的认知结构精细加工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的方式建构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性知识;建构自我的元认知知识。  相似文献   

5.
学科课程知识的呈现,包括通过文字符号表征形成书写的课程知识,通过言语表达形成可以言说的课程知识,通过动手操作演示形成直观可实证的课程知识。学科课程知识的建构是它在不同学生脑海里的实现机制,包括领悟客观的课程知识、创建主观的个人知识和回归可交流的公共知识。课程知识客观形式与主观内容的统一,可在课程知识的呈现与建构过程中实现。  相似文献   

6.
论体验课程     
体验课程是学生实际体验到的课程,是课程运行的最后一个层次,也是最终的归宿。体验课程的知识基础是个人知识,体验课程常见的文本表征为课堂笔记和作业。学生体验和建构课程的过程与学生学习、知识的自主建构融为一体,其运行过程受教材(教学)知识的特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的心智水平、教师的引导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学批评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观察运动中的文学现象的习惯和对之作出反应的能力,着眼于学生文学实践能力的提高.没有系统的知识建构,就无法在文学批评实践中应付裕如.本文试图从方法论知识、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的建构等层面探讨当代文学批评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系统的建构问题.  相似文献   

8.
工作过程知识是指技术工人所特有的与生产过程相关的知识。大部分工作过程知识属于缄默知识。工作过程知识的生成机制是:工作情境→行动→反思→建构工作过程知识。从工作过程知识的生成机制来看,工作情境、行动和反思是学生建构工作过程知识的三要素。因此,开发项目课程:提供给学生合适的工作情境;三大课堂联动:拓展学生的行动空间;凸显各门课程价值:培养学生反思能力,是帮助和促进学生建构工作过程知识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自我解释策略在网络学习环境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习过程是通过社会交互、工具使用和反思等进行的知识建构过程.学生在网络学习中,能否高度参与到建构知识的活动中去,对于学生的知识建构和问题解决至关重要.自我解释能够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在网络课程中设计自我解释的支持工具,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建构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知识整合.  相似文献   

10.
知识建构教学强调学习者主动参与和伙伴之间交流,重视学习者对学习过程和知识状态的反思,强调深层知识的构建。本研究以《基础英语》课程教学为例,探讨了知识建构对学生学习观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应用知识建构的课程学习中,80%的学生持积极的赞同态度。知识建构教学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观,因为只有学习者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成为主动的学习者之后,才能实现更深层的学习。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引导者和帮助者。同时,知识建构教学也需要教师为学习者的参与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11.
对泰勒、布鲁纳、杜威、罗杰斯的课程知识观作简要述评,认为课程知识是促进学生个体经验的发展,并不断改组和改造经验,课程知识是个体知识的构建。这种课程知识观源于知识的不确定性的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2.
知识是课程的基础性源流。课程知识观包含课程知识主体观、课程知识本质观、课程知识评价观,它们分属课程知识的意识形态、选择与组织以及评价问题。基于课程知识观三方面的相互关系,依据课程知识主体类型可将西方课程知识观划为社会意识形态课程知识观、个人意识形态课程知识观和个人—社会意识形态课程知识观三种类型。在逐一梳理与批判三类知识观的基础上,借助中国文化的历史性向度,重建一种新的课程知识观,即个人—社会辩证伦理主体的课程知识主体观、辩证唯物主义课程知识本质观与辩证唯物主义课程知识评价观。  相似文献   

13.
基于技术知识难言性特点的职教课程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技术哲学是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的重要基础之一。技术知识难言性的特点为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研究及其实践提供了有益启示:要实现课程哲学观的转变,确立整体主义课程哲学观;研究专业技术知识特点,开发潜在课程和体验课程;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4.
研究性学习是关注学习者的课程:以学习者的兴趣为基础,学习者为课程控制中心,是一种个性化关于发现和联系性的课程。研究性学习是基于学科知识的课程:知识既是结果又是过程,作为结果的知识是研究性学习课程建构的工具;作为过程的知识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因此,研究性学习课程建构既要迎合学习者发展的要求,同时还得兼顾学科课程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也谈新课程改革之代价——与孙天华、张济洲同志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建军 《教育学报》2007,3(1):17-23
如何看待知识在新课程中的地位成为当前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面对诸多对新课程改革有“轻视知识”倾向的讨论,有学者试图用代价论的观点来遮蔽这场讨论的实质。然而,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与困难能等同于改革的必然代价吗?且须以“轻视知识”为代价吗?居于我国国情能承受这种代价之痛吗?应如何正确看待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新课程改革能大破大立吗?在这些问题的启发下,新课程改革要分清课程改革中面临的问题与所谓的改革代价,认真权衡改革所可能产生的利弊,理性对待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与困难,认清改革中存在的矛盾与误区,摒弃将知识与能力二者机械分割的观点,树立正确的课程改革发展观,以继续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多元文化科学教育的观点,对港澳台沪初中科学课程标准的核心知识及知识结构进行归纳与分析,提出建构初中科学课程知识体系要遵循的原则;应注重课程内容的适应性、整合性、人文性,强调初中科学课程内容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和个性化结合,以及在多元文化科学教育视角下初中科学课程知识结构的建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教师实践知识形成于教育教学活动中,其完善与发展同教师建构课程的过程具有一致性。教师实践知识是教师在教学中实际运用的知识,它影响课程的诸多要素,比如教师对课程的价值判断、目标定位、内容组织、课程组织方式方法的选择以及课程运行的进程与结果。因此,教师实践知识影响教师对课程的整体建构,它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是教师解构不合理的课程因素,重新组织课程资源,进而不断生成新课程的知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变革有必要关注课程知识观的重建。传统知识观的核心信念是表征主义知识观,将知识视为个人对生活世界准确、客观的表征,却深陷知识与世界的表征论、个人与知识的反映论,封闭了课程知识的情境性与知识探究、运用的空间.难以构成核心素养生成的知识基础。生成主义知识观体现了重建表征主义知识观的当代共识,将知识视为个人参与世界过程中创造、生成的过程与产物,进而将课程知识视为探究的对象或运用的工具、资源。生成主义视域下的课程知识观凸显了知识的实践立场,并诠释出素养所蕴含的知识信念,这一取向下课程知识观的重建策略在于学科知识与生活世界的结合、知识学习与知识探究的统一、学科知识与意义世界的共生以及理性与非理性的融合等。  相似文献   

19.
在学理上,课程知识观是关于课程知识的“性质”、“功能”与“实践方式”等最根本性问题的理解。学校教育是通过课程知识的选择、组织和传递来实现人的生成的,通过对知识社会学视阈中课程知识观的学理分析与考察,为教育中人的生成提供了新的视角:在性质上,课程知识中“无人身”的中性判断被颠覆;在功能上,课程知识提供了“知性”与“人性”相遇的可能“场域;”在实践方式上,课程知识在其“组织策略”中生成人。  相似文献   

20.
随着对知识的社会性、建构性本质的关注,学习共同体研究已引起了学界的重视。然而,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理论建构与阐释方面,鲜有中观或微观层面的探究。为此,分析知识观的嬗变及其课程教学诉求,从课程教学层面上探究学习共同体的内涵、构建及其培育问题,不仅为学习共同体研究从宏观理论层面走向微观、走向实践提供了途径,还为变革学校教育教学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