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化学第一册第六章第三节的演示实验(6-2),氨跟氯化氢起反应实验。在课堂演示操作过程中,较麻烦,实验现象不够明显,易造成失败,而且酸和氨的液体易沿着玻璃棒下淌,造成公物和环境的污染。为此,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多次摸索、思考和实际操作演示,可将此演示实验作一个改进。现有两种较好的方法,介绍如下。1 用试管口靠近演示法 可取两支小试管(15mm×150mm)。分别倒入1mL浓盐酸和1mL浓氨水。两手紧握试管底部(注意:酸和氢液不能流在试管外壁,可用湿毛巾擦一下再握住)。然后将试管口慢慢地倾斜靠近(但…  相似文献   

2.
氨和氯化氢反应演示实验的改进安徽省广德县横山高级职业中学(242200)刘勇操作:取一试管直立,用长、细玻璃管移取少量浓氨水插到试管底部,放开上面手指,使溶液流到试管底,小心取出玻璃管,然后将一吸有少量浓盐酸的胶头滴管插人试管(所选滴管最好能卡在试管...  相似文献   

3.
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化学教科书第48面的演示实验(3-1)通电分解水的简易装置,是一个比较形象的实验装置。在教学过程中,对初学化学的学生来说,在演示过程中易接受又形象,前后学生观察又清楚,确是一个结合教学实际的简易演示装置、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却有几个不足之处,需待改进。我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作了如下的改进。1 实验装置 实验整体装置如图1所示。2 装置的改进 a.做一个固定试管的架子(在方塑料水槽中配有现成塑料架)。 b.将两支试管改用破底试管(要求试管底部不平整为好)。 c.分别在两支试管口上配两…  相似文献   

4.
自制简易风的成因演示炉潜江张金小学李方大(433100)在没有风的成因演示器的条件下,可以用一个葡萄糖瓶和一只试管自制一个简易风的成因演示炉。找一段粗铁丝,一端照瓶的粗细弯成带小门的大圆环,小门的大小和试管一般粗细,另一端照试管的粗细弯一个小圆环(如...  相似文献   

5.
初中化学课本中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因现象不明显,成功率不高而成为一难点。笔者经过反复实验,经改进装置、方法后实验效果明显,成功率达95%以上。现介绍如下:1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2操作步骤及现象a.将烘烤后的木炭和氧化铜以质量比为1:9或1:10的比例置于研钵中研细、混匀。b.将混匀的混合物装入球形小试管中,约为球形体积的2/3,并在距离药品2~3cm处塞上一团玻璃毛,右手持试管夹,加热(约1min)至混合物开始出现放热反应即混合物开始出现红热现象时,立即移开试管,左手将备好的大试管罩在球形…  相似文献   

6.
钠跟水反应演示实验的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行高中课本上纳眼水反应的演示实验至少存在以下两个缺点:(1)没有排除氧气的干扰,在有空气(含氧气)存在的情况下,销限水反应的同时,时常发生燃烧和爆炸等次要现象.这不仅不安全,而且妨碍了对主要现象的观察.(2)整个实验所用的钠分“两次’进行.这样,钠既没能尽其用,又削弱了实验效果.为了克服上述之缺点,笔者探索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实验效果,观介绍给大家.-.实验装置见图1.图中A为粗玻管间破底的粗试管截割而成);B为破庙的粗试管(也可用容积相当的长颈漏斗代替);C、D、E分别为直形和弯形玻璃尖…  相似文献   

7.
一、“比热”演示实验1.实验装置如图1,A是自制的两个空气温度计(要求形状完全相同,内装等量的红色水);B是有孔的橡皮塞,把A管插入有孔的橡皮塞中;C是两根规格完全相同的试管;D是玻璃缸;E是硬纸板,中间钻两个圆孔,两圆孔之间的距离约5厘米,孔径要与试管外径相适应;F是两只同样的烧杯.2.演示方法(1)在一个烧杯里装100克水,另一个烧杯里装100克煤油,把1000克热水倒入玻璃缸里,用硬纸板盖住玻璃缸的缸口.(2)把两个试管同时插入硬纸板的圆孔里,使一个试管插入煤油里,另一个试管插入水里,要求两者…  相似文献   

8.
编辑手记     
在上“化学反应速率”时,我做了一个“温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演示实验。课本上关于这一实验的内容如下:“取两支大试管,各加入5mL 4%的过氧化氢溶液(即双氧水),再向试管中分别滴入几滴洗涤剂,将其中一支试管用水浴加热,观察并比较两支试管中发生的变化。”我没有按照课本的要求演示实验,在加热试管时我用了酒精灯,而不是用水浴。[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在镁与水反应演示实验中,若将镁粉代替镁条,同时配以适当的方法,可以增加趣味性.取一支试管,用纸条折成槽状送人镁粉少许,用长滴管吸取适量蒸馏水加入试管,注意不要将试管内壁弄潮,然后用试管夹夹住,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试管底产生的气泡,稍稍振荡试管.右手换左手握住试管夹,右手取一根火柴在酒精灯上点燃后,挨近试管口,若发生爆鸣,即是试管中空气未排空,直到试管中持续冒出的气体纯净了,试管口遇火即冒出一条数厘米长的火焰,其显淡黄色是由于试管壁含钠原子.继续加热,气泡大量产生,并向试管口翻腾,火焰遇湿陡然变小…  相似文献   

10.
微型试管的垂直投影实验辽宁本溪市高级中学(117000)刘铭强试管是圆柱型的容器,不能直接在投影仪上进行投影演示实验。如制作一套专用的扁平投影槽架,将装有可透光反应物的微型试管,浸在盛水的扁平槽中,进行垂直投影演示,可达到理想的演示教学效果。这是由于...  相似文献   

11.
灭火器原理的微型装置郑州铁路局月山铁中(454493)王佳祥实验装置如图:图中:A.径管被拉细后套在橡皮塞上吸泡上部挖孔的多用滴管(图中未示意孔).B.单孔橡塞,C.平底试管(Z-c10cm).灭火的演示:1.先在平底试管中装入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再...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物理实验第一册中,有一个证明液化放热的演示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所用仪器包括铁架台(未画出)、石棉网、酒精灯、带塞烧瓶、试管A、U形细玻璃管、温度计、盛水容器B],将烧瓶中装热水,用酒精灯加热,待水沸腾时,水蒸气从瓶口的细玻璃管内喷出,大量的水蒸气遇到试管,发生液化现象,与此同时,容器B中水温度也随之升高,于是便可证明水蒸气液化时会放出热量.其实这并不足以证明水蒸气液化时会放出热量.因为尽管水蒸气发生液化后,变成同温度的水(在同一压强下),这时要放出一定的热量;但试管中液化的水不断与试…  相似文献   

13.
“测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是一个很重要的实验。但是,这个实验做起来较为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1)取材不易,平底试管难以搞清,即使有,不是粗就是细,不合适,另外一般学校的天平较少,不能分组做;(2)成功性小,学生每次往试管里装沙或多或少,因而不是下沉就是倾斜,不呈竖直状态,往往实验做得半途而废;(3)费时多,由于每加一次沙都要用天平称量,步  相似文献   

14.
关于催化剂的演示实验,现在中学化学教材中普遍是以二氧化锰做催化剂进行演示的。例如氯酸钾分解制氧气是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能很快放出氧气。这两个实验都表现出了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但是在实验中我们很难看到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我们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用重铬酸钾做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的变化过程能比较直观地表现出来。一、实验内容1.仪器和药品试管(15×150),重铬酸钾(AR),过氧化氢(AR),天平2.实验操作(1)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1ml蒸馏水,1ml10%过氧化氢,…  相似文献   

15.
本文叙述的电力线演示仪,在教学演示中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1材料柔软脱胎的头发一束,大铁钉两个,细铁丝两根,长约20cm软铁丝两根,小铁钉四个,薄木板一块(带有可竖直放置的底座)。2制作1将8根细头发用铁丝均匀扎在一个大铁钉周围(附图一(a)),使头发比钉头长出5c  相似文献   

16.
一、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培养他们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好奇是初中生的一个显著的心理特点。在物理教学中,学生对实验的好奇比对理论知识的好奇更为明显。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巧妙设计实验,将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向研究与探索的轨道。如讲“大气压强”时,为突破“大气压强”概念这一难点,可设计这样一个实验:取一粗一细(相差不多)的两个试管,将粗试管装满水后,再将较细的试管插入粗试管中(约一半深度),将两个试管倒置,放开细试管后,学生往往会认为细试管和水由于受地球引力作用会一起下落,但实际上水沿两试管壁缓缓流出,而细试管在粗试管中缓缓上升。学生被这奇妙的实验现象“惊呆”了,迫切想知道这是为什么。此时,教师再加以分析和引导,学生便能深刻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为了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让学生课外做“瓶吸鸡蛋”的有趣实验:找一个煮熟剥了皮的鸡蛋,放在广口瓶上,蛋的小头能放进瓶内,蛋的中部直径稍大于瓶口的直径,因此鸡蛋不能放进瓶内。拿下鸡蛋,将点燃的纸片投入瓶内,再迅速将鸡蛋放在瓶口,一会儿,鸡蛋便被吸入瓶内。通过这些奇妙的实验,学生学得有趣,理解得深刻,记得牢。实践证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培养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是一种很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一、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培养他们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好奇是初中生的一个显著的心理特点。在物理教学中,学生对实验的好奇比对理论知识的好奇更为明显。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巧妙设计实验,将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向研究与探索的轨道。如讲“大气压强”时,为突破“大气压强”概念这一难点,可设计这样一个实验:取一粗一细(相差不多)的两个试管,将粗试管装满水后,再将较细的试管插入粗试管中(约一半深度),将两个试管倒置,放开细试管后,学生往往会认为细试管和水由于受地球引力作用会一起下落,但实际上水沿两试管壁缓缓流出,而细试管在粗试管中缓缓上升。学生被这奇妙的实验现象“惊呆”了,迫切想知道这是为什么。此时,教师再加以分析和引导,学生便能深刻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为了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让学生课外做“瓶吸鸡蛋”的有趣实验:找一个煮熟剥了皮的鸡蛋,放在广口瓶上,蛋的小头能放进瓶内,蛋的中部直径稍大于瓶口的直径,因此鸡蛋不能放进瓶内。拿下鸡蛋,将点燃的纸片投入瓶内,再迅速将鸡蛋放在瓶口,一会儿,鸡蛋便被吸入瓶内。通过这些奇妙的实验,学生学得有趣,理解得深刻,记得牢。实践证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培养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是一种很重要...  相似文献   

18.
a.结构。本提篮由一个稍加改进的普通提篮和一块物理电学实验中用的线路实验板相组合,外加几个由线路板附件改制成的插孔式铁夹(此铁夹采用不锈钢皮做成,可旋转360°,可按任意角度夹持试管,使用起来十分方便)和几个支架构成。b.功能。①装药品和仪器,即普通提蓝的功能。②插放试管。解决了几个班演示下来许多留有废液或很烫的试管没地方放置而东倒西歪的问题(因普遍使用的塑料试管架不耐热,且只能插三支大试管)。③作演示平台用。有些实验放在讲台上做,后排学生很难观察。此时,只要把线路实验板翻到顶端,两加扣住就可作…  相似文献   

19.
催化剂加快反应速度的演示实验甘肃省张掖地区农业学校(734027)施玉珍一、材料:、15%双氧水、铁屑、二氧化锰、具支试管3只、气球3个、橡皮塞3只.二、步骤:往三只具支试管中分别加入6mis%的双氧水,再将气球分别接到具支试管的侧管上夹紧试管.然后...  相似文献   

20.
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安徽明光市三中(239400)杜训田铁在常温下不和水反应,在红热状态下,能跟水蒸气反应.为此,我们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在试管底部放一些湿润的砂子,在试管中部放两药匙细铁屑(无锈的),把试管横向固定在铁架上,再在试管上配好塞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