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学者们对《蒙古秘史》在蒙古族史学发展史上的意义关注不够。从语言文字、记载史实、叙事手法和历史观念来看,《蒙古秘史》的成书是对蒙古族史学的系统总结,标志着蒙古族史学的正式创立,并对其后的蒙古族史籍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蒙古秘史》在蒙古族史学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罗布桑却丹是中国近代蒙古族杰出思想家、学者。他的《蒙古风俗鉴》全面反映了蒙古族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是蒙古学研究的珍贵文献,被称为蒙古族的"百科全书"。作为一部少数民族文献,它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本文从《蒙古风俗鉴》的名物词研究出发,发掘出潜藏在词语背后的蒙、汉、满民族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3.
中国蒙古史学会成立大会于一九七九年八月五日至十二日在内蒙呼和浩特市召开.来自全国十五个省、市、自治区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代表一百二十余人参加了大会.其中有老一辈的蒙古史专家,也有少数大学的青年研究生,大部是解放后成长起来的中年蒙古史学者.蒙古族的学者占相当大的比重.大会收到学术论文七十五篇和《蒙古秘史新译简注》、《沙俄侵略蒙古地区简史》等蒙古史专著.论文包括了蒙古史研究的各个方面:从十二、三世纪蒙古的社会性质到第一、二次国内战争时期的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从对成吉思汗到对策妄阿拉布坦、僧格林沁、嘎达梅林的评价和介绍.还有几篇论文对《蒙古秘史》的原文和作者,对元代  相似文献   

4.
关于《格斯尔》中出现的“蒙古”一词却日勒扎布(内蒙古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关键词:《格斯尔》蒙古众所周知,蒙古族伟大史诗《格斯尔传》中,居然很少提及蒙古人或蒙古地区。而《格斯尔》中有关蒙古的记述和它的内涵,究竟是什么?详细翻阅了作为整个蒙古《格斯尔》基...  相似文献   

5.
有关婚姻家庭关系的立法一直是蒙古族古代法制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成吉思汗《大札撒》到《卫拉特法典》,蒙古族有关婚姻家庭关系的立法一直受到重视,并随着蒙古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和改进。同时,作为同期社会关系的缩影,蒙古族有关婚姻家庭关系的立法就像一面多棱镜,折射出了蒙古社会发展变迁的轨迹。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初,日本蒙古史学者箭内亘发表《兀良合三卫名称考》一文,最先开始研究兀良合部落的渊源。1917年日本蒙古史学者和田清著《内蒙古诸部落的起源》一书,论证明代兀良合人是元朝游牧于斡难河流域的兀良合人的后裔。可是他说明清代兀良合人来源问题时却感到十分为难。近十多年来,我国有些权威学者陆续提出兀良合是古代蒙古高原林木中百姓的“泛称”。1985年,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蒙古族女学者奥登同志发表《蒙古兀良合部落的变迁》一文。对“泛称论”给予有力驳斥,并进一步对明代兀良合三卫诸问题提出很多宝贵意见。但我觉得,奥登同志对原来森林兀良合、不儿罕山兀良合的论述不完全使人满意。在1988年内蒙古师范  相似文献   

7.
自清代中后期以后,随着汉地移民大量迁入蒙古地区,汉文古典白话小说也流传到蒙古地区.由于传播方式(蒙译、民间故事)的局限,此际盛行于蒙古地区的蒙古族说书(胡仁乌力格尔)成为其主要传播方式.蒙古族说书《姚山通》是汉文古典白话小说《东汉演义》的蒙古族民间口头传播的续书.这部说书在故事类型、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方面糅合了多部汉文白话小说的精华而自成一格.同时,说书艺人(胡尔齐)在说书的编创过程中根据自身的艺术风格及民族特点,运用通俗戏谑的语言为观众展现出一幅蒙古风情画卷.  相似文献   

8.
蒙古族多声部民歌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在简单介绍蒙古族多声部民歌的外延的基础上,以《珍贵的诃子》、《孔雀》和《书前序歌》为例,分析了蒙古族潮尔哆与说唱音乐的基本特征,对蒙古族潮尔哆与说唱音乐的旋律、结构等进行了简单的比较。  相似文献   

9.
《白莲珠》是达摩多罗用藏文写成的蒙古宗教史,完成于1889年,是十九世纪一部较为重要的蒙古史学著作。《白莲珠》在格斯尔研究、蒙古族族源研究、蒙古文字起源及蒙文翻译学诸方面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0.
《蒙古秘史》是一部关于蒙古族和北方草原民族的历史文化著作,翔实记录了成吉思汗家族、蒙古民族的崛起及至窝阔台汗统治时期的历史,保存了有关北方草原民族的大量史料、传说、故事、风俗、习惯、词汇、谚语、歌谣等;它还是一部采用散文体和韵文体(诗体)语言叙述的古典文学名著。详细介绍了《蒙古秘史》的产生、衍变和传播经过及其影响,评介了国内外的版本、译本,重点对《蒙古秘史》哈萨克文译本所存缺憾原因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民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丰富的文化宝藏,给予了我国作曲家们许多灵感,他们开始根据蒙古族民间音乐元素进行改编,这种艺术的再创造使钢琴艺术与蒙古族民间音乐巧妙融合并擦出新的火花.本文以桑桐的《内蒙古民歌主题钢琴小曲七首》中的《草原情歌》、《舞曲》为例来浅析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的音乐形象与技法应用.  相似文献   

12.
德国柏林大学教授、著名的汉学家、蒙古学家海涅什Erich Haenisch,从一九三一年以来写了多种有关《蒙古秘史》的研究著作,并已出版了《蒙古秘史词典》(威斯巴登版)。一个外国人如此关注蒙古族的文化遗产,不惜耗费时间和精力编就这部词典是难能可  相似文献   

13.
清代康雍乾时期蒙古文《甘珠尔》、《丹珠尔》经的刊印,无论对清史还是对蒙古族宗教史、文化史而言,都是一件大事。但由于历史记载的缺乏,其刊印的具体地点、价格、印刷数量等,或众说纷纭,或无从踪迹,至今难以明了。  相似文献   

14.
蒙古民族是一个有文化的、富有伟大艺术创造力的民族。在蒙古族劳动人民所创造的草原文化遗产中,民族民间舞蹈艺术从来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们祖先流传下来的舞蹈艺术,以粗犷、矫健、优美、豪放的风姿,日益吸引着广大群众和国内外舞蹈工作者。本文论文以蒙古族舞蹈《梦中的额吉》为例,浅谈蒙古族舞蹈的艺术特征,帮助人们更好的欣赏和理解蒙古舞蹈的艺术魅力,激发人们对蒙古族舞蹈的热爱。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海日寒先生《新时期蒙古族电影的文化与艺术问题》一文中关于蒙古族电影发展与现状的不同见解,重在表现笔者对蒙古族电影的基本概念进行的思考,并通过《天上草原》、《嘎达梅林》、《黑骏马》等经典电影对此概念进行重新界定,同时针对蒙古族文化中作者和作品的"民族身份"进行重新阐释,意在提供一种新的思考角度。  相似文献   

16.
由于清政府极力推祟藏传佛教以羁縻蒙古族,格鲁派也渐渐波及整个蒙古地区。闻名遐迩的拉卜楞寺,吸引了大批蒙古族子弟。文中分别叙述了罗桑内丹大师、索南智华学者、嘉样图丹尼玛活佛、苏尼·贡却乎闹日学者四位蒙古高僧略传。他们以崇高的威望,为藏蒙地区的佛教大业做出了特殊贡献,成为藏蒙文化交流的使节。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尹湛纳希诞生一百四十五周年。他是近代蒙古族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思想家。为了反抗黑暗的封建社会,为了追求民族平等和个性解放,为了振奋当时正在衰落中的中华及其蒙古民族,他用毕生精力写出《青史演义》、《一层楼》、《泣红亭》、《红运泪》等多部长篇小说和大量的诗词、杂文。他继承和发展了蒙古族古典文学的辉煌成就,揭开了蒙古族文学史的新篇章。他不但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积极吸取汉族古典文学中的思想营养和成功经验,而且在自己的现实主义作品中用急进的态度热情赞扬内地思想文化对清代漠南蒙古的影响,塑造民族团结的艺术形象,为蒙汉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做出卓越贡献。尹湛纳希的文学生涯,使他成为蒙古族文学史上的杰出作家和蒙汉文化交流的伟大先驱。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成吉思汗兴起前蒙古社会性质的研讨,长期以来就是中外许多史学家关注的一个问题。最近发行的《蒙古族简史》一书以及《文史哲》一九七九年第二期上高文德同志《十至十三世纪初蒙古畜牧业经济的发展》一文,虽认定这个时期蒙古族已进入奴隶社会,却没有解决一九六二年讨论此问题的分歧,(1)并且佐证不足,也没有充分的说服力。本文打算就其中几个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蒙古秘史》不仅是一部珍贵的民族历史、文学和军事学遗产,同时还是一部光辉的教育史诗。本文对《蒙古秘史》中所体现的育人思想作了概括、归纳和研究,并指出了这些育人思想在蒙古族教育史上的地位、及其对于以后蒙古族教育思想的发展乃至蒙古社会历史的整体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蒙古秘史》记载了蒙古高原各部落从纷争走向统一、从矛盾冲突走向和平和谐的历史进程,记录了成吉思汗家族的兴盛、衰败到再辉煌的历史,描述了蒙古族从起源到兴盛的历史过程。《蒙古秘史》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阿阑豁阿“五箭训子”是《蒙古秘史》中记载的著名的团结和谐的故事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