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你们想错了”》(五年制小语五册24课)是根据方志敏《清贫》加以节选并改写而成的。根据个人的钻研,仅就课文的笔法谈谈我的看法。一、主笔与陪笔《“你们想错了”》记叙的是方志敏在作战中不幸被俘,国民党反动派士兵对他搜身的事。课文里描写的主要人物是方志敏,还是敌人的两个士兵?或是  相似文献   

2.
<正>最近,我翻开了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写的《清贫》。细细品读,百感交集。方志敏在文中讲述了这样一个趣事:在他被俘的当天,抓到他  相似文献   

3.
不少同学写作中考作文时,往往过分注重结构和情节的完整性,以至于忽视了细节的挑选与刻画,导致讲述的故事与描绘的人物毫无光彩。本期以“细节”为话题,力求从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景物描写这三个角度人手,引导同学们走出“缺少细节,内容寡淡”的误区。  相似文献   

4.
陈政  郑慧娴 《中国德育》2023,(23):58-60
<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赓续红色血脉,多次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江西省弋阳县方志敏中学作为革命烈士方志敏的母校,深挖“爱国、清贫、创造、奉献”的方志敏精神,践行“志存高远、敏而好学”的校训,以“从优质走向卓越”为办学目标,强管理、夯内涵、提质量,朝着办一所方志敏式的好学校不断迈进。  相似文献   

5.
何荣 《考试周刊》2013,(66):37-38
<正>【教材简解】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中《三顾茅庐》是根据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内容改编的,讲述了刘备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诚心诚意地邀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的故事。课文以"拜访诸葛亮"为线索,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行文,重点突出刘备虚心求教和对贤才虔诚渴求的精神,表现诸葛亮位旷世奇才的形象。课文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和环境描写刻画人物。本课语言通俗易懂,学习重点鲜明,使学生通过环境描写、人物对比和比喻等修辞方法的学习积累语言,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人物描写是凸显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把握文章的主旨。《草船借箭》是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短时间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为难他,而诸葛亮巧施妙计向曹操“借箭”,让周瑜的算计落空,周瑜自叹不如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有一次上课,课文所在单元中的选文都很温情,讲述友情、乡情、同胞情,字里行间流淌的那种脉脉温情让人心生暖意。配套的词语手册上有一个栏目,列举了好多描写人物品质的词语,例如高洁、善良、热情、舍己为人、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勤奋、艰苦朴素等。  相似文献   

8.
情感目标:从历史故事中,感悟人物一心为了国家的精神品质;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技能目标:比较课文重点片段,学习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讲三国演义精彩故事,读《三国演义》精彩片段。知识目标:练习运用打比方的方法;积累描写人物形象的词语。  相似文献   

9.
单梅 《现代语文》2011,(12):85-86
一、教学设想 课文所描写的家庭故事贴近学生生活,结构精致,布局巧妙,情节发展曲折,矛盾环环相扣。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符合人物个性。教学设计时,应把更多的自由、发现的快乐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或者分角色朗读课文,去体验人物的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10.
<正>学校简介江西省弋阳县方志敏中学是民族英雄方志敏的母校,前国家副主席王震亲笔题写校名。学校三个年级共有3262位学生,教职工174人,秉承"学习方志敏,做个好学生"的宗旨,在教育教学中大力弘扬方志敏"爱国、清贫、创造、奉献"八字精神,积极开展"唱红歌、讲红故事、读红书、看红色影视、游红色省会"的红色之旅  相似文献   

11.
刘恋  志力 《辽宁教育》2009,(7):78-78
一、教材简析 <穷人>描写了生活艰难的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毅然收养她的孤儿的故事.反映了沙俄时代穷人的悲惨生活和纯朴善良的同情心以及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课文情节跌宕起伏,结构巧妙新颖,全文多处以"孩子"为描写对象,让这个辅助人物出现在故事的各个情节中,与主要人物默契配合,对表现文章中心、深化文章主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方志敏精神的表述依然在争论中,现在最权威的表述是:“爱国、创造、清贫、奉献”八个字,其中“创造”指的是方志敏创造性地建立赣东北革命根据地.这只能被几个专门研究方志敏的专家所理解、熟知。“奉献”二字有些画蛇添足之感.方志敏参加革命并为革命事业而献身本身就是对革命最好的奉献。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清贫》两篇文章曾经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中,为国人广为传颂,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所以,方志敏精神应该浓缩成四个字“爱国、清贫”。  相似文献   

13.
笔者发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文《羚羊木雕》在遣词造句方面的一大特色,就是大量地运用了叠词。这些叠词,从人物来看,几乎涉及文中所有人物;从描写方法来看,有心理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等;从所在位置来看,几乎分布在文章的各个段落。因此,笔者认为,重点品味这些叠词,是把握故事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的一条捷径,起到"立片言以明万意"、"牵一发而动全身"之  相似文献   

14.
<正>《最后的姿势》是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地震来临时,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本文从第二课时入手,对文章进行精读,深入体会文章中人物的精神品质。一、教学要求通过学习课文,品读语言文字,掌握侧面描写、环境描写的手法;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以及描写手法,理解文中点题之句"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的意思,体会"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通过理解课文的深层  相似文献   

15.
设计理念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结构清晰,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语言以及描写海鸥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  相似文献   

16.
张洪敏 《辅导员》2013,(6):60-60
<正>小学高年级课文的体裁是多种多样的,有小说、童话、寓言、故事、散文等。各种体裁的文章在表现内容上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阅读各类文章的着眼点和阅读方法也应有所不同。教师要教学生根据文章的特点进行阅读。下面以短篇小说和童话为例来说明。一、小说的阅读方法小说对人物的描写刻画是细致的,常运用肖像描写、细节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直接描写的方法,也常用间接描写的方法:小说还对人物生活的  相似文献   

17.
教学重点: 感悟文中描写明明"笑"的语句及她感动人心的"话语".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词,讲述故事,把握"番茄太阳"的本质特征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课文中的一些词语一定都掌握了.  相似文献   

18.
课文《琥珀》是一篇科学小品。在写作手法上,很有特色。一、故事讲述,描写具体为了向读者介绍琥珀的知识,课文一开头运用讲故事的方法,具体描述了琥珀形成的过程。一万年前,在一个炎热的夏  相似文献   

19.
《半截蜡烛》是国标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文章,文章通过描写二战期间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人与德国官兵周旋,最终一家人通过沉着、机智有惊无险地保护了情报,保住了生命,战胜了敌人。虽然课文的故事相对比较简单,但是由于文章描写的是二战期间发生在法国的一则故事,学生没有生活体验。也就不会有“最近发展区”.无法产生共鸣,很难真正地走进人物的内心。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的:以桑娜细腻的心理活动为线索,理解文章的前两段;评价桑娜的为人,学习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讲《穷人》的故事。 (说明: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训练他们的复述能力;老师了解学生理解课文的程度。) 2.同学评议。要求:讲的故事与课文比较有无漏掉或增添的地方?对故事有无影响?为什么? (说明:引导学生理解课堂上略讲的部分情节在文章中的作用。) 3.小结。老师根据学生讲的故事和大家的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