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红萍 《广西教育》2013,(22):94-94
课堂讨论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独立钻研的基础上,共同进行探讨、辩论的教学组织形式。如何有效地组织初中历史课堂讨论呢?笔者认为,教师要在讨论问题的设置、课堂讨论的引导、讨论结果的总结这三方面下功夫,指导学生用历史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优化初中历史教学。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是总结本题的课堂讨论中,如何配合重大的纪念活动,选择好讨论的主题及如何组织指导好这次课堂讨论的深入开展,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肖宝华 《教师》2014,(36):111-111
历史课堂的评价标准在于能否优化教学设计,体现学生主体,提高课堂效率。要使历史课堂真正达到以上要求,核心在于组织好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正是高效课堂的关键。但是,课堂讨论不能流于形式,它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课堂讨论与交流技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亚夫 《历史教学问题》2007,(5):109-109,28
历史课堂教学活动具有两种意义:对人类过往史实的探究,对人类现实乃至未来社会生活的模拟。因此,对学生而言,其对历史的兴趣、志向和意义的判明。往往借助于课堂是否存在着认识上的交互活动,最好能够让他们将这个学习空间视为一个真实的文化与社会的交流场所。在听课时,常常看到教师们“组织”课堂讨论,但总觉得其中缺少“组织”的含义,因为太多的“四桌对头会”,使讨论仅仅变成了一个形式。究其原因,则是没有真正意识到讨论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与功能。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程的临近,要求重视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呼声空前强烈:学生是意义建构的主体,而不是被灌输的对象。凡是历史公开课,非得设计几个课堂讨论问题不可,否则就不能体现新理念。近几年观摩了一些历史教学公开课,总的感觉是,课堂讨论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尤其是看似热闹,却忽视了凸现学生主体性的课堂讨论的效度。不少历史教师开展的课堂讨论看似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实则没有把新课程的精神吃透,以致迷失方向,走向极端。许多问题的设计只是为了讨论而讨论,缺乏严谨性、科学性;教师只是课堂讨论的“预谋者”,  相似文献   

6.
在历史课堂讨论中,我们常用的就是课堂小组讨论。所谓的课堂小组讨论,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以分成若干小组的形式,就某一个或几个能够引发不同意见的问题,进行自由交流讨论,以求获得正确共识的教学方法或教学组织形式。为提高学生课堂讨论的参与度,历史课堂讨论要注意以下问题:对全班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讨论的问题设计要有效;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在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解决方案后再进行合作讨论;对于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要使全组同学都能积极思维,真正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进步,国家对历史教学课堂也逐渐重视起来。问题讨论教学法是当代授课中的新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积极性,来组织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讨论环节。问题讨论大多数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通过问题讨论教学法开展历史课程的讲解。有利于学生提高对历史学科的兴趣、给予学生足够自由开放的空间来进行历史问题的讨论。本文对问题讨论法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进行深入地探究,并对其授课中出现的问题写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8.
张英 《云南教育》2002,(7):39-40
课堂讨论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引进课堂。实践表明,有效的讨论,有利于引导全体学生投入自我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笔者根据数学教学的实践,对课堂讨论低效现象进行分析,以探讨如何提高讨论的有效性。一、数学课堂讨论中的主要问题1.课堂讨论的参与率低。讨论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真理的过程,是促进学生主体参与的有效手段。课堂讨论的组织形式一般可以分为集体讨论和小组讨论两种。根据观察,大部分集体讨论的参与率一般仅在1…  相似文献   

9.
《考试》2008,(9)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离不开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讨论。下面就我们在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组织学生课堂讨论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乡土历史资源在大学历史专业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情操。在《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开发和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如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补充乡土历史记录片,选择合适的乡土历史话题开展课堂讨论,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地考察,从而形成以课堂为主、课外为辅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课程的教学水平,实现教学相长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1.
课堂讨论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形式,是充分体现学为主体,讨论为手段开展的,有组织、有指导的互教互学互帮活动。课堂讨论在新课程理念下已得到普遍重视和应用,但还存在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1.讨论操之过急。问题一提出,教师马上组织学生讨论,场面看似热闹,但结果却收效甚微。2.讨论次数过多。一有问题就讨论,用得过滥过多,削弱了师生间信息的交流与反馈,使目标无法在规定时间内达成。3.讨论、合作时间不充裕。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历史学科还是其他各门学科,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吸收能力,其中,课堂讨论是老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组织学生进行合理的课堂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型思维,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正>在高中历史课改的实践中开展有效的课堂讨论,能让历史课堂充满活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有效讨论中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在过程中获取历史知识,助燃思维火花,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同时接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那么,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有效的问题讨论应当怎样去组织呢?我总结了一下,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是开展有效课堂讨论的  相似文献   

14.
课堂讨论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是很大的。课堂讨论组织的效果好环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深入程度。小学数学课堂讨论环节的组织是要讲究策略的。小学数学课堂讨论环节的组织要注意课堂讨论时机的把握、课堂讨论问题的设置和课堂讨论结果的呈现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本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教学实践中,就组织课堂讨论的条件和课堂讨论处理的艺术,谈谈个人的体会和看法,提出了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效果,组织课堂讨论的一些原则。  相似文献   

16.
历史课堂教学如何从传统的讲授法转向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教法,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在这方面,我作了一点探索——主要是组织高一年级的学生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专题性的课堂讨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就这一问题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要搞好课堂讨论,首先讨论题要选择得好.我认为,既要选择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以便对重点章节加深学生的印象.  相似文献   

17.
曾庆兴 《文教资料》2010,(18):149-151
本文主要从课堂讨论具体实施过程出发,讨论了课堂讨论的相关细节,教师应把握的"组织—调控—评价"三个具体层面。首先,需要重视课堂讨论的组织,宏观组织方面教师应该营造整体氛围,确定讨论整体目标;微观组织方面教师还应该关注讨论准备和分组。其次,教师应该合理地实施课堂讨论的调控,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开展讨论,适时点拨指导学生,并关注讨论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拓展。最后,教师还需要处理好课堂讨论的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相似文献   

18.
课堂讨论是现在许多课程特别是“两课”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方式,但是,在实施中,课堂讨论效果却大相径庭。本文认为要取得好的成效,关键在于课堂讨论的精心准备和设计。一次成功的课堂讨论的设计和组织,教师所花费的心血,并不亚于一次精彩的课堂讲授前备课所投入的精力。笔者在这个教学环节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一、拟定好课堂讨论的题目,是搞好课堂讨论的前提课堂讨论题可以说是课堂讨论整个教学环节过程中的灵魂,它关系到一次课堂讨论能否成功。一个好的讨论题可以引起学生的认真思考,可以激发他们…  相似文献   

19.
教师在组织学生课堂讨论中的角色地位相当微妙。他既要以开明宽容的态度鼓励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又不能因此听之任之,放弃自己对讨论的领导和组织的职责。从讨论的临场组织来看,教师应该注意从主题、思路、气氛等主要方面把握住讨论的发展,进行必要的语言调节,从而保证讨论的成功。[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课堂讨论在发现教学、研究性学习和案例教学等现代教学法中被广泛地使用。目前关于提高课堂讨论教学方法的实效性研究是一个热点课题。文章就课堂讨论教学过程中关于课堂讨论的组织原则、讨论问题的设计思路和课堂讨论的调控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了提高课堂讨论实效性的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