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陈朝月  许治 《科研管理》2020,41(5):11-20
开放式创新模式下分析内部研发与外部技术获取之间关系是目前研究焦点所在,而结论却莫衷一是。文章从动态视角重新审视两者之间的关系,采用广东省2010-2013年跨度为四年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内部研发和外部技术获取对企业专利申请和新产品产值的动态影响呈现差异性;第二,内部研发和外部技术获取之间并非简单的互补或者替代关系,对专利申请和新产品产值达到最优的时间不同;第三,内部研发与不同外部技术获取的交互作用对企业创新绩效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中小企业边际型和适应型渐进性创新的类型划分,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探讨了不同创新类型下技术属性对企业技术获取策略选择及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技术复杂性对企业在适应型创新模式下的外部技术获取策略具有显著影响;技术隐性则对企业内部技术获取策略影响较大。其次,边际型创新模式下的外部技术获取策略最有利于降低企业研发成本;而无论在何种创新模式下,内部技术获取策略都能比采用外部技术获取策略获得较高的财务绩效。  相似文献   

3.
技术获取方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技术获取方式是企业技术战略的重要组分,对企业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以陕西省的178家企业为研究对象,结合陕西省企业发展和所处技术环境的实际情况,针对外部技术获取模式和内部技术获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提出了假设,并对内部技术获取在外部技术获取和企业绩效的关系上扮演的是调节作用还是中介作用做了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外部技术获取还是内部技术获取都对于企业绩效有较显著的正面影响;内部技术获取对于外部技术获取和企业绩效间的关系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但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郭京京 《科研管理》2014,35(11):35-43
通过四家产业集群企业的案例研究,本文考察了技术学习惯例在外部知识获取策略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技术学习惯例强度在深度优先的外部知识获取策略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机制中起中介作用,技术学习惯例多样性在广度优先的外部知识获取策略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机制中起中介作用。论文工作深化了对产业集群企业内部技术学习行为和创新过程的理解,拓展了组织惯例领域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认识中国锂行业企业技术能力的影响路径及其机理,以提高中国在全球锂业及相关行业的竞争力,构建企业内部技术努力、企业外部技术获取、政府资助与企业技术能力间关系的理论模型,运用2010—2020年中国锂行业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采用随机效用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内部技术努力是锂行业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其中,企业人力资本的促进作用大于企业内部研发强度;企业外部技术获取可能弱化甚至负向影响锂行业企业技术能力水平,原因可能在于中国锂资源的禀赋以及企业过分依赖国外技术不利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政府资助对锂行业企业技术能力提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是促进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基于组织学习理论,将内部研发分为探索性内部研发与开发性内部研发,研究外部技术相对异质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探索性内部研发与开发性内部研发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外部技术相对异质性与企业绩效呈倒U形关系;在外部技术获取前,企业进行探索性内部研发正向调节外部技术相对异质性与企业绩效关系;外部技术获取后,企业进行开发性内部研发正向调节外部技术相对异质性与企业绩效关系.因此,企业在获取外部技术前应保持与内部技术知识适中的相对异质性,并在外部技术获取前后采用不同类型的内部研发.最后,为企业利用外部技术相对异质性以及在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类型内部研发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因果模糊性、可占有程度与技术获取方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合适的技术获取方式,是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核心问题之一。以302个样本为研究对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技术知识因果模糊性、创新成果可占有程度与技术获取方式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技术知识的默示性对外部购买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复杂性对内部研发和外部购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专属性对创新成果可占有程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复杂性与创新成果可占有程度之间呈倒U形关系。同时,创新成果可占有程度是企业选择不同技术获取方式的重要决策依据,创新成果可占有程度越高,企业选择内部研发获取技术的可能性越高,选择外部购买方式获取技术的可能性越低。  相似文献   

8.
赵立雨 《科研管理》2016,37(9):11-19
开放式创新成为企业获取外部知识资源、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将内部R&D投入和外部知识获取同时作为调节变量综合考虑其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成果较为欠缺。论文以我国制造业领域企业为研究对象,在文献回顾和述评基础上,基于科技统计数据和2,905样本企业数据,借鉴Tobit 估计模型,实证分析企业内部R&D投入和外部知识获取这两类R&D活动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逐渐依赖于外部R&D活动、获取外部知识资源的企业具有较高创新绩效水平,但当超过一定临界值的时候,会产生替代效应,即更多参与外部R&D活动会使企业绩效水平下降;对于知识储备较高的高技术企业来说,进一步开放R&D创新边界,其机会成本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9.
从技术现状与问题、技术获取方式、社会网络与技术获取的关系等三个方面,对浙江省小微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浙江小微企业目前的技术水平不高,研发投入不足;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的技术获取以外部获取为主,并且存在比较严重的偷技术问题;亲友网络、公共网络、专家网络和市场网络等不同类型的社会网络对小微企业技术获取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市场网络的影响最为显著。因此,小微企业一方面应逐步从外部技术模仿和技术引进转变为内部技术吸收和技术开发,另一方面应形成技术创新网络以实现协同创新和技术升级。  相似文献   

10.
开放式创新中的外部技术获取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已广受关注,但却鲜有关于外部技术获取对产品多元化影响的研究。本文采用2010—2012年高技术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多元层次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了外部技术获取对产品多元化的影响以及动态能力三个构成要素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回归结果显示,外部技术获取对产品多元化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动态能力中的吸收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分别对外部技术获取与产品多元化间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丰富和拓展了外部技术获取和产品多元化领域的研究成果,为企业通过外部技术获取促进产品多元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汤建影 《科研管理》2012,33(9):40-46
本文在总结企业技术获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技术研发成本、技术不确定性、技术距离、技术生命周期等变量对民营企业技术获取方式的影响,并基于245家中小型民营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当技术不确定性较高,或者技术处于生命周期的中期时,民营企业倾向于内部研发;当技术的研发成本或不确定性较高时,民营企业倾向于合作研发;当技术的研发成本、不确定性较低时,或者技术距离较大、处于生命周期的后期时,民营企业倾向于外部购买;技术距离与企业的合作研发倾向之间,以及技术生命周期与企业的内部研发倾向之间呈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2.
产学研创新绩效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的成果。采用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研发项目的数据,探讨企业吸收能力、政府研发资助与外部知识获取对产学研产品创新与过程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构建了以新产品数量、新工艺数量为因变量的负二项分布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以企业研发人员比重度量的企业吸收能力对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研发资助与产品创新之间呈U型关系,对过程创新的影响不显著,外部知识获取与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之间呈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3.
基于技术能力增长的企业技术获取模式研究/FON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来说,技术能力的提高主要是基于技术学习过程来实现,而技术获取方式要随之不断的与技术能力相匹配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技术获取模式按照企业研发力量的参与程度从低到高分为外部购买、合作研发和内部研发三种类型,技术能力按照演化维度可分为技术仿制、系统整合以及自主创新三个阶段。技术能力的三个阶段应依次分别以外部购买、合作研发和内部研发为主导进行技术获取,并随着技术能力的增长而动态演进。最后研究了宁波海天集团技术能力增长与技术获取模式的动态匹配。  相似文献   

14.
李柏洲  周森 《科学学研究》2012,30(10):1564-1572
以我国航空装备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企业外部知识获取、企业内部知识共享能力、企业技术能力和企业转包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提出了11种研究假设。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的方式对我国20家实施航空产品转包生产的航空制造类企业进行调查访问。运用SPSS17.0和AMOS7.0统计软件对回收的232份问卷中的各项指标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和拟合度检验。结果表明,面对面交流和编码信息共享的知识获取方式对组织内部知识共享方式和企业技术能力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虚拟对话交流的知识获取方式对组织内部知识共享方式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组织内部知识共享方式与企业技术能力和企业转包绩效之间存在显性正向影响;企业技术能力与企业转包绩效之间存在显性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技术多元化对于获取竞争优势十分重要,而技术多元化的前因探究又是当前技术多元化研究中一个较少涉及的领域。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技术多元化的前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内部研发和外部技术获取可以增加技术多元化程度。加入调节变量后进一步发现,在科技发达地区获得外部技术更能够增加技术多元化程度,但不同地区在研发投入促进技术多元化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外部技术获取对本土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如何有效利用外部技术资源提升自身技术能力是本土企业一直致力解决的问题。基于过程视角,本文选取外部技术获取模式、转移技术特性、企业特性和技术学习过程四个方面,以苏州制造业本土企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利用外部技术资源过程中,企业的技术战略、学习文化和技术学习过程对提升技术能力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整体上外部技术获取对技术能力的提升作用非常有限。因此本土企业应将重点从外部技术获取转向内部技术学习和自主研发。  相似文献   

17.
从"二元论"的角度来看,企业在获取技术时需要权衡技术的内部获取和外部获取,统筹新技术的开发和已知技术的利用,同时技术获取战略也受到企业自身吸收能力的影响。回顾国内外文献,本文通过对中国制造业企业进行实证分析,认为合理的技术获取战略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提高也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我国制造业应着力增加研发投入,鼓励科技创新,加快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18.
关于外部知识获取强度对创造和创新绩效的影响,在以往研究中得到了不同的结论。其中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忽略了个体认知能力的调节作用。创造性认知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均认为个体的认知能力影响知识对创造力的关系,但这方面的实证研究还没有得到开展。本文旨在探究知识消化能力在与外部知识获取强度和研发人员创新绩效之间的作用。通过对来自七个研发单位207位研发人员的配对数据分析发现:外部知识获取强度对创新绩效没有直接作用,知识消化能力对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作用,而且外部知识获取强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受知识消化能力的调节。最后,本文对研发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卢剑峰  陈思 《科研管理》2021,42(9):175-183
    企业创新离不开对外部知识的利用和搜寻,大数据技术能让企业在各种领域深层次地获取全面、完整的数据。因此本文探讨了外部知识搜寻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同时,将大数据能力的调节作用纳入考虑,探讨其在外部知识搜寻与企业创新之间的调节效果。研究中采用无反应偏差检验分析和同源偏差检验分析检验了数据的有效性;采用回归分析法来探讨各研究变量间关系并验证研究假设。研究结果显示外部知识搜寻深度和广度对激进式创新及渐进式创新均有正向影响,其中,搜寻广度对渐进式创新影响较大,搜寻深度则对激进式创新影响较大。在进行外部知识深度与广度搜寻时,大数据能力发挥显著正向作用。大数据能力对激进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都有正向影响。大数据能力在外部知识搜寻深度与渐进式创新和激进式创新关系中有正向调节作用,在外部知识搜寻广度与渐进式创新和激进式创新的关系中调节作用发挥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软科学》2015,(11)
从创新价值链分析方法出发,将企业创新过程进行分解,重构企业创新知识获取模型、创新知识转化模型以及创新绩效模型,结合我国中关村知春路地区高技术企业数据,分析我国典型技术创新区域中企业创新的产生及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企业内部研发活动受到以企业技术引进、产学研合作、出口活动以及创新资金获取活动为代表的企业外部知识获取活动的影响,内部R&D与外部知识获取活动存在互补关系;企业内部R&D是影响企业创新产出(产品创新及专利)的主要因素,政府的补贴及税收优惠政策也影响企业创新产出;企业创新产出对于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