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秀华 《河北教育》2007,(10):29-30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堂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进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科学探究活动应成为科学课堂的主体,那如何让科学探究走进科学课呢?我们尝试构建了“探究式”的科学课堂。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9,(87):19-20
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在小学科学课堂有效开展探究式学习我们可以从"落实科学探究活动的各个要素""合理选择、精心设计探究问题""处理好‘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师生关系"和"保障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和空间"这几方面做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亲历像科学家一样的探究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科学的本质,提升自我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3.
探究材料是学生解决科学问题,获得科学知识、提高探究能力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科学价值的重要资源。然而,在课堂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没有等老师交待完实验要求、实验步骤等,学生就迫不及待地摆弄起桌上的材料,无暇顾及老师的提醒或指导。这样,给组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影响了课堂探究的效率。实践证明,有了充足的活动材料,  相似文献   

4.
小学科学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营造轻松的教学环境,尊重学生的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尊重学生的课堂行为和表现,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的"意外"和错误,尊重学生的科学探究过程和事实,使小学科学课堂成为尊重与被尊重的课堂。  相似文献   

5.
袁娅琼  曾宝俊 《科学课》2009,(11):55-56
探究材料是学生解决科学问题,获得科学知识、提高探究能力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科学价值的重要资源。然而,在课堂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没有等老师交待完实验要求、实验步骤等,学生就迫不及待地摆弄起桌上的材料,无暇顾及老师的提醒或指导。这样,给组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影响了课堂探究的效率。实践证明,有了充足的活动材料,  相似文献   

6.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作为学生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教师要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立足课堂,让学生成为探究者;体验生活,让学生成为实践者;倡导合作,让学生成为参与者;突破传统,让学生成为探索者,真正提高探究活动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陆韵 《教书育人》2014,(6):32-33
小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主要途径是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还是科学学习的方式。科学课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而有效的科学探究更能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欲望,提高科学课的课堂效率。在如今科学探究成为科学课堂的主旋律时,科学探究的有效性更是科学研究之主旋律。  相似文献   

8.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已成为小学科学教育中的一个主题。在平时科学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教师也尽可能地体现出这一理念,但在实践中不难发现,教师在不经意间给学生太多的限制,并已形成了一些僵化的模式。如让学生实验,总是把实验步骤讲得详细清楚;让学生汇报,总是尽揽对结论有效的信息,而回避一些对结论虽然无效但能体现学生探究意义的信息;一些合作探究流于形式,草革收场……这些人为的限制虽然使学生做出或说出了教师所需要的结果,但却严重地限制了学生自主性的发挥,这样的课堂很难焕发出活力。只有让科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之中,这样的课堂才具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如今,如何合理利用课堂时间,构建出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已成为我们广大一线数学教师的追求.合作探究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改变了以往课堂上教师"一言堂"的状况,以学生发展为本,给学生充足的自我探究的时空和展示自我的舞台.  相似文献   

10.
殷芹 《辽宁教育》2007,(7):64-65
在日常科学教学中.科学探究活动已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提升个人科学素养的主要方式.也是我们科学课堂的主旋律。可是当我们静下心来,细细观察和重新审视这些探究活动的时候,在热闹的课堂探究活动背后.却透露着一种浮躁的心理和急功近利的现象:教师科学探究活动设计过于简单、探究活动内容过多、活动目的指向不明、探究活动流于形式、教学目标贪大求全。  相似文献   

11.
<正>很早的时候就知道探究是科学学习的途径也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在探究中完成科学知识的建构,在学习中提升孩子的探究能力是我们一线科学教师的追求。而如何将孩子的探究能力更好地在科学课堂上培养,充分利用好课堂固有的四十分钟就成为我们每个科学老师要探索的了。为了培养孩子探究能力,结合自己的小小课题《小学科学课堂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在教学中对自己的科学课堂做了小小的尝试,旨在能在科学课堂中渗透探究能力的培养,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2.
科学探究是一种学习方式和活动。其重要特征是让学生在经历和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到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如何利用科学探究来激疑促思、激活课堂,使课堂成为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精彩舞台呢?  相似文献   

13.
丁邦平 《宁夏教育》2007,(7):155-160
在美国科学课堂上,合作——探究学习如今已经成为美国公立学校普遍的科学教学方式。合作——探究学习的含义是多方面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模式。在美国中小学科学课堂上合作——探究学习的基本特征是:小组成员之间克服不良竞争的心理,彼此尊重、友好;学生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已的经验与观点,  相似文献   

14.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学生的探究活动要有丰富的材料和充足的时间。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科学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重视实验活动之外,还应根据教材内容设计课外探究活动,让学生把实验带回家,使家庭实验成为拓展课堂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现在,“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一基本理念,已成为广大小学科学教师的共识。在小学科学课堂里,要通过营造问题情境,组织有结构的材料,让小学生经历有科学内涵与教育内涵的科学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17.
科学课堂中,为了突出学生科学的探究过程,我们往往在有限的课堂里呈现出繁多的探究内容,做到面面俱到,常常导致教学重点不突出,难点没突破。这就得寻找一个有效的突破口,牵一发而动全身。结合《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我先后尝试了三种不同方式的探索,在"生活经验中寻求探究,矛盾冲突中渴望探究,创造突破中深入探究",寻找抽象的空气占据空间的突破口,力求科学探究扎实有效,而不流于表面。我们要依据不同的课型,有计划、有目的地缩减探究过程的某些环节,在重点环节给学生充足探究的时间,让一项探究活动做深、做透,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8.
面对新课程的改革,如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是全体教师急需思考的课题。文章从小课题入手,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以课堂为主阵地,渗透科学探究的思想:以课外探究为重要途径,提升学生探究能力;通过建立档案袋,进行科学评价,激励学生不断探究。  相似文献   

19.
一、课堂需要探究式学习。(一)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这是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如何开展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渗透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科学探究它既是科学教学的目标,也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的探究活动真正成为"有效探究学习的活动过程"呢?笔者试图通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体会,如充足、有结构材料的准备、小组学习的组织与训练、科学习惯的养成及教师的几点做法来阐述提高学生探究过程有效性的基本策略,使探究活动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