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处理好难点与热点的关系——难点与热点有许多问题是共同的,是互相渗透,彼此关联,密不可分的。难点常常就是人们所关心的热点;同样,抓热点也多是敏感问题,也常常遇到难点。因此,抓热点和抓难点,都要做到紧紧抓住人们关心的焦点,剖析平凡人最一般的心态,抒遣他们胸中的担心、忧烦和渴望。选择这两“点”时,都要解放思想,一要不怕风险;二要敢闯;三要善于分析,抓准;四要注意社会效果。关于前三者,我在前面都谈到了,现在要特别强调一下“注意社会效果”问题。  相似文献   

2.
刻意求新     
有一次,我外出采访,遇上一位同行,他和我谈采访体会时说:“写新闻报道,要注意抓萌芽状态的东西,刚刚露头的东西。”他还打了一个比方,说是“三月茵陈四月蒿,到了五月当柴烧”,用来说明萌芽的东西,幼小的东西的价值。新闻就是要抓新,抓萌芽状态的东西。近来,我看了一些通讯员的来稿,不少稿件主题雷同,缺乏新意。其实,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并且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特别是各条战线都在进行改革的今天,我们写新闻报道,就更要抓住那些改革中的新事物,反映社会最新事态,这样才能写出有新意、有特色的  相似文献   

3.
纾难点就是能起减轻困难、缓和矛盾、避免灾祸发生、解除思想负担等作用的事物或主张。 纾难点具有下列特性: (1)增强减弱性。现在我国经济在飞速发展中,这个“发展”就是由弱变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困难自然是很多的。我们在报道中抓“纾难点”,就是抓减轻这种困难、减少前进中阻力的事物、问题和经验。比方,目前我国的企业每年开发的6万多项新产品中,达到国际水平的不到2.5%。一些企业不重视技术创新,于是陷入了“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这与世界科学技术进步的潮流很不适应。1929年至1978年约50年中,美国  相似文献   

4.
涉禁点就是牵涉到禁令的事情和问题。 这基本分两大类。一是有令不行,该禁不止。现在社会上一些丑恶现象,诸如贩毒、吸毒、抢劫、赌博、酗酒、嫖娼、卖淫、走私、投机倒把、盗窃、拐骗妇女儿童、贩卖人口等等,都是违反禁令的。但是,我们现在抓的“涉禁点”,都是在“难点”范围里进行的。一般讲,“扫黄打非”、“反腐倡廉”、“打假冶劣”以及“严打”斗争,都不属这个范围,除非它们在进行中曾有“难”处。  相似文献   

5.
在前一个时期,我们注意的重点是怎样使干部正确地认识工农业的关系.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之后,我们注意的重点是如何使干部懂得当前必须抓钢铁生产以及为什么要抓钢铁生产.过去我们的领导重点是农业.大搞农业的结果,奠定了今天大搞工业的基础.党中央制定了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这就是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前提下,实行工农业同时并举的方针.在执行这个方针的时候,我们先着重抓农业(同时也抓工业).就是说,先解决粮食问题,先解决六亿五千万人口吃饭的问题.农业丰产,还解决了发展工业的原料、资金和市场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了,大办工业就有基础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大提出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问题很快成了热点。面对这样一种新局面,新闻报道怎么办? 我认为,有三个难点(也可以称为重点)应该重视: (一)着重报道市场经济的实质。市场是各种商品相互交换关系的总和,而市场经济就是使经济活动遵循商品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其核心是运用好价值法则。我们通过大量的新闻事实,使读者认清什么是市场,市场经济的要害是什么。过去,我们也曾讲过“价值法则是所大学校”。在这样一种新形势下,新闻报道应在引导大家真正进入“价值法则这所大学校”方面作点文章。  相似文献   

7.
辩证唯物主义要求我们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在新闻界抓作风、改文风这件大事上,同样有一个看问题和处理问题要由此及彼、相互关联的问题。 历史地看,抓作风与改文风在新闻界不算一个新的口号;发展地看,只要新闻事业继续存在和发展,这件大事就要永远地抓下去。而现阶段新闻从业人员比较关心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新的社会条件下,妨碍开展“抓”与“改”的认识难点在哪里?改进的操作办法如何掌握?  相似文献   

8.
选择社会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进行报道,才能引起读者的关注,抓住读者,让读者爱读爱看,这几乎是每个记者经常挂在嘴边的常识。但是,在难点、热点、焦点问题报道中,仍然有一个如何选择切入点的问题。切入点选好了,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选择难点中的“亮点”。社会的难点就是我们报道的重点。怎样才能报道好这些难点,这就需要我们精心思索,从难点中去发现“亮点”,以  相似文献   

9.
(二)对“难点”不能“绕道走”,要迎难而上——“难点”差不多都是群众最关心、最希望解决而又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记者如若回避它,那就会使我们的报道脱离群众。只有迎难而上,去研究,去反映它,我们的报道才能贴近群众。 不少记者都有这样体会,只有抓“难点”,记者的政策水平、业务能力才能提高得更快,比起那些一般性“中不溜”稿件更能锻炼人,更有利于培养记者。在抓“热点”时,记者难免会遇到这样  相似文献   

10.
上好文献检索课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专开设文献检索课(下称文检课),在国内目前尚处萌芽状态。我校按教材讲课,也仅仅只有三年。在这几年中,我们有教训,也有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人们对流于形式、味同嚼蜡的会议报道,往往不感兴趣,望而生厌。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善于从会议中发掘出有价值的新闻,善于从“会海”中抓鲜货、抓大鱼。 如何从会议中发掘有新闻价值的新闻报道?我认为: 一是,抓热点、难点问题。许多会议都要提出一些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其中如果带有普遍性,是广大群众关心的,就要抓住不放。1991年春天,我在全区农村工作会议上获悉阜城县农民负担不超过5%后,觉得在农村“三乱”日趋严重,已成为热点难点问题的情况下,阜城县的经验值得推广。我们便深入农村采访农民。在采访中发现这个县减轻农民  相似文献   

12.
力求多抓新问题,办一张具有地方特色和独特风格的省报,开创新闻工作的新局面,这是我们在新闻改革中向全编辑部提出的奋斗口号。我们要求编辑、记者善于抓独家新闻,注意发掘和宣传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其它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的萌芽和预示着发展方向的典型。我们还要求,力争两三天就有一条反映新问题的报道上头版头条。经过上下  相似文献   

13.
6月,有一篇评论,原题为《抓好禁毒工作的点、线、面》。原稿作者很欣赏自己的这个比喻,说。“借几何语言来说抓禁毒工作,个人和家庭是点,社区是线,全社会是面。我们就是要抓好禁毒工作的点、线、面。”家庭可以是社会的一个点,这没有问题;全社会是一个大的面,这也没有问题。说社区是线,就有点费解。社区是指城市里的某个区域,是块状,是指  相似文献   

14.
在报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党委机关报如何在竞争中取胜?这是我们面对的一个严峻课题。紧紧抓住领导与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大胆、积极地开展舆论监督,这是党报在竞争中取胜的重要手段,也是深圳特区报新闻采访中心抓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两重两深两新光明日报总编辑徐光春1994年,光明日报要抓好“两重”、“两深”、“两新”。“两重”是:一、要抓重点报道。我们的做法是:认真研究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实际工作的难点、群众关心的热点,并在这三“点”的结合点上做文章。二、要抓重要文章的发表。“...  相似文献   

16.
抓热点要注意这几点: (一)、抓群众的关注点——就是抓最受人们关心的话题。 关心、研究和报道同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紧密相连的一些问题,紧紧抓住普通人最关心的事情,剖析平凡人最一般的心态,又能通过生花的妙笔抒遣他们胸中的担心和忧烦,表达他们内心的愿望,是使  相似文献   

17.
石翼 《军事记者》2004,(9):68-68
问:抓问题与揭露问题是一回事吗? 答:在新闻写作领域内,抓问题与揭露问题是不能画等号的。 从一般意义上讲,问题就是矛盾,所谓抓问题,就是抓住事物的矛盾。从这  相似文献   

18.
积习点就是抓现实生活中的积重难返的老大难问题。现实生活中积习点非常多,现仅举报纸报道中的几例。 《团结报》1985年8月10日发表的一条新闻,题为《民革黑龙江省委积极做党的诤友(副题) 帮助解决落实政策中的老大难问题(正题)》。这篇批评稿说,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黑龙江省委会为解决民革成员、起义投诚人员、原东北制材局总务股长  相似文献   

19.
抓难点。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如农产品的流通、农民生产、生活资料的流通都是让农民头疼的问题。因此,在报道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建设方面就要做更多的努力。我们对这方面就进行了重点关注,通过深度报道《盯准市场品尝甜头》告诉人们:如今在农村,“千个好,万个好,要看秋收得多少”这句话应该赋予更多内涵。农民开始盯准市场,玩转祖祖辈辈耕耘的一亩三分地。他们在中央“三农”政策引导下,调整产业结构,使土地产生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应运而生的农民经纪人,头脑灵活、熟悉市场,他们搞生产、跑经销、引良种、  相似文献   

20.
(三)抓群众舆论的沸点——就是抓来自街头巷尾的声音。 这是反映普通人情绪和要求的突破口。有许多问题,老百姓在杂院、胡同口、马路边和公共汽车上议论纷纷,有时甚至是满城风雨。可是我们记者过去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有时虽然也目睹了,耳闻了,却不敢接触,更不敢反映,结果就出现了两个舆论阵地:群众舆论阵地和新闻媒介的舆论阵地。我们应该尽量使这两个舆论阵地相吻合。只有这样,才能起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