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小学生》2007,(7):20-21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朱自清在《荷塘月色》里如是写道。  相似文献   

2.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散文中脍炙人口的佳作。文中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如梦似幻,清新美妙的荷塘月色图。大多数的评论者都认为这是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与自我心灵升华的理想世界,是朱自清对“属于自己的自由世界的向往”。《荷塘月色》一文正是由这两个世界构成的。而我在教学中发现,文中描写了三个世界,即烦躁的现实世界、宁静的自然世界和理想的现实世界。  相似文献   

3.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可以说是“深远如哲学之天地,高华如艺术之境界”的散文典范,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部近乎完美。香港散文家董桥曾说:“散文,我认为单单美丽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还是内容。”也就是说散文如果没有深远的思想内容,光有高华的艺术特色.就如皇帝华美的新装失去物质的依托一样毫无意义。所以《荷塘月色》最吸引笔者的地方就是它所体现出的“哲学之天地”,正如王岳川教授曾在《文本纲读的解释学视域》一文中所写的:“经典性的文艺作品往往体现出一种与世界人生相契合的深层意蕴”那样。那么《荷塘月色》的“哲学之天地”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它就是作者所梦想的一个有别于现实的和谐的理想世界。那么,作者所梦想的这样一种和谐的理想世界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呢?  相似文献   

4.
<正>朱自清的心里为什么“颇不宁静”以情景交融著称的《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散文中的名篇。文章起笔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在这满月的光里,他漫步去荷塘,正是为了排遣这种不宁静的心情。那么,究竟什么使朱自清的心里这样地不宁静?  相似文献   

5.
体验孤独     
朱自清先生在名篇《荷塘月色》中写道:“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相似文献   

6.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名篇.作于1927年7月。这一年中国接连发生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大屠杀,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这使得当时的朱自清陷于苦闷彷徨之中.他清楚地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又觉得这两条道路自己都走不了,最终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哪里去》),他无力摆脱“中间道路”的吸引.既不满现实,  相似文献   

7.
蓝雨 《现代语文》2005,(8):17-17
“独处的时候,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不由使人想起来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我爱热闹,我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或许,人只有在离群索居时,才会思索,追求、创造。既然独处也是一种享受,我们就且受用这无边的世间之美吧!  相似文献   

8.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文尾的时间和地点是:“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1927年的中国是一个什么样子呢?稍有现代史知识的人都知道,这一时期,北伐战争最终失败,国共合作走向破裂,国民党在全国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军阀混战连年不断。特别是1926年发生了段祺瑞政府残酷屠杀各界群众的“三一八”惨案,朱自清是这场惨案的亲历者,他在事件发生后第五天,写下了《执政府大屠杀记》,悲痛地  相似文献   

9.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和《背影》,以清新自然的笔致刻写了作者的心理和情愫,情景交融地抒写了他特定时期的心绪;前一篇写作者月夜漫步荷塘时的所见、所想,文章借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绘,含蓄而委婉地抒发了作者自己不满现实、洁身自好、向往美好新生活的情怀;后一篇写作者奔祖母丧后与父亲车站分别的情景,全篇充满着溢于言表的真挚感情,它将父子至爱深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成为抒写父子之情的名篇。  相似文献   

10.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抒写“真我”的抒情散文,带有明显的“自叙传”的色彩,贴有“朱自清”标签,是特定时期朱自清灵魂世界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11.
(一)分析一下学生要学的内容我们发现,没有多少内容是非教不可的。比如运算法则,似乎已被老师列为必教之列。但如果我们把它放在学生的游戏中,让学生一边玩耍,一边探索,他们可能就有许多独到的发现。甚至连认字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探求。有一个小学生自己发现了“突”字的意义,说一只狗(“犬”)突然从洞里(“穴”)穿出,吓了人一跳。这种解释非常有味,是任何教导笔顺与结构的书上所没有的。如此看来,还有什么知识是非教不可的呢?有一个学生自己研究了《荷塘月色》后说,朱自清的思想矛盾从他的视觉、听觉和行动上就可以看出来…  相似文献   

12.
与其说虹影对现实感兴趣,不如说她对历史更感兴趣。她的新作《孔雀的叫喊》以长江三峡正在发生的巨大的历史性变迁为背景,而她的目光却穿透了历史与现实之间布满迷雾的屏障,直达一个人或一个时代最隐秘的境地。她说:“毕竟,有谁能抵达出生前的世界呢?”她把这句话留在封面上,也许表达了她的某种感慨。  相似文献   

13.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一文中透露的究竟是一种什么思想情绪,这个问题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有人说是淡淡的哀愁中夹有淡淡的喜悦,有人说是浓浓的哀愁;也有人说是脱离火热的阶级斗争而寄情山水;也有人说是抒发了对现实不满的忧愤之情;还有人说是小资产阶的摇摆性……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这一问题,朱自清先生早已作过明确的阐述。在《那里走》一文中,他这样叙述当时的情绪:“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猥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这就是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一文中透露的思  相似文献   

14.
《荷塘月色》赏析刘青《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先生1927年在清华大学任教时写的一篇写景抒情的优美散文,它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写作技巧著称,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产生过一定影响。作品是从他要去观赏满月下的荷塘景色写起的。作者深夜去荷塘赏月,是要在一个幽静...  相似文献   

15.
正如果现在要问那些毕业若干年的人:"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相信十有八九的人会说:"是‘荷塘月色’的美景。"为什么呢?一方面是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实在是太美了,另一方面是学生觉得朱自清先生想要摆脱不宁静的心  相似文献   

16.
“理解”“发现”“反思”作为思辨性阅读的关键思维工具,可以搭建起《荷塘月色》思辨性阅读的思维支架。通过文本细读,先带着学生去“理解”文本有“什么样的荷塘,什么样的月色”;随即带领学生挖掘朱自清“为什么选择写荷塘,为什么选择写月色”来寻求审美“发现”;最终引导学生对“采莲世界”、“西洲世界”进行比较,“反思”出文本“不仅仅是荷塘,不仅仅是月色”,进而还原出朱先生的真实生活图景:在想象世界与现实世界中反复穿梭以寻求精神的短暂自由。故而“荷塘月色”恰恰是他接通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的“审美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在开篇和结尾的两处提到了“妻”:“……妻在屋里拍着閠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这两处“妻”指谁?有关教参书中引有这样的话:“朱自清的夫人陈竹隐回忆当时的情况……”这就很容易使人以为朱自清在《荷》文中  相似文献   

18.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写的不是一种意见、一个主张,而是“细到像游丝的一缕情怀,低到像落叶的一声叹息”。此文虽经岁月淘洗,但愈益映射出人性的光辉,为现实生活中许多白天“一定”要说话、“一定”要做事的人们送去缕缕荷香,披上薄薄月光,献上心灵慰藉。  相似文献   

19.
一、散文巨匠的纯美情愫 朱自清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巨匠,写出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佳作,如《春》、《绿》、《荷塘月色》,还有《背影》、《威尼斯》等等,由此他被称为“美文大家”。郁达夫先生曾评价他说:“文学研究会的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当我们沉浸到朱先生的作品中时.我们不由得会在内心发出这样的感叹:“它们美得像诗一样!”的确,朱自清先生的精品佳作都给人以“诗”的美妙。  相似文献   

20.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著名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作者正在清华大学任教授。1927年7月,正值反动势力不断加强黑暗统治的时期,作为正直爱国的知识分子,朱自清不满当时的社会黑暗,苦闷、徬徨,又不能离开现实,就是在这种苦闷矛盾的心情下,他写下了《荷塘月色》。作品是从他要去观赏满月下的荷塘景色写起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忽然想起了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