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世雄 《广西教育》2008,(28):49-49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和掌握动作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学习动作,除了观察教师的示范和倾听讲解之外,主要是通过大量的反复练习来掌握动作,教师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按照动作规范化的要求,肯定正确部分,指出动作中的错误、产生的原因及其改进方法。能够使学生将动作掌握得快而准确。因此,教师在学生练习时给予适当的指导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体育课教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教师讲解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明确和记住教学目标及本课所要完成的任务,同时也是教师对动作技术讲解与分析和对学生进行纪律与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学生的练习是动作形成与定型、锻炼与健身、能力培养与提高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学生掌握动作只能通过大量的、重复的练习才能使动作达到自动化程度。因此,在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练习之间就产生了矛盾,所以,要上好一节体育课就要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的精讲才能有时间保证学生的多练,即教师要做到精讲多练。  相似文献   

3.
一、错误动作产生的原因(一)主观原因所谓主观原因 ,是指错误动作产生的原因在于学生自身。这类原因大致可分以下情况 :1 .练习中心理指向有误由于学生对于技术动作特别是一些技术细节上没有建立起正确的技术概念 ,或单纯地凭个人的理解或感觉 ,使得练习中心理指向的确定出现失误 ,以致造成了错误动作。如短跑中的强制用力意识 ,造成全身紧张 ,速率反而下降 ;跳跃起跳时有意加力蹬伸的结果是使身体重心较大地降低 ,延长了起跳时间 ;为了加快出手速度 ,投掷器械时手臂提前主动用力 ,如此等等。2 .练习中缺少自我控制在田径练习中 ,学生有意识…  相似文献   

4.
一、应用“口诀”教学手段,强化起跑教学效果。在起跑教学中,很长的动作要领学生是很难记清楚的,反复讲解其效果仍然不佳,为解决此问题,我在教学中采用简单的“口诀”记忆法。如起跑的要领口诀为:预备线上深呼吸,各就各位做蹲踞,听见预备膝离地,臀部抬起重心向前移,枪声响手离地,两臂摆动蹬跑器。学生背诵记忆后、教师按口诀师范起跑动作2~3次后,学生分组,由小组长负责带到事先画好的场地按口诀练习,逐步熟悉起跑的连接动作、体会起跑技术动作要领。  相似文献   

5.
讲解法是教师分析动作结构,借助语言将要求学生完成练习的技术要领作概括说明,它能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教师对动作结构加以描绘和叙述,再配合直观的示范动作,能更为形象地把动作的结构、完成练习的要领揭示出来,帮助学生更快、更准确地掌握知识与技能。在体育课教学巾,运用语言讲解教学对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笔者特对在体育课教学中如何运用讲解法,发表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首先是从对动作的感知和练习开始的,它的上端是动作概念,中间环节则是动作表象,最末端是动作技能。动作表象是在头脑中表现出来的过去感知的运动技术动作形象。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正是凭着自己的动作表象进行各种技术练习的。如果表象不清楚,会给练习带来困难,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和练习也就成了依猫画虎的机械动作了。表象训练就是用心理手段训练脑的心理机能,以发挥运动表象、想像、思维在技术形成中的作用。因为运动技术的学习,不单纯是对肌肉活动的训练,  相似文献   

7.
在排球教学过程中,对于绝大多数初学者而言,由于基础差,不可避免地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动作,如不及时纠正,不仅容易在练习过程中发生意外伤害,影响学生情绪,削弱练习兴趣,降低积极性,伤害自信心,而且还会影响完成技术动作的质量,最终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如何使学生掌握正确规范的技术动作,尽可能不出现或少出现错误,这是我们在教学中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教师应该把提高学生对错误动作的自纠能力放在一定位置,对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排球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体操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动作结构复杂,技术性较强,有些动作需要在高器械上或高空中完成,因此在教学中学生往往会产生害怕心理。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从探索学生在体操练习中产生的害怕心理入手,分析了在体操教学中学生害怕心理的表现和产生的原因及其消除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谷琼 《湖南教育》2005,(4):22-22
分析比较法。教师在指导学生体育训练时,可采用正误两种不同的动作姿势进行示范,让学生通过练习所获得的感受及效果来比较动作的优劣。例如教学快速跑时,让学生体会足前脚掌与全脚掌跑的触地感受,摆臂的握拳与半握拳的放松感觉。在这样的练习中,学生领悟到了动作技术正确的优点,从而能自觉掌握。设疑点拨法。根据教材内容与特点,在某些技术教学中,如在弯道跑练习时,教师事先不进行示范讲解,而是向学生提出问题:“直道跑与弯道跑有何区别?”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练习、去体会、去领悟、去排难释疑,教师再适时加以点拨动作要领。学生在自己的努力…  相似文献   

10.
练习法是根据教学任务,有目的地重复做练习的方法。体操教学中学生掌握动作、进行身体锻炼,以及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等,都需要通过对动作的反复练习来达  相似文献   

11.
耐久跑是提高学生耐力和心肺功能的一种有效手段,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耐久跑的练习不只是简单的重复跑步,而是要求体育教师要明确教学目的,重视基本动作要领,了解教学制约因素,研究对策和方法,对学生个体、教学场地、训练器材、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从而使体育课堂教学由枯燥乏味变为生动有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练习任务,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张文莲 《课外阅读》2010,(12):160-160
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应用到其他的学科,在体育学科也有其重要作用。它能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热情,同时信息技术能够捕捉到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比较规范的细微的瞬间动作,这是传统教学无法做到的,有助于学生对运动动作进行规范性地练习,另外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通过对每个动作的回放,重放等,让学生对每个动作进行观察分析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教学提示是学生在做练习前被告知应该怎样做的教学艺术技巧。教学提示有语言提示与非语言提示。语言提示是教师用简练的语言或口令指导和引起学生的注意。非语言提示即肢体动作提示,它是以肢体动作、表情、姿势等无声语言来提示动作或练习的种类、方法,它克服了语言提示的不足,弥补了语言提示不能准确或无法表达的缺陷。  相似文献   

14.
案例1:七年级的一节体育课,教学内容是“排球双手垫球”。为了让学生掌握动作,教师采用了讲解、示范、徒手模仿练习、分解练习、完整练习、及时纠正反馈等教学手段。90%的学生在做徒手时掌握了“排球双手胸前垫球”的动作技术;但在有球练习中,动作不连贯,垫球方向性差,而且课的运动量较小。  相似文献   

15.
在田径技术教学中,学生由于身体素质差、技术动作概念不清或其他客观原因,在练习过程中会产生各种错误动作.教师可采用一些间接帮助法来预防和纠正,会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间接帮助”是指教师不直接给学生助力,而是通过信号或使用标志物及限制物等手段,提示动作要领,指示和限制动作方向位置,从而达到建立正确动作概念、改进动作技术和提高动作质量之目的.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以下间接帮助法,使学生尽快掌握动作要领,提高动作质量,保证了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6.
在武术套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运动表象,以使学生在观察和进行练习的基础上,把回忆想象动作技术作为练习的补充手段,使动作技术的主要部分在脑中重现,以便根据表象进行练习,进一步形成动作技术的概念,加深对动作的理解与掌握。  相似文献   

17.
现在的体育课堂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师讲解和示范、练习这一传统模式,而是创造性选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根据课的内容需要来选定场馆进行教学。创新体育教学模式是让学生掌握动作练习方法,达到“由学会到会学”这一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讲解是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语言进行教学,使学生明确教学任务、动作名称、过程、方法、要领和要求等,指导学生掌握动作的基本技术、技能和进行练习的一种教学手段。示范是教师完整地向学生演示技术动作,让学生了解动作的结构、顺序、形象以及要领和方法,从而更好地进行模仿,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  相似文献   

19.
讲解是体育教学中语言法的主要实施手段,是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讲解使学生明确教学任务、动作名称、方法、要领和要求等,以指导学生掌握动作的基本技术、技能和进行练习的一种教学手段,它能使学生准确的、完整的了解所学技术动作的全过程,并提高其对体育运动的认知能力,从而培养出学生良好的体育思维。  相似文献   

20.
在体操教学活动中,学生所处条件以及对所处条件态度都是不一样的。学生可能随时产生心理障碍,心理障碍阻碍着学生熟悉和掌握体操动作,也对体操教学正常秩序的顺利开展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心理障碍的形成很多都是在练习跳马、单杠、双杠等项目中。运用重视保护与帮助、增加游戏性的分解动作练习、加强诱导学习、利用情感转移法、运用心理训练法、提高示范的正确性和观赏性、加强能力培养法都是解决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通这些方法,可以提高体操教学质量,也有利于体操教学的顺利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