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自觉反抗”之类论调有多少?小说《祝福》是鲁迅传世名作,祥林嫂是世界“文学画廊”中一个鲜明生动、永存不朽的艺术形象。祥林嫂是怎样一个典型呢?不少《祝福》研究者认为,祥林嫂是自觉清醒的反抗者,她是劳动妇女“抗击和搏斗”“封建制度”的典型。例如林非在《鲁迅小说  相似文献   

2.
谈祥林嫂     
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用“吃人”二字深刻地概括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放的本质;他的另一篇著名小说《祝福》,则用具体的形象反映了在封建制度下,农村劳动妇女祥林嫂被封建礼教所“吃”掉的活生生的现实。《狂人日记》提出了“救救孩子”的口号;《祝福》发出了救救祥林嫂的呼喊。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完全是一个被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摧残致死的妇女形象,她在遭受封建社会各种势力的迫害时,表现得十分愚昧和麻木。读了《狂人日记》,再去读《祝福》,就会发现这两篇小说的创作意  相似文献   

3.
鲁迅的小说《祝福》写了一个苦命的女人祥林嫂 ,她四十岁上下便在祝福的鞭炮声中 ,在灵魂与地狱的有无的质问与怀疑中走向天国抑或地狱。 2 0世纪的中国 ,鲁迅及鲁迅作品研究是“显学” ,面对那么多研究文字 ,关于《祝福》与祥林嫂的内容也几乎多得让人没话可说 ,但重新解读 ,或许还会有些新东西吧。是谁害死了祥林嫂 ?以前的教材认为祥林嫂是被压迫、被侮辱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她深受封建政权、族权、神权和夫权的压迫 ,成为封建礼教、鬼神迷信和宗法制度吞噬的牺牲品。诚然不错。问题是在提倡与呼唤走近鲁迅的今天 ,我们怎样看待鲁迅和他的…  相似文献   

4.
裴秀丹 《考试周刊》2010,(55):27-28
祥林嫂是鲁迅的《祝福》中的女性形象,其形象的典型意义揭示了封建制度对劳动妇女的经济枷锁和精神摧残.“暴露了封建礼教和家族制度的害”。我从以下几方面对祥林嫂的形象作评说。  相似文献   

5.
白雪 《学语文》2004,(11):1-4
鲁迅先生在小说《祝福》中,巧妙地把祥林嫂性格的几次重大变化,集中在“祝福”这个特定环境里;并通过人物的肖像描写,尤其是眼睛的刻画,揭示了祥林嫂的悲惨 命运及其社会根源。细读《祝福》,不难发现,小说冠以“祝福”这个标题,  相似文献   

6.
鲁迅是“五四”时期最早关注农村妇女命运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祝福》塑造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成功的农村劳动妇女典型——祥林嫂。祥林嫂是辛亥革命后贫穷落后的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旧社会,她不但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反而成了一个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的人物,以至最后被旧社会所吞噬。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根源是什么?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7.
在鲁迅的小说《祝福》中,柳妈应该说是一个小人物,但正是这个小人物却对主人公祥林嫂的死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柳妈是一个“吃素戒杀”的人,从她的政治、经济地位来说,她与祥林嫂一样,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妇女,也是个被压迫受剥削的下层人物;但由于封建伦理观念、迷信观念的毒害,在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中,却又不自觉地扮演着“帮凶”的角色,不自觉地一步步逼着祥林嫂往死路上走。因此柳妈既是一个可怜可悲的人物,更是一个可恶、可恨的人物。柳妈于祝福时到鲁四叔家,她也是前来帮工的,她的到来原本对于祥林嫂就是一种威胁和伤害。往日的祝…  相似文献   

8.
鲁迅小说《祝福》的主人公祥林嫂一生备受凌辱、饱尝煎熬,最后悲惨地死去。那么这样一个人物,怎么能与“笑”联系起来呢?在小说中,有关祥林嫂的“笑”的描写有三处,作者这样安排不是偶然的,它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顿建 《快乐阅读》2011,(20):175-176
对鲁迅小说《祝福》的解读,传统的方法是突出夫权、族权、神权对农村妇女祥林嫂的残酷迫害,注重情节上对她不幸命运造成原因的探寻,而将着眼点放在对封建制度的批判上,所以,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0.
在古代,最不幸的是妇女,凡是女人做的都是错的,全世界都给予咒骂。--鲁迅鲁迅的《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祝福》中祥林嫂的被奴役感、屈辱感和依附感就是妇女命运的历史积淀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产物,可见中国历史上对妇女的歧视渊源深重。祥林嫂深受族权、神权、政权、夫权四大绳索的束缚,是旧中国封建制度残害的典型,她比牛马的命运更为不幸。  相似文献   

11.
祥林嫂之死,是《祝福》情节发展的表层线索。祥林嫂是怎么死的?鲁四老爷家中的短工说“是穷死的”。仅仅是因为穷吗?《祝福》分明又是个人命案子,祥林嫂死了,谁是凶手?这是小说的深层线索。围绕这一深层线索,我们可以解读到《祝福》多元的思想意蕴。一、反封建礼教:思想革命的理性认识《祝福》的思想意蕴,首先应将其与中国的思想革命结合起来考察。这主要体现在鲁迅对中国社会的理性认识。小说中祥林嫂赖以生活的家庭,是鲁四老爷的家。鲁四老爷是一个大骂“新党”、“讲理学的老监生”。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家,他“皱了皱眉”,分明是“讨厌她是…  相似文献   

12.
我对《祝福》中所用的“灵魂”一词有些不解。《祝福》是鲁迅先生于192 4年发表的。小说所展示的背景是在辛亥革命前后。在当时,广大农村中封建制度依然存在。从小说开头的“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这句话就可以看出,鲁镇当时是很贫穷、很落后的。像祥林嫂这样一个女人,在当时是不可能受到教育的,那么,“灵魂”两字她是从哪里知道的呢?如果说是从柳妈的话中得知,无外乎是从“你想,你将来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分给他们”中知道的。那么,祥林嫂在见到“我”时应该问“是不是人死了,还要到阴间去受罪?”(其实,这句话也同样能表达出…  相似文献   

13.
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是以祥林嫂的一生的悲惨遭遇为主体安排的。祥林嫂在生命走向终结之前曾执着地问“我”:“一个人死后究竟有没有灵魂?”到底什么是人的灵魂?“灵魂”即一个人的精神。祥林嫂活着的时候是有精神的。在她饱含辛酸和血泪的生涯中.祥林嫂是满怀希望而且执着地守护着自己的生命之魂。  相似文献   

14.
《祝福》是鲁迅的代表小说之一,文章应用明暗两条线索进行组织。祥林嫂死于中国人民的相互祝福声中;旧中国的劳动人民死于封建,资本主义的祝福声中,祥林嫂更死于她自己的魔掌中,她更是在自己对自己的祝福声中忽忽地离去,留给他们的除了她的那些“阿毛的故事”外,另一无所有。  相似文献   

15.
“死”是一个灰色的字眼,令人忌讳和恐惧。但在文学大师们的笔下,“死”却能传达出丰富的情韵和异常的神采来。他们作品中的“死”或寄寓深意,或凸现性格,或传递哲理,或昭示主题,给我们带来了迷人的审美世界。祥林嫂、夏瑜之死:鲁迅以死亡寄托控诉和警示《祝福》是鲁迅先生一篇著名的悲剧小说,作者采用倒叙的手法,把祥林嫂的“死”摆在她悲惨一生的开头来叙述,叙写她在新年人们祝福的时候惨死在雪地上,以控诉封建社会吃人的罪恶。鲁迅在描写祥林嫂之死的过程中,首先成功地描写了置祥林嫂于死地的鲁镇这个典型环境。辛亥革命虽已过去多年,但…  相似文献   

16.
凡读过鲁迅小说《祝福》的,对主人公祥林嫂一生备受凌辱、饱尝煎熬、最后悲惨死去的 情景,无不铭记于心。这样一个人物,怎么能与“笑”联系起来呢? 然而,在小说中,涉及 祥林嫂“笑”的描写却有三处之多,这在鲁迅其他小说的人物刻画中,如《孔乙己》中的孔 乙己,《故乡》中的闰土等,是从来没有过的。鲁迅先生的小说,语言简练,含义丰富而深 刻,可以说字字珠玑,无一处不讲究。作者接二连三地运用这种神情描写祥林嫂,不是偶然 的。它对刻画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题,是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的。第一次“笑”。祥林嫂新死了丈夫,在家…  相似文献   

17.
《祝福》是鲁迅的代表作品之一。在这篇小说中,鲁迅塑造了祥林嫂这样一位20世纪初生活在中国乡镇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小说对这一人物的塑造是极其成功的,也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典范之一,这一人物形象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她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宝库中的一个艺术典型。读这篇小说,仿佛置身于这里描写的环境之中,自己似乎凭着所见所闻所感,成了祥林嫂悲惨  相似文献   

18.
祥林嫂之死纵横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祥林嫂是鲁迅小说(《祝福》里的主人公,是封建社会受压迫、受剥削、受欺凌的妇女象征,是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她受尽磨难,受尽欺凌,饱受人间凉薄,在普天同庆的大年夜,孤伶伶倒毙在飘雪的街头。没人怜惜,更没人痛哭,只有“谬种”的诅咒。她是怎样落魄到这一步的?是谁、是什么导致了她的死亡呢?  相似文献   

19.
鲁迅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是个什么样的典型?反抗性格是不是她性格的一个主要方面?有人说:“祥林嫂并不是听天由命的奴才,她并不甘心情愿任凭封建势力摆布自己的命运。”有人说:“她不甘心就这样被封建势力所吃掉,她奋力挣扎着,反抗着”。“祥林嫂的一生,是被奴役、压榨、摧残、虐杀的一生,也是不断挣扎,反抗的一生。她不肯屈服,不甘心被人们当玩物买来卖去,而竭尽全力反抗”。总之,这些同志认为,反抗性格是  相似文献   

20.
<正>《祝福》中祥林嫂的“三问”,既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也是阅读和教学的一个难点。为解决这一难点,拙文遵循鲁迅“顾及全篇”的“论文”方法,联系文中相关人物和情节,试辨析“三问”究竟问什么,并分析祥林嫂典型形象的特质。柳妈与祥林嫂“三问”《祝福》中的人物,与祥林嫂“三问”直接相关的,是同在鲁四老爷家做工的柳妈。后者之于“三问”,为文本提供两个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