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莉 《考试周刊》2014,(94):46-46
<正>一丰富的作文积累,来自大量的阅读,更来自多姿多彩的生活。只有先正确地认识了事物,才能真实地表达出对事物的看法。因此,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既要引导学生形成观察的意识,更要教会学生观察的策略、技巧和方法,才能帮助他们更全面、深刻地认识事物,达到自主积累作文素材的效果。一是引导学生从无意注意进入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的、自觉的、需要人们做出努力的心理活动。从无意观察到有意观察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将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  相似文献   

2.
写作之我见     
如何引导学生写作?结合教学经验,浅谈如下见解: 一、亲身体验生活,获取作文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要求说真话。因此,教师不但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要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走进自然,获取素材做生活的有心人,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有可能发现事物的奥秘,认识事物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写作教学的主要目的是"立人",作文教学应当帮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中感悟人生,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强化思维的广度,提高学生的境界。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用文字来表达生活,努力完成与自然、社会的对话,如此一来,学生的写作视野会更加开阔,写作思维也能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4.
写作之我见     
何彩虹 《海南教育》2009,(6):126-126
如何引导学生写作?结合教学经验,浅谈如下见解: 一、亲身体验生活,获取作文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要求说真话。因此,教师不但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要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走进自然,获取素材做生活的有心人,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有可能发现事物的奥秘,认识事物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一、前期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提出学生要写好作文,要学会“用心感受生活”.本次作文的学习重点就是使学生养成思考生活的意识,能写出自己对生活的认识. 教学重点: 1.用心观察周围的社会生活. 2.以我笔写我心,感情真挈,阐明对生活的感受与认识. 教学难点: 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思考. 二、教学目标 1.提高对用心感受生活的认识,养成用心感受生活的习惯. 2.用心观察生活,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的作文学习作为小学生的语文启蒙学习的重要阶段,是需要教师进行耐心引导的,尤其是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要逐步教会他们写作技巧,就如何运用教学方法教会学生用心观察以达到真实写作的写作效果,结合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展开了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观察生活,要教会学生运用一定的技巧,尤其是开头结尾处更需要精雕细琢,绝不能让读者有拿起作文就头疼、看完作文就后悔的感觉。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问题较多的一个方面。笔者从事多年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认为在新课改理念下,用心点燃学生作文兴趣的火花,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自然,感受生活,感悟人生,教给他们正确的写作方法,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可以较大幅度提高农村作文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9.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指导学生作文要从生活入手。教师要引导学生更多地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实际接触  相似文献   

10.
彭建 《语文天地》2014,(5):63-64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因而,只要是自己对生活的一点感悟和体验,都可能成为写作的契机和内容。教师在作文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主动积累生活中的素材,多角度、多方面地观察体验生活,丰富脑海中的生活素材。用自己的眼睛来看世界,就是观察。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周围也有感人的事情,只有自己用心去体会,设身处地去体验他人的喜怒哀乐,进行换位思考,才能感动自己,才能通过文字去感动别人。  相似文献   

11.
作文与生活联系紧密,写作离不开现实生活.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悟生活,在生活化写作中融入自己的真实体验,让作文表达真情实感,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文章从结合作文习题、创设生活情境、提醒学生留心观察、教会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鼓励学生自由写作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教师必须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进而描绘生活的习惯,引导和鼓励学生多在生活中去看,去听,去体验,去思考,欣赏他们的一切想法,为他们写出富有个性化的作文创造宽松的环境。  相似文献   

13.
现在,很多小学生的作文存在胡编乱造的现象,这与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习作教学理念是不相符的。只有让学生写真实的作文,才能促进他们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基于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真实"素材;指导学生用心表达,抒发真情实感;借助赏识评价,提升学生的习作热情。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中,学生最感头疼的是作文没有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其实,学生每天都在多彩多姿的现实中生活。怎么会没有写作素材呢?主要是他们没有能够感受生活,缺少对生活的思考和体悟。为了让学生能够真实地体验生活。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场合。有意无意地利用或者创设一定的情境,吸引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用眼观察、用心感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从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感性经验中取题立意、引发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它是教师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中考作文中,很多学生面对越来越与社会现实联系紧密的作文题,不是觉得无从下手,就是写出空洞乏味,缺乏真情实感的文章。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写作的素材。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生活习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积累写作素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观察生活、广泛阅读和教会方法三方面探讨了作文教学中积累写作材料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老舍说:“要学习作文必须观察生活。”九义小语《大纲》也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学生只有掌握了观察的方法,养成时时处处细致用心观察的习惯,提高观察效率,从生活中积累丰富的素材,才能写出好文章。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呢?在教学中,我们采用下列四种方法进行训练。一、四季导游法。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带着四季导游系列表对一年四季中景物特征及变化进行观察,以培养学生时时观察的习惯。由于儿童对周围事物缺少有意识的反复观察,“视而不…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是个难点,大多数学生认为写作难,怕写作文,而能教会学生写作文更是难上加难。学生们怕写作文原因有很多,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让他们缺少生活体验,繁重的课业压力令他们不善于观察思考,缺乏感悟能力等,教师方面忽视学生的创新能力、批改不当、指导形式单一等等,都导致了学生怕写,教师怕教的后果,今天我就从作文教学的系统性的缺失上谈谈作文教学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教学缘起] 进入高三,学生困惑最多的是作文,抱怨最多的也是作文.甚至有些同学考场上一见作文题,便脑海一片空白,无从下笔,无话可说;即使勉强成文,自己也觉面目可憎,索然无味.其实,学生作文的根本问题在于他们误把日常生活本身当做了生活体验,缺乏个性的感悟与思考.新课标对高中作文的要求是:"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对材料进行加工处理,提炼出正确的观点和美好的情感;注重在阅读中丰富知识,积累佳句,陶冶情操,孕育己见,领悟作文技巧;同时作文教学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激励他们勇于创新的精神,张扬个性,快乐作文。  相似文献   

20.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对于学生来说,要倾吐自己的心声,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不仅要不断阅读,积累语言材料,丰富头脑;还要善于观察生活,多思考,勤练笔。老师在作文教学中也要正确地引导,在此,本人谈一谈在作文教学中的一孔之见。一、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学生往往都怕写作文,觉得没有材料可写,无从下手。怎样使学生有材料写呢?要引领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从生活小事中选材。生活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其实,初中生的人生经历已有十几年,也接触了不少人和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