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伏羲神话和九隆神话都是我国著名的神话,伏羲神话一般被视为是汉族的神话,但在我国的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仍然流传着诸多关于伏羲的神话。需要强调的是,文中所指的伏羲神话是所有和伏羲有关的神话,而不是特指某一个关于伏羲的神话。九隆神话则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神话,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两个神话具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拟从情节内容和文化内涵两方面出发,对两个神话的相似之处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2.
古代希腊神话与古代中国神话是富有典型意义的两种神话。古希腊神话是古代神话作为审美艺术的最高典范,古代中国神话是神话历史走向的最特殊表现。它们分别以高度的艺术化和特殊的历史化在神话学中占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和希腊,都是世界最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其丰富而美丽的神话,则是两国曾经放过万丈光焰的文学瑰宝,是两国文明的灿烂之花。然而就两国的神话作分析、比较研究,也许还是一个薄弱环节。神话“具有永久的魅力”。本文试将两国创世神体系的形成、上古神话形态模式及其内容特色之异同,略抒管见,以作引玉之砖。 一、中国和希腊创世神话体系及形成 所谓“创世神话”,是指描述创造宇宙世界和人类的神话。这类神话,在世界许多文明古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蒙汉两族不同的生产方式、思想意识及不同的文化等角度,阐述了两个民族创世神话的概况及其雷同性和变异性。指出蒙汉创世神话有很多共同点,同时也有各自的特色。“浑沌”的观点及认识是蒙汉两族神话中的共同点,而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在神话中的表现则是蒙汉神话各具特色的原因。文中也谈到外族文化对蒙汉神话的影响及神话本身的流传演变等情况。  相似文献   

5.
对神话概念的理解向来有“广义”、“狭义”两说。本文主张中国神话是一个发展的系统,道教神话是中国神话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文章对道教神话进行了界定和描述,认为其对中国远古神话母题的继承,主要表现在角色、观念与情节三方面。它对中国神话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远古神话的改造,一是创造新的神灵和新的神话,并发展出新的神话母题。  相似文献   

6.
神话是个冷门,但独具魅力的防风氏神话却变冷门为热门.全国性神话学术研讨会,建国以来一共开过四次,防风神话不到两年连续开了两次.有识见的学者指出,这不仅在国内,即使在国外也是绝无仅有的,目前防风神话已成为学术界的新鲜佳话.  相似文献   

7.
彝族史诗《梅葛》、《查姆》是流传在云南省楚雄州彝族中的两部重要的史诗,本文以文本内容为依据,对《梅葛》、《查姆》创世神话的神灵系统、创世神话的文化符号体系、创世神话的历史文化意蕴、创世神话的展演语境等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这些神话要素的分析比较来探寻两部史诗创世神话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西域各民族游牧与定居的生活方式的分离,对西域神话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西域古神话由此分裂为游牧者的神话与定居者的神话两大类别,它们与沿着丝绸之路从四面八方涌入的外来神话共同构成西域神话发展的三股力量。它们共同作用,产生着西域神话的历史和现状。  相似文献   

9.
神话 ,可以说是人类从原始到文明漫长进程的开端。各民族神话有其不同特点 ,在古希腊神话中神人同形同性 ,而中国上古神话中神人泾渭分明。同时 ,两种不同的民族神话对后代的审美心理倾向也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神话与历史的杂糅,是神话演变过程中,呈现出的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中国上古神话,由于中国式的“将神话本身化为历史传说”①的神话历史化的影响,分离为原始神话与古史传说两个部分。虽说原始神  相似文献   

11.
神话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古中国和古希腊神话是世界文化中的两朵奇葩.本文旨在比较中希神话的相同与异同之处并对其原因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2.
狗取谷种的神话是物种起源神话中比较引人注目的一个类型,其故事结构与盘瓠神话十分相似,具有发生学上的关系,但仅从这两个故事本身难以断定其产生的先后。盘瓠神话与蚕马神话也十分相似,从盘瓠神话的一些细节可以判断出它是从蚕马神话演变而来,蚕马神话更为原始。因此,可以推断,狗取谷种的神话当来源于蚕马神话,并经历了盘瓠神话这一中间传播环节。  相似文献   

13.
许多民族中存在相同或相似的神话主题.文章尝试把景颇族神话<女人为什么兴嫁给男人>与彝族神话<搓日阿补征服女儿国>进行比较.一方面,两则神话的主题和功能是相同的,它们都强调了现状的合理性从而维护了氏族社会内部的稳定;另一方面,两则神话的结构不一致,内容和叙事深度也有所不同.神话不能当作信使,但是,它却反映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并在群体内部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将以伏羲、女娲为核心的中国洪水神话和希伯来洪水神话(《旧约·创世记》洪水神话)进行了比较、互释,认为这两个神话的初次创世产生于原始母系社会,再次创世产生于父权社会,洪水是两次创世的分水岭,其功能在摧毁母系社会、开启父权社会。神话中的洪水可分自然洪水和文化洪水,中国的洪水后兄妹婚神话和《旧约·创世记》洪水神话不反映洪水自然现象本身,属文化洪水,与所谓的历史上爆发过的一次淹没全世界的大洪水无关,想从中挖掘历史真相是徒劳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神话学在新世纪的十年取得了两个较大的成绩:一是少数民族神话研究获得了更广泛的关注,中南民族大学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联合主办了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研讨会,集中体现了少数民族神话研究的影响与深度;二是神话学学科的教材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先后有三部神话学教材在这个十年问世,标志着中国神话学学科建设已步入自觉时期。教材建设方面,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知名神话学家杨利慧博士的新著《神话和神话学》由于立足自身的学术实践,潜心探索神话学教育的理论框架问题,注重田野,融通世界,贯穿本科、硕士和博士的多层次教育,显现出"差异的神话学"的中国性,在国际学术语境和本土神话学教育格局中,都具有极大的学术张力和学科推动力。杨教授博学多识,一直从事神话学教学与研究,致力于中国神话学的学术交流与跨文化对话,是新世纪以来在国外神话学界享有良好声誉的中国神话学家,这一背景,为其神话学教材增添了开阔、丰满的国际色彩。本专栏为此邀请国内外十多名神话学者就杨教授具有开拓性的神话学教材展开讨论,用两期的篇幅,实现一种研究者与作者、中国与世界的神话学学术对话,以此来深入关照中国神话学学科建设的新机遇和新问题,并期待引起学术界更多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神话与礼仪向来是少数民族文化建构的两块基石,少数民族文化中的诸多事象都是以这二者为核心衍生出来的,围绕云南少数民族的创世神话与祭天礼俗,探寻神话与仪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神话学在新世纪的十年取得了两个较大的成绩:一是少数民族神话研究获得了更广泛的关注,中南民族大学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联合主办了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研讨会,集中体现了少数民族神话研究的影响与深度;二是神话学学科的教材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先后有三部神话学教材在这个十年问世,标志着中国神话学学科建设已步入自觉时期。教材建设方面,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知名神话学家杨利慧博士的新著《神话和神话学》由于立足自身的学术实践,潜心探索神话学教育的理论框架问题,注重田野,融通世界,贯穿本科、硕士和博士的多层次教育,显现出“差异的神话学”的中国性,在国际学术语境和本土神话学教育格局中,都具有极大的学术张力和学科推动力。杨教授博学多识.一直从事神话学教学与研究,致力于中国神话学的学术交流与跨文化对话,是新世纪以来在国外神话学祭享有良好声誉的中国神话学家,这一背景,为其神话学教材增添了开阔、丰满的国际色彩。本专栏为此邀请国内外十多名神话学者就杨教授具有开拓性的神话学教材展开讨论,用两期的篇幅,实现一种研究青与作者、中国与世界的神话学学术对话,以此来深入关照中国神话学学科建设的新机遇和翻问题。并期待引起学衣脊更多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女娲补天》是一个神话故事。神话所承载的功能是不言而喻的。如何引领学生学习语言,让他们欣赏、喜爱并且传承神话呢?神话的文本价值取向在哪里?语文味怎么体现?两位教师的同课异教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第一,关注神话这一文体。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自恢复高考以来,全国有两个“神话”牢不可破,一个是“海淀神话”——北京海淀教师进修学校编撰的复习资料流传全国,另一个便是“黄冈神话”——黄冈中学输出了无数的高分状元。黄冈神话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穆天子传》的神话历史化、历史的神话两种同时并存的倾向展开论述 ,指出这两种倾向交织在一起形成的亦真亦幻的神话境界。并论述了《穆天子传》出土以后对两晋、南北朝时期神话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