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3 毫秒
1.
妈妈和彩票     
每当放学回家,妈妈总是问寒问暖,问我在校的学习情况;每当做完作业,妈妈又是给我检查,又是辅导我功课。可是,有一天,这种情况完全变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有一位不速之客———彩票闯入了我家,妈妈的心思全被它勾走了。自从妈妈买起了彩票,她的枕边没有了故事书、杂志,取代它的是一张张的号码纸,枕头下塞满了一张张没中奖的彩票。妈妈被彩票吸引得如痴如醉,时刻记挂着她的彩票。星期天,我和妈妈正在屋子里看书。忽然,瓢泼大雨倾盆而至,只见妈妈“腾”地一下从凳子上站起来,拔腿就跑,一边往外跑,还一边喊:“别把我…  相似文献   

2.
“洗”军报     
我有一张1994年的《解放军报》,虽然已经泛黄、皱皱巴巴,有的还字迹模糊、残缺不全,但我仍宝贝似地珍藏着。每看到这些报纸,一种愧疚的情感就悄然而生,脑海中还闪现出这样的一幕。1994年冬天,我所在的西安政治学院放假,我挑选了8份《解放军报》带回家,准备在假期抄录上面的文章。可回家不几天,发现辛辛苦苦带的那些军报不翼而飞!我赶紧问妈妈:“妈,您见到我的报纸了吗?”看我火烧眉毛的样儿,妈妈唤怪地说:“看你…··哦还以为房间着火了呢,你二姨家想整理房间顶棚,我看你的报纸又大又好,就……”“哎呀,妈,您怎么也不…  相似文献   

3.
近日,一张格外引人注目的贺卡从某边防哨所飞到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教授徐乘的办公桌上,上面留有感情真挚的赠言:尊敬的徐教授:您是青藤,让我们踩在您身上不懈地攀援,去采撷崖顶的燕窝;您是大桥,为我们连接峰回路转的起伏山峦,指引我们往收获的峰顶拼搏攀登;您是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学生,永远在我们心中活增生辉·‘…·当得知您荣获我国新闻教育界最高奖——韬奋园丁奖时,作为您的学生,我由衷地为您高兴和自豪。让这张小小的贺卡,带着我崇敬的问候和热烈的祝贺,呈献给您——我的恩师!徐教授是中国军事新闻教育界…  相似文献   

4.
我9岁那年的夏天,父母的感情出了问题。暑假结束的那个晚上,我终于鼓足了勇气问父亲:“是您不爱妈妈了,还是妈妈不再爱您了?”父亲惊讶地看了我很久,低着头说:“孩子,都是我的错,我,我爱上了别的女人。”他的回答让我很愤怒,母亲既漂亮又能干,难道还有谁会比母亲更出色?  相似文献   

5.
我家有一张很大很大的照片,那就是我爸爸和妈妈在暑假里的新照。 看,我妈妈多漂亮啊!浓浓的眉毛又黑又长,弯弯的像月牙,粉红色的脸,红红的嘴唇,挽着高高的发譬,穿着纯白色的婚纱,她坐在椅子上,面带微笑,显得是那样安详。再看看爸爸,身穿合体的白色西眼,系着鲜红的领带,他握着妈妈的手,紧挨着妈妈站着,睑上流露出满足的微笑。每当我看到这幅照片,就会想起照相那一天的情景。 一大早,我们就来到了照相馆。爸爸和妈妈开始化妆了。我呢?当时高兴得东跑跑、西跳跳,时而帮着妈妈拿胭脂盒,时而帮着爸爸系领带,时而回答他们提…  相似文献   

6.
程世才对郭元亨说:“不久的将来,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一定胜利,这张便条请您妥为保存,所借粮食、牲畜,革命胜利后如数归还。将来不管我在不在,只要有这张条子,是一定能找到革命队伍的,那时,大家总会帮助您的。”  相似文献   

7.
《张颔传》的成功,至少一半得益于使用了访谈体闫文盛(以下简称"闫"):韩先生您好,今天访谈的重心是《张颔传》,一个大的主题背景,是您的传记文学。我知道迄今您已出版了三部传记作品,除《张颔传》外,另有《李健吾传》和《徐志摩传》,我认为这三部传最能体现您的文学风范。可以说是您此  相似文献   

8.
闲暇无事,翻看老照片,我的视线停留在两张照片上.记忆的闸门打开,往事像清澈的小溪潺潺流淌…… 一张是发黄的老照片,照片上有三个人,妈妈和我姐弟俩.妈妈穿着双排扣的外套,蹲在地上,深情地看着我俩.我俩看上去睡眼惺忪,我穿着双排扣的制服棉袄,头上扎个小花,头发梳理得不是很整齐.弟弟则是皱着眉头,一副很不情愿的样子.三人的表情很有意思.后来妈妈告诉我,这张照片摄于1950年初冬的一个早晨,当时我和弟弟还没睡醒,正巧有个同事带一架照相机,妈妈急忙把我俩晃醒,匆忙中没有精心打扮,才留下这张珍贵的照片.拍摄地点是吉林省通化专署院内.  相似文献   

9.
前一段时期我到北京出差,晚上回到人住的饭店,发现房间的床铺上有一张纸条,读后,使我的心里感到热乎乎的。这张纸条是这样写的:尊敬的李先生:您好,在打扫房间时,看见您有自带枕头,于是就帮您配了一个枕巾。看到您有药,就特意为您烧了一壶水,方便您炊用,最近北京天气干燥,提醒您平时多喝水,多注意身体。  相似文献   

10.
敬爱的爸爸: 此刻,我坐在北回的列车上。包围我的是考上大学的新生和随行家长们欢乐、开心、爽朗的笑声。而爸爸您却孤独地躺在同济医院的病床上,虽然有妈妈陪伴照料,院长和医护人员关怀备至,无数的亲朋好友、同学前去探视、安慰,您却不能像健康人那样自如地行走。这真是不可想象的强烈反差——要知道,暮春时节,您和妈妈还在北京的香山散步、采野菜、草药,其乐融融。仅仅是眨眼间,您就被癌魔击倒了。此时,“散步”于您实在是一种奢侈,在您的生命词典里“行走”是最大的奢望了。您却不能! 爸爸,您一生坎坷,走过弯路,有过失误,但您是个好人,是个能人,也是个有心人。正因为有一股执着劲儿,您从1970年开始就立册,业余收集民间秘方、妙方。您到山野间采摘中草药,向医界专家讨教,与妈妈一道向外祖父(民间  相似文献   

11.
两元钱     
我书桌上的玻璃板下,压着一张破旧的两元钱,每当我看到那两元钱的时候,我就想起小时候的事。那天是星期天,妈妈带我去看望姥姥。在路上,我只嫌车开得太慢,恨不得长出一对翅膀飞到姥姥家。终于到了姥姥家,我飞快地跑进姥姥的家门,走进屋子,一把抱住姥姥。吃过午饭后,姥姥把我喊到屋子里,从枕头下拿出一个手绢,从里面拿出一张两元钱。这张钱又脏又破,“哼。”这张钱扔在地上都没人捡,别人的姥姥都是上百的给,哪像我姥姥那么小气。我越想越气,把钱揉成一团,扔在地上。妈妈把我拉到另一间屋子,深情地说:“你姥姥在乡下,连鸡…  相似文献   

12.
蔡健予 《出版参考》2006,(14):32-33
1980年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来华访问时承诺:允许新中国成立前后归国的新加坡归侨回去探亲.这个消息立刻震撼了我这颗离家32年的游子心.阔别多年,老母已近90高龄,我无论如何也要只争朝夕回去探望她.妈妈呀!女儿就要回来看望您了,您可一定要等着我呀!  相似文献   

13.
孟长君 《大观周刊》2012,(52):310-310
在今年教师节的前夕,我收到班上一位男生王猛的一张贺卡,上面有一行不清秀但看得出用心书写的字迹:“孟老师,谢谢您那次为我抄写习题,谢谢您对我的关心爱护,让我懂得了许多,我会努力的。”这使我不由想起那次无心插柳的事,那是高一下半学期,那次王猛右手被摔伤,不能写字,自习课上数学课代表在黑板上抄题.他坐在座位上,漠视着前方,一动不动。  相似文献   

14.
节日礼物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是妈妈的节日。妈妈为我们全家日夜操劳,真辛苦呀。为了表达谢意,我想送她一份礼物,给她一个惊喜。我首先找到一张合适的硬纸片,把它从中间折起,形成纸夹,然后用红彩笔在封面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心形图案,在图案的左侧,我用彩色笔写上了祝福妈妈的话语:“祝妈妈节日快乐。”在图案的右侧,为了感谢妈妈的爱,我写上了自己心中的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是呀,正是因为有了妈妈的关怀,我才会生活得这么幸福。在纸夹的第二页,我还画了正在冉冉升起的太阳和太阳下面生长的许多七彩花儿,这代表我的希望,我希望妈妈的事业蒸蒸日上,希…  相似文献   

15.
小时候,我躺在妈妈的怀里,望着妈妈那双笑眯眯的大眼睛,恬静地享受着母爱的温存。 在妈妈慈爱的目光的照拂下,我逐渐长大。可妈妈仍旧用那样的眼光看着我,仿佛我永远是个躺在摇篮里的孩子。 上小学的时候;妈妈总是看着我吃早饭,给我准备好书包和自行车,看我骑上车子消失在街头…… 升入中学,妈妈的目光变了,她老是指责我在学习上的草率和马虎,她的目光是那么苛贵;不肯饶人!妈妈,你变了吗?为什么这样看着我? 前几天的物理测验,我考糟了。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母亲跟前准备挨训。出乎意料,妈妈只是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相似文献   

16.
童年趣事     
那是我刚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妈妈神秘地对我说:“媛媛,妈妈是医生,你在学校里不管干什么事情,妈妈都能从显微镜里面看见。所以你上课不能乱讲话、做小动作。不然,妈妈看见了,回家一定要批评你。”从那之后,我变得特别小心。上课认认真真地听讲,下课小心翼翼地玩儿,总害怕做错了什么事,会被妈妈从显微镜里看见。我虽然害怕,但又十分好奇,总想看看显微镜里是不是真能看到学校里发生的事,便吵着让妈妈带我到医院去“领略”一下显微镜的神奇功能,妈妈被我吵得没法子,只好答应了。国庆节放假期间,妈妈刚好值班,我就跟她到了…  相似文献   

17.
或许您刚从丽江旅行归来,照了数百张数码照片,照片里记录了四方街的小桥流水、马队铃声、一米阳光……一张张照片背后,承载着当地的持色文化,记录了旅行经历,然而,这些照片又不足以将如此丰满的故事记录下来,随着时间的逝去,很多故事被逐渐淡忘。然而,一些影像业的时尚引领者.告诉您:未吧,来我们的数码影像中心吧,把您的照片拿来吧,我们可以为您出一本独特的、有纪念意义的杂志.里面有您的照片,也有照片后面的故事。把这一切用图和文字记录下未,做成一本画册,作为您永久的收藏,待您有了大把大把时问的时候,坐在摇椅上.慢慢阅读年轻时的记忆。  相似文献   

18.
将心比心     
《档案与社会》2004,(3):1-1
母亲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妇女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进去后才松手。当她道谢的时候。那位妇女说:“我妈妈也和您的年纪差不多,我只希望她遇到这种情况。也有人为她开门。”  相似文献   

19.
“张总编,我又一次流着泪给您写信了。第一次流着泪写信是因为我无法生活下去了,而这次流泪,是因为我太激动了……” 这是我们近日在河北孟村回族自治县孙楼村见到刘洪娟时,她让我们给《沧州日报》总编辑张法治同志捎来的信。而且,她特意请求我们要登在报纸上,以对张总编及所有关心她家的人表  相似文献   

20.
靓丽多姿的您虽然年轻,但有着母亲般无限的亲情与厚爱。您那和风细雨般的话语,时时涤荡我心灵的尘埃;您情真意切的叮咛,鼓起了我前进的勇气。您的爱能使枯木长出新芽,使沙漠变成绿洲。面对您,我恍如面对拉斐尔画笔下的西斯廷圣母,恍如面对龙门大佛永恒的慈容。在学校您犹如慈母般地关心着我、鼓励着我。我的英语老师,我想对您说———老师,您可曾记得我们班听课的那一天?当时,学校的领导、老师都坐在教室后面。您明知道我胆小,不敢发言,但还是叫我站起来回答您提出的问题。因为我一时紧张,回答错了,结果在众人面前出了丑,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