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译笔记是口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因此也是口译行为训练的必要环节。本文结合实例对笔记的重要性、笔记特点以及笔记训练策略进行了探讨,得出结论:口译工作人员必须在反复练习的基础上,发展一套适合自己特点的笔记体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并通过优化了的笔记系统提高口译质量。  相似文献   

2.
笔记是交替传译过程中的一项核心技能。交传笔记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又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点。文章对笔记的必要性、特点、原则和要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指出译员应该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一套笔记符号系统,结合极富逻辑性的笔记结构,才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笔记文献的史料价值及笔记文献信息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笔记文献的特点、笔记文献利用情况及作用的分析、总结.论证了笔记文献的史料价值;进而提出对笔记文献要进行信息开发.以满足科研需要。具体阐明:(一)开发笔记文献信息的起点、是解决笔记文献在目录学上的地位与名份,在分类法中应在综合参考大类中设立“笔记”专类;(二)编制出版笔记文献检索工具如提要目录、内容索引等,是实现笔记文献信息资源充分开发的关键性工程。  相似文献   

4.
交传笔记是口译活动中的一项重要技巧。本文从交传笔记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交传笔记的特点和原则,提出了交传笔记记录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浅谈口译笔记技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口译笔记是口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因此也是口译教学中的必要训练环节。本结合实例对笔记功能、笔记方法以及笔记原则进行了探讨,得出结论:学生必须在反复练习的基础上.发展一套适合自己特点的笔记体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并通过优化了的笔记系统提高口译质量。  相似文献   

6.
周密是宋末著述大家,创作了大量的笔记和词作。由于时代风气的影响和文体内部新变的要求,周密的笔记与词作同步丰收、同题共作,有着基本相同的创作兴趣;宋人笔记具有的杂、散、实录等叙述特点影响了周密词作的风格特征;在词的创作中融入笔记小品文,使得周密词作有着浓厚的笔记小品文的趣味。周密的笔记与词作之间存在着的这些内在联系使得周密词作别具风貌。  相似文献   

7.
口译笔记是影响口译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口译笔记的特点和规律,指出口译笔记的具体操作和激活扩散模型、图式理论、连通主义等许多认知领域的研究成果有密切的联系,其中尤其是吉尔的精力分配理论,对如何做口译笔记有很强的实践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课堂笔记作为高中生学习策略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学生学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高中化学课堂上,学生做笔记的特点及策略存在一定的误区和不科学性。本研究通过自编问卷,调查了高中生化学课堂笔记的现状,比较分析了男、女生、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笔记策略上的差异性,进而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好课堂笔记,提高笔记的策略水平,提升化学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由于交互传译的现场性非常强,笔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口译的特点和职业要求,主要探讨了笔记的必要性、原则和技巧。  相似文献   

10.
本文立足于口译实践,阐述了口译笔记在应用中发挥的作用,着重对口译笔记应用的五大特点进行了探讨,即自动化、逻辑化、简洁化、瞬时化、个性化,有助于译员形成一套自己的笔记符号系统,并在口译活动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参考Jeffrey Kovac的阅读笔记学习策略,教师可从阅读笔记的目的、内容、想法、特点等方面对学生的阅读笔记进行评价。将阅读笔记评价应用于化学教学中不仅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梳理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而且有利于教师训练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评价量表结果表明,阅读笔记评价成绩与纸笔测验成绩具有正相关性。为此,化学教师在应用阅读笔记评价中需更好地体现“促进学习的评价”的理念,密切联系自己日常的化学教学,有目的地对学生展开阅读笔记培训工作,并在使用该方法时更为灵活、适切。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口译中的笔记作为探讨的对象,分别从口译笔记的必要性,特点,笔记记忆的重点,如何来记这几方面来加以论述,以期对笔记有效性的提高起到一定的帮助,从而提升口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口译笔记作为包含听辨、理解、记录的一个认知过程,是译员尤其是交替传译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是译员借之储存大量信息,有效弥补大脑短期记忆不足的一个重要工具,因此口译笔记的记录训练成为口译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本文分析了口译笔记的重要性、作用和特点,并详细介绍了口译笔记的方法,力求帮助教师完善口译课堂训练并指导学生掌握口译笔记技巧。  相似文献   

14.
杂说笔记作为笔记类别之一,具有叙事、议论、考证、载记四种叙述方式并存的特点,其内容中的叙事因素值得注意。清代的杂说笔记在叙述杂事中,关于前朝梦影与当代的历史记录、士子之心与群体镜像、超出常态化的女性世界以及代表士大夫情怀的笔记小品文之类的现象较为突出,从中表现出士大夫阶层的一种实录精神和道德理性。  相似文献   

15.
口译笔记是口译活动中重要的一项技能.本文根据口译笔记的特点,并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和实践体会,提出了教授口译笔记的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二本院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听力教学现状,分析口译笔记法的特点,试探讨笔记法对听力学习的促进作用,以及基于笔记法的听力学习模式引入大学生听力课堂上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由于交互传译的现场性非常强,笔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口译的特点和职业要求,主要探讨了笔记的必要性、原则和技巧.  相似文献   

18.
邹福清 《襄樊学院学报》2010,31(10):57-62,72
中国古代笔记作品数量众多,但要对"笔记"这个概念进行准确界定恐怕不易。文章试图对学界有关笔记的理论与观点进行反思,从文体、体例和学术等方面对笔记的特点进行考察并进行适当描述。认为:笔记往往是对见闻、心得的记录,并不追求过分加工,篇幅以短小为主、风格以简朴为主,文本基本保持原始材料的特征;笔记作品因收集和处理材料的随时、随意而划分条目,严格讲是无体例,从而呈现非系统性;笔记继承了子部小说家类的学术传统,一向为个人书写,呈现出非官方、非正统的学术性质,这种性质自唐代以来或多或少具体要求表现为编写的娱乐目的。  相似文献   

19.
记笔记是口译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也是口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本文介绍了口译笔记的内容和特点,对记笔记的方法和技巧进行了探讨。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如果教师强化学生记听力笔记的能力训练,并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展一套适合自己特点的笔记体系,将对听力能力的提高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丹 《海外英语》2012,(14):161-162,164
由于人脑短时记忆容量的有限性,这就使笔记在口译中,尤其是在交替传译中显得十分重要。虽然每个人的记忆、思维和反应都有各自的特点,经仔细研究仍有一些规则可循。该文从交传中笔记的重要性谈起,并对常见的笔记技巧进行了总结和概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