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独特的文化生态环境孕育了沧州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在遗产保护中存在传承危机、文化缺失、资源开发瓶颈等诸多问题.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提出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化保护,以产业化、民间化、博物馆化方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化保护,积极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推进遗产保护工作等策略.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遗产,通过博物馆这个开放、先进、易于大众接受的平台进行展示和传播,是当今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论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化保护的辩证关系及以沈阳市非遗项目为基础,设计构想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基本蓝图,揭示出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做好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首先应该树立危机感和紧迫感,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保护.处理好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上的互进关系,建设一支遗产保护的专业人才队伍,健全遗产保护的管理和参与体制,运用市场力量,搞活保护机制.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工作.  相似文献   

4.
社会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从社会文化人类学对于人类文化形成的一些理论认识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作者认为,社会文化人类学对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对背景知识的认识、对非物质文化表现形式的认定、对于非物质文化所具有的“人类遗产”的价值和意义以及保护方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着不可或缺的责任,人类学可以为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做出它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博物馆作为人类文化收藏所,随着时代发展进步,其功能也在不断扩大,特别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扮演重要角色,发挥了积极作用。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可以充分发挥保存、展览、演示的职能作用,在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6.
一、学校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其关键是教育.通过教育,可以使新生一代能够经济而高效地占有非物质义化遗产,使非物质义化遗产得以保存、积累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从理论到实践,在政府的有力引导下已渐深入人心。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重大成就。羌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首批世界急需保护非物遗产,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羌年的传承人情况如何?他们传承的经历与口述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参考。我们需要继续携手努力,把这项珍贵的人类遗产传给子孙后代。  相似文献   

8.
从殷墟保护看图书馆和博物馆的特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遗产是人类活动的信息资料库,是展示人类文明的卷轴,是不可再生的珍稀财富文化遗产只有通过有效保护才能代代相传,永续利用.图书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为了适应某方面的特定需要而产生,并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的.博物馆是文化遗产最持久的保护所,也是文物最可靠的归宿,博物馆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过程中起着独特的作用.殷墟在世界文化遗产中所具有的地位足以证明,图书馆和博物馆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者的产生和发展几乎与文化遗产的产生和保护、传承同步,其特殊价值和最大的贡献是将人类文化遗产完美地保存下来,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和光大.  相似文献   

9.
涪陵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不少代代传承的特殊工艺,有的民间传统工艺不仅在当地享有相当高的声誉,而且对其他区域的技术、文化和经济都曾经发挥过相当大的影响。但在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民间传统工艺的原生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有的民间工艺甚至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从对涪陵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保护角度,提出建立“涪陵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与开发集团”、“涪陵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工艺传习所”、“涪陵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工艺品”运营机构、“中国?榨菜生态博物馆”、“中国?榨菜文化博物馆”,探讨涪陵非物质遗产保护与发展的途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相对性,并从以下四个方面作了讨论与分析:1.从历史的角度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对性;2.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保护是相对的;3.遗产价值的相对性及保护意义的相对性;4.因人财物及技术限制保护只能是相对的。根据这些讨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对性特点,提出如下保护思路与原则:1.保护与传承是一个无止境的事业;2.应该尊重和倡导自然自发的保护与传承;3.保护政策"宜粗不宜细,宜宽不宜窄";4.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兼顾;5.遗产保护需要政府行为与民间自觉兼顾;6.原真性保护与非原真性保护兼顾。  相似文献   

11.
谢军 《民族教育研究》2012,23(3):124-128
中国民族博物馆是我国各民族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藏中心,不仅肩负着展示、传承、弘扬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责任,还肩负着体现并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中国民族博物馆的民族文物征集、入藏标准及其保护,既要遵循普通博物馆的一般原则,又要遵循民族博物馆特殊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这几年,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宏观的文化遗产概念和遗产保护的有关规则,我是外行。对于这些方面的认识,我主要是通过直观感受获得的。  相似文献   

13.
从国内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生态博物馆建设项目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在方法论以及具体实践(技术论)上存在种种困境。由实践出发,结合理论研究,认为生态博物馆、小区博物馆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可以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旅游资源,如何正确处理好旅游开发和文化保护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发展可以开展良性互动.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应该通过政府主导与全民参与结合、传承与创新结合、人才培养与理论研究结合的措施来加强保护.此外,还应该将遗产保护与旅游产业化结合,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互动,提高福州州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中国的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高阳县北方昆曲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高阳县北方昆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对高阳县北方昆曲的研究,有利于保护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有利于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6.
文化馆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要力量;是我国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艺术遗产保护工作的主力军,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生活在今天,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仍然拥有那童话般的森林、湖泊,伴随着梦幻似的寺庙、古物,享受着历史留下的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当你端详着博物馆中的青铜器,有没有想过,曾经围绕它的威严礼仪?当你漫步于古旧小镇的老街,有没有听到曾经飘散过的悠悠歌声?器皿、建筑是有形的、物质的文化遗产,而礼仪、歌声就是无形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是有形的自然和社会遗产的人文环境和氛围,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活的载体。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困境及制度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知识产品同具有无形性特征,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公共财产属性,同时具有丰富的社会价值.知识产权属于私权,其专有性、时间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法律属性存在冲突.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制度应以公法为主导,并辅之以私法保护,构建上位法与下位法密切衔接,一般法与专门法相互关联,公法与私法相互配合的系统、完善的非物质遗产保护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人类历史文明的积淀,更是未来文明的母体,孕育未来文明的基因.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加速推进破坏人类自身生存的生态环境,势必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坚持整体性原则,才能保持文化生态平衡,实现文化可持续发展.文化生态理论对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论指导.以吴桥杂技为个案,在文化生态视域下探讨开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杨利丹 《焦作大学学报》2012,26(2):53-55,66
文章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探讨和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介绍的基础上,从保护层面、保护措施和保护困境三方面对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旅游视角下由遗产保护中心、专家委员会、企业和非遗传承人共同构成的保护框架,并从符号运作和创意项目两方面探讨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