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刘志坚  韩新宝 《学会》2011,(3):13-16
大学生村官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是受思想观念、适应基层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发挥得还不充分。重视大学生村官培养工作,积极发挥农民合作组织在大学生村官培养中的帮扶带动作用,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的多元博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鹏 《未来与发展》2010,31(2):79-8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国家的重大决策,大学生“村官”政策作为其中重要的战略举措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面临着制度层面的博弈;大学生“村官”群体也面临着复杂的自我博弈、与村民的博弈以及与村干部的博弈等。如何协调各种利益博弈,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将是未来大学生“村官”政筻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视角下“大学生村官”存在的问题及破解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丽萍 《未来与发展》2011,34(1):50-52,32
选聘优秀大学生到农村任职,是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的历史选择,是培养造就党政后备干部队伍的重要途径,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现乡村善治的现实需要。但是,从当前"大学生村官"任职的情况来看,"大学生村官"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同时,自身也面临诸多的困境,制约了"大学生村官"作用的发挥,本文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视野深入剖析了"大学生村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破解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发挥对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对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现状、影响根源和如何充分的发挥作用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村官心理误区表现为:迷茫心理与自卑心理相交织、浮躁心理与失落心理相交织、竞争心理与脆弱心理相冲突。克服大学生村官心理误区的关键是对大学生村官进行调适与塑造,使他们做到认识与控制自我,完善与超越自我相结合,努力促进大学生村官健康心理的形成。论述了应全方位、多角度优化大学生村官的成长环境,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村官计划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基层工作经验的骨干人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新形势下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特别是现行激励机制亟需完善。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作为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重要部分,在增强大学生村官使命感、责任感,提高大学生村官履职水平,降低大学生村官流失率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阐述了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的主要措施及成效,指出了当前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新形势下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景荣 《中国科技纵横》2014,(23):256-257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大意义。随着村官计划不断推进,大学生村官发展受微观个体因素、基层社会、宏观政策的影响所遇到的困境也日益明显。深入分析其影响因素并从村官的选拔培养、考核激励等方面采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保证大学生村官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针对大学生村官队伍成长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大学生村官如何迅速成长成才,对培养农村基层后备干部、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村官计划能让克州大学生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与思考——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当前我国为建设新农村、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而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文章着眼于分析徐州大学生"村官"的现状和问题,研究大学生"村官"政策有效实施的对策,为今后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鹏  黄钟仪  何淑明 《未来与发展》2010,33(12):115-118
当前我国大学生村官队伍缺乏人才活力,大学生村官面临很多困境。如果能够借鉴人才活力的相关理论进行指导,构建适合大学生村官队伍的人才活力指标体系;同时地方政府加快制度机制建设,大学生村官提高自身能力建设,这样定能推动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持续发展,也必将对我国的基层政权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社会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进及城镇企业改制的加快,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进,乡村社会也为之诞生了大量的“留守妇女”的特殊群体。可以说,中国乡村留守妇女惟有紧紧围绕加快生产发展和扩大商业规模的创业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效能。崇尚在生产发展中拓伟绩、在生活富裕中展风采、在文明创建中比作为、在村容洁净中露才艺、在管理参政中施技能,方能真正建构出体现素质潜能和改善生存境况的生命佳境。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村官是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对农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人才流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大问题,利用组织行为学中组织承诺的相关理论,以组织承诺与离职倾向的负向相关性为基础,针对情感承诺、规范承诺、经济承诺、机会承诺、理想承诺等五个部分分别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构建基于农村导向的大学生“村官”考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的战略意图和大学生"村官"的特殊身份,决定了考评机制的基层导向之重要。构建基于农村导向的大学生"村官"考评机制,需要以工作实绩和村民评价为主导,坚持业绩考核与综合评议相结合,发挥县级组织人事部门的指导监督作用,确立乡镇党委的组织实施地位并着重考绩的角色,加大村干部、党员与群众代表评议的权重,吸收大学生"村官"自身参与。  相似文献   

15.
张薇  商闯 《科教文汇》2014,(6):221-221,223
大学生“村官”从无到有,现已成为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笔者认为大学生“村官”工程不仅仅是对大学生就业难的一种反应,而是一项在社会系统中发挥重要功能的战略工程。本文从功能主义的视角出发,对这一工程的功能作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完善大学生“村官”工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宋巍巍 《现代情报》2010,30(8):102-103,106
服务新农村建设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作用的重要体现,也是自身发展的良好机遇。在准确把握定位、充分发挥优势、积极探索有效途径的基础上,通过服务新农村建设,实现既确保教育教学需要,又能够促进自我发展的目标,达到"两不误、两促进"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杨赠赠 《大众科技》2014,(5):226-228
进入21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11个中央一号文件中始终贯穿着城乡统筹发展的相关问题。邓小平理论中也包含着丰富的城乡统筹发展思想,其主要内容有:高度认识"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正确处理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的辩证关系;对乡镇企业发展的密切关注;对农业科技应用推广和创新发展的极度重视以及对农村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注重。进一步深入研究邓小平的城乡统筹发展思想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城乡统筹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8.
宋秀英 《科教文汇》2012,(25):201-202
纵观历史的长河,国家的兴亡、朝代的更迭无不与"吏治"休戚相关。从这个基本共识出发,自先秦时期起,所有明智的政治家,都十分重视对各级官吏的严格要求和管理,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治国先治吏"的治国方略。文章从开创了"大唐盛世"的唐太宗李世民,以整饬吏治建立明初繁荣的明太祖朱元璋,及荒于朝政、吏治废弛的宋徽宗赵佶、明神宗朱翊钧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了吏治清廉,则国泰民安;吏治腐败,则国破家亡,国家兴衰治乱。"成也吏治,败也吏治"。进而明确尽管历史的步伐迈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但"治国先治吏"的方针,非但不能有稍许的松缓,反而具有更为紧迫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