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读的书     
《师道》2002,(1)
《每个父母都能成功:李圣珍老师的教育胜经》作者:周兴旺李喜出版: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年6月第 一版定价:29.80元 正如德兰修女一样,李圣珍老师的伟大之处在于她做了一件“人人能做却没有人去做的事”。为什么李圣珍老师能做到而大多数的老师和家长却做不到呢?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李圣珍老师拥有一颗被大多数人所抛弃了的平常心和爱心。《可能影响二十一世纪中国的100个青年人物》主编:彭波王林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定价:20.00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每个人在小的时候都会想象一个未来的“我”。该书介绍了一批杰出的青年才俊,包括有阿来、…  相似文献   

2.
魏霄 《中文自学指导》2006,(6):65-66,42
本文分析了四十年代被树立为“赵树理方向”的赵树理丈学创作的特点,并且通过对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关于“大众化”问题的论述的分析,结合“大众化”问题的历史和时代背景,试图解释《讲话》中提倡的文艺作品“大众化”、“与工农兵结合”的真实含义,从而分析当时被认为最好地体现了《讲话》精神的赵树理的创作思想与毛泽东所提倡的“大众化”的实际内涵的相同、差异与分歧之处,并部分涉及到了这种差异影响下的赵树理的当代命运。  相似文献   

3.
冯文炳从1922年开始即从事文学创作,起初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或出书,均署本名。直到1926年7月2613《语丝》周刊(第84期)发表其《无题之三》(系长篇小说《桥》的一章)时,他才突然废掉本名,第一次署名“废名”。作家为何要给自己起“废名”这样一个笔名呢?  相似文献   

4.
“兴”的本义是有所托、寄,“赋比兴”之“兴”和“兴观群怨”之“兴”用的都是引申义。前者的意思是“托事于物”,后者的意思是“托事于《诗》”。“兴观群怨”的具体意思是依托《诗经》发表意见,借此观察彼此的心志,互相交流思想情感,并对他人进行怨刺。春秋“称诗”分赋《诗》、引《诗》两种形式,“兴观群怨”对二者都是适用的。前人或认为“兴观群怨”乃指作诗或读《诗》而言,这种看法是颇需斟酌的。  相似文献   

5.
在《汉语大词典》中,“青李”条义项①的书证《来禽帖》标点有误,“胡笳”条释义不全面,“却月眉”条的释义不准确,“起夫”和“锈床”条的书证迟后,“斗”条的义项⑤引用书证不当。《汉语大词典》修订时可作参考。  相似文献   

6.
霍氏姐弟的《红楼解梦》前些年轰动一时,其最根本的观点是:《红楼梦》隐写了“一部历史”,实质上是“一部史书”。霍氏姐弟赖以立论的,主要有四大概念——“野史”、“史公”、“《春秋》微词”和“史家曲笔”,但是他们根本漠视这些概念的文学意蕴,对其做了错误的理解。因此,《红楼解梦》建立在这些错误理解上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7.
《说文解字》“牛”字说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结合“马”字说解,从《说文解字》全书体例、语言学基本常识、词语文化释义三方面可证明段氏说法较确。但段氏将“牛,事也,理也”中的“理”理解为“文理”则不够允洽,《说文解字》在此应是采用了文化说解,“理”当为顺从之意。  相似文献   

8.
1924年初,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宣言》的主要内容就是明确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对此,教材这样表述:“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以适应时代潮流  相似文献   

9.
我在《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2004年第1期上曾发表过一篇《新课程语文课堂的诗情追寻》之后,常有一些中青年老师谈及,持赞赏认同者固然占了极大多数,但也有为之困惑,甚而对某些课堂中的所谓诗化之举表示疑虑的。  相似文献   

10.
“雅善鼓瑟”的“雅”应作何解?同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三部有影响的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解为“平素”,《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释为“甚,很”,《新华字典》采用了《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笔同意《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物理教师》2005年第3期刊登了一篇题为《“核衰变”和“核反应”》的文章(以下简称“原文”),《原文》作者认为“衰变”和“核反应”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从形式逻辑上来看,这两个概念在外延上是“全异关系”,不能互换使用。笔者读后认为,“原文”作者的观点有待于进一步商榷。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词典》列惟独、惟恐、惟利是图、惟命是听、惟其、惟我独尊、惟一、惟有等词,并认为这里“惟”同“唯”,即不仅“惟一”或作“唯一”,其他各条皆然,这样就形成了八组异形词。《词典》以“惟一”为首异形词。杨春女士的专著《现代汉语中的异形词》附录“《现代汉语词典》所收异形词总表”中,这些异形词均失收,且不在《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之列。因此,对它们进行溯源研究,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中职学校的《哲学》课应本着“宽基础、活模块”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化抽象为具体、化空谈为实际,求“近”,使《哲学》课贴近学生生活,提高德育的实效;求“趣”,使学生在趣味中体味《哲学》课的内涵.感受德育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说“杀青”     
王秀丽 《语文知识》2005,(12):17-17
近年来,“杀青”频频见诸媒体,成为一个很走俏的词。例如: ①电影频道还将在国庆期间推出两部刚杀青的电视电影:《大憨》和《上车,走吧》。(《人民日报》2000年9月29日) ②颇受关注的20集电视连续剧《动感豪情》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拍摄,昨天在香港正式宣布杀青。(《北京娱  相似文献   

15.
熟悉方程理论的人看到这个文章标题可能会觉得奇怪:“这个问题也需要讨论吗?”.但是在网上《教育沦坛》的《理科教学论坛》上,的的确确进行了一场争论(要了解这次争论的具体情况,可以根据《教育论坛》的网址http://www.eduol.com.cn,进入《理科教学论坛》,找到主题为“对中学数学教材的质教材疑三”这个  相似文献   

16.
对“梦”与“境遇”及其关系的思考,是鲁迅前期思想的核心内涵,构成了《呐喊》、《彷徨》创作的一条中心线索。本以此对《呐喊》和《彷徨》进行重新解读,展示了鲁迅创作中更深层次的内涵与追寻。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词典》把“捉襟见肘”的“见”的读音注为“jian”,随后出版的汉语工具书,因受《现代汉语词典》的影响,几乎全都把“捉襟见肘”的“见”的读音注为“jian”。这种注音是错误的,必须纠正。  相似文献   

18.
本文考察了《红楼梦》中“家的”“三曹对案”“通书”的含义,并由此对《红楼梦》的作用、源流及其艺术创造作了阐说。  相似文献   

19.
郭锡良、李玲璞主编的自考教材《古代汉语》(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年9月第1版;2000年3月第2版)认为古代汉语的“耻”、“辱”这一对同义词在语法动能上存在差别,通过对《左传》、《苟子》、《韩非子》、《国语》中有关“耻”、“辱”运用的语料分析,足以说明“耻”和“辱”都有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它们在这方面的语法功能没有什么差别。  相似文献   

20.
陈莉丽 《教育》2006,(8):30-33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成功与失败,路在何方?读罢“李圣珍给家长的建议”后,定会顿悟一一科学并不神秘,艺术亦不高深。用一颗平常心对待孩子,家庭教育之成功即在脚下,失败与成功仅一步之遥。李圣珍老师,在教育“学困孩子”“问题孩子”方面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正是由于她有那颗神圣而珍贵的平常心。本刊记者用自己朴素的文笔,记录下这篇精彩的“李圣珍给家长的建议”,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圣珍教育图谱”。我们,并所有关心孩子教育的家长们,在此向李圣珍老师表示深深谢意。[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