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牵住小手     
“你与学生牵过手吗?你多久没跟自己的孩子牵手了?”面对这个问题,作为教师和父母的我们会如何回答呢?恐怕很多人都会跟我从前的回答一样:“最后一次跟孩子牵手还是他六岁那年,哦,不,好像是五岁……跟学生嘛!好像从来没牵过手,老师是教课的,与跟学生牵手有什么关系?”但是,现在  相似文献   

2.
郭静 《青年教师》2004,(11):17-18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  相似文献   

3.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自己也曾是个孩子。"在接近十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让"真爱"贯穿整个管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玩耍是儿童的工作,有哪个孩子不爱玩呢?可是,在怎样指导孩子玩的问题上,不同的父母却有不同的作法。有的父母对孩子娇生惯养,生怕别人欺负自己的孩子,因此,不愿意让他们跟其他孩子一起玩;有的父母纵容孩子跟别的小孩子打架,没几天,小伙伴都躲远了;还有的父母工作忙,有小孩来家玩,嫌他们吵闹影响休息,等等。在对待孩子玩耍的态度上,怎样才算正确呢? 应该热情鼓励他们跟邻居的小朋友、小伙伴玩。长大了,要鼓励他们跟同学玩。  相似文献   

5.
杨雨 《教育》2013,(16):63
美国的孩子也一样,5至6岁这个年龄的孩子也很爱打小报告,一点点小事就会招来一句"I am going to tell on you"(我要到老师那里告你)。那么,美国教师是用什么办法处理孩子之间相互告状的呢?小智慧能解决问题一是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比如有个孩子跟老师告状说某某不跟他玩,老师问的第一句就是那你是怎么试图解决的?老师鼓励孩子先用语言自己和小朋友商量去解决问题。当然,老师  相似文献   

6.
方竹玲 《家庭教育》2002,(10):33-33
孩子不合群怎么办? 山东省青岛市一家长来信:我孩子上小学二年级,他常跟我说“在学校没意思”。经了解是在班里不合群,不爱讲话,比较孤独。请问怎么办? 答:你注意的这一问题很重要。合群的孩子在知识范围、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等方面明显优于性格孤僻、不爱交往的孩子。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合群性格呢?  相似文献   

7.
纵观中外优秀教师,笔者发现了这样一个秘密:他们的职业幸福是从学生中获得的。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相似文献   

8.
李丹阳 《下一代》2012,(Z1):87-90
由于从事教育工作,或家长或朋友经常咨询一些教育问题。课业负担过重怎么办?孩子上课溜号怎么办?孩子行动慢,写作业拖拉怎么办?明明不想补习,孩子学习跟不  相似文献   

9.
女儿性格活泼外向,经常一回家就给我讲各种趣事.她在讲的时候,我会放下手中的事认真地听,并作出回应,这是亲子沟通很重要的一点.有一本书叫《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写得很好,书中提到了不少亲子沟通的有效方法.我们很多家长抱怨说孩子什么都不跟父母讲,宁肯跟同学说.其实,父母要反思一下:是不是在孩子想给你说的时候,你没有用正确的态度回应他?是否对孩子缺乏起码的尊重?  相似文献   

10.
宋新华 《教育》2013,(13):11
中国有句话:"哪壶不开提哪壶"。说的是专门说别人的短处,说不该说的话。说到和孩子交流,很多家长其实就习惯"哪壶不开提哪壶",眼睛专门盯住孩子的问题,挑刺。比如,孩子回到家兴冲冲地对妈妈说":妈妈,我英语得了100分。"妈妈会说":不错,可你数学才得了80分,数学你还要努力啊!"一壶冷水泼向孩子。孩子兴奋地跟你谈起他想当歌唱家,你嘴一撇,斜着眼睛看了孩子一眼:"就你?五音都不全,算了吧!"朋友表扬你的孩子听话、懂事,你"谦虚"地说:"哪里!你可不知道他在家的那个淘气呢!"不开的那壶不说不行吗?你的孩子有心事,很想跟你说一说,可是说着说着,就来一句:不跟你说了。你知道孩子为什么不跟你说了吗?你是不是又提哪个不开的  相似文献   

11.
家长:天天在幼儿园好像情绪不错。老师:他在家怎么样?家长:他在我们面前经常发脾气。为什么孩子一离开我,行为就会不一样呢?原来是这么回事:孩子的行为的确会发生变化,这取决于他跟谁在一起,在什么场所。  相似文献   

12.
正一个宝贝性格的养成,跟从小父母的教育方式分不开。孩子胆小,父母也有一定的责任。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不正确,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和负担,压制了孩子的天性,就很容易让孩子养成胆小的个性。那么,父母该怎么避免错误的教育方式呢?孩子胆小又该怎么办呢?问题一:哪些教育误区让孩子变得胆小?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个家长。以前我跟许多家长一样,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学习。原本孩子每天高高兴兴、蹦蹦跳跳地背着书包放学回来时,总要兴高采烈地喊上一句“爸爸妈妈,我回来了”,而我和妻子也习惯成自然地板着脸问他“:今天学得怎么样?作业都做完了吗?学校又考试了吗?你考得如何?”在我们连珠炮般的追问之下,孩子刚才的万丈豪情顿时变成了一脸颓丧,像一只乖乖的小绵羊提着书包进屋学习去了。久而久之,孩子便跟我们有了隔阂。放学回来后,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兴高采烈地高声呼喊我们,而是蹑手蹑脚地钻进他的房间,然后把房门紧紧关上,甚至将门锁也按上,好像…  相似文献   

14.
很多家长反映,跟孩子谈学校、谈家庭都能勉强谈下去,但一谈到学习,孩子就闭口不言,也听不进去,或者就是转身离开、逃之夭夭。那么有什么办法能够跟孩子一起谈谈学习呢?  相似文献   

15.
卷首语     
文喆 《中国教师》2014,(17):1-1
<正>学校除了教孩子读书求职以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把孩子变成学生,然后再把学生变成公民,促进他们实现这两个转变,实现他们身份和态度的转变。人跟人之间的合作,一个是作为个人跟人合作,一个是作为群体的成员跟人合作,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孩子是什么?从年龄段来说,就是成人和婴儿之间的过渡阶段,就是他还没长大;还有另一层意思,即孩子是一  相似文献   

16.
该不该跟孩子谈谈“钱”?如何向孩子传授有关“钱”的知识?这些问题困扰着愈来愈多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孩子乱花钱父母难辞咎  相似文献   

17.
走在孩子的后面,顾名思义,即行走在孩子的后面。乍听之下,似乎有些不合情理:跟在孩子的身后,如何发挥教育者的引领作用?作者蔡兴蓉,以一个家教老师的视角,用65个性格迥异的孩子的真实教育故事,给出了他的回答。当我们像蔡老师那样,跟在孩子的后面,慢慢地走,静静地听,细细地看,你会发现,为孩子创设一种环境,让他们有机会有条件自发地探索、自主地理解、自由地表达,教育原来如此有魅力。  相似文献   

18.
正"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归纳出以下六点,与大家共同探讨。一.培养学生专心学习的习惯这一点要家长和教师两方面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做作业是否专心认真,其实跟做父母的有很大关系。现在有些父母要求孩子要用心做作业,而他却在一边跟别人大声聊天或看电视,甚至在家里打牌、打麻将,这样,孩子哪能静下心来学习呢!所以教师和家长要加强协调,要给孩子  相似文献   

19.
方岩 《中华家教》2011,(6):24-25
孩子升入小学后,跟社会有了更为"亲密"的接触,为了方便与家人取得联系,很多孩子都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一部手机。那么,给刚上小学的孩子有必要买手机吗?家长教孩子使用手机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对于是否让孩子持有手机,我们一直是持肯定态度的。事实证明,只要选择得当,手机  相似文献   

20.
爱的发卡     
自从爸爸妈妈离婚后,小慧就一直跟在爷爷奶奶身边生活。看到小慧那忧郁、不快乐的样子,我心里总会有一种莫名的难受:孩子是需要父母关爱的,我该怎样去温暖这个孩子的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