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音乐欣赏是人类诉诸于听觉的感性活动,它能唤醒人的音乐感觉提升人的艺术修养。普通高中设置的各门学科中,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那么,怎样在中学音乐欣赏课中唤醒学生的音乐感觉呢?这就要靠中学音乐教师按照新的课程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耳、眼、手等感官来感受音乐。托尔斯泰曾说:"我喜欢音乐胜过其他一切艺术。"黑格尔曾说:"音乐是精神,是灵魂,它直接为自身发出声音,引起自身注意,从中感到满足……音乐是灵魂的语言,灵魂借声音抒发自身深邃的喜悦与悲哀,在抒发中取得慰藉,超越于自然感情之上,音乐把内心深处感情世界所特有的激动化为自我倾听的自由自在的,使心灵免于压抑和痛苦……。"  相似文献   

2.
黄雅萍 《小学生》2013,(2):66-66
"乐由情起",音乐是最情感的艺术,也是擅长抒发情感的艺术,如果把节奏喻为音乐的"骨骼",把旋律喻为音乐的"肌肉",那么情感就是音乐的"灵魂"了。我爱音乐,孩子们更爱音乐,当孩子们听到活泼、欢快的音乐时,会非常高兴地摇头晃脑,当他们听到庄严、严肃的音乐时会肃然起敬。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我们应该重视儿童的音乐教育,用音乐来丰富幼儿的生活,陶  相似文献   

3.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没有情感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列宁也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是智力发展的翅膀,积极的情感是人的认识活动的驱动力。情感教育在音乐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音乐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中实施情感教育,更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兴趣,增强音乐意识,从小培养和  相似文献   

4.
郑菊红 《河南教育》2009,(7):119-119
贝多芬曾说过,语言的尽头是音乐出现的地方。孔子也曾指出:“诗言志,歌咏言。”名人们一语中的地道出了音乐艺术的地位和作用。任何艺术都是以自己特定的形式和技巧集中、强烈地反映生活。而艺术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5.
正柏拉图曾说过:"音乐和旋律把灵魂引向奥妙。"音乐教育作为一种以听觉艺术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形式,对人的性情有极大的陶冶作用。虽然,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但也需要会听音乐的耳朵,具备较高的音乐鉴赏能力才能尽情地畅游在音乐中感受音乐的魅力。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该如何进行指导学生更完美地鉴赏作品呢?笔者进行了如下五个方面的思考和探索,以供同行参考。一、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关注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通过音  相似文献   

6.
杨楠楠 《新疆教育》2012,(23):182-182
马克思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音乐欣赏是人类诉诸于听觉的感性活动,它能唤醒人的音乐感觉提升人的艺术修养。托尔斯泰曾说:“我喜欢音乐胜过其它一切艺术。”黑格尔曾说:“音乐是精神,是灵魂,它直接为自身发出声音,引起自身注意,从中感到满足……音乐是灵魂的语言,灵魂借声音抒发自身深邃的喜悦与悲哀,在抒发中取得慰藉,超越于自然感情之上,音乐把内心深处感情世界所特有的激动化为自我倾听的自由自在的,使心灵免于压抑和痛苦……。”小学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思想教育。音乐不同于文学作品,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也不同于绘画艺术,可以借助色彩线条来展示,但我们可以根据小学生认识直观性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把抽象的音乐理论形象化。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7.
崔琳 《儿童音乐》2012,(6):73-75,67
音乐是"听得见"的舞蹈,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二者密不可分。音乐与舞蹈的基本要素以及表现手段虽然各不相同,但两者同属于表情艺术的范畴,是以抒情性和表情性、节奏性和律动性为基本特征的艺术形式。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也曾说过:"人类的情感是音乐的来  相似文献   

8.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是无国界的语言,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载体,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并以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着人类教育从远古走向现代。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曾说过:"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法国作曲家圣桑则认为:"音乐是人的精神最精致的产物之一。"任何表现形式的音乐都具有特定的思想内涵。它通常是在潜移默化间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  相似文献   

9.
音乐是最具情感的艺术,也是擅长抒发情感的艺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我们应该重视儿童的音乐教育,用音乐来丰富幼儿的生活,陶冶儿童的情感,使儿童的性情通过音乐的洗练,而达到至精至纯的陶冶,以至于引导儿童以快乐的精神来塑造自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托尔斯泰曾说过:"艺术的本质就是表达情感并且感染大众,而优美的旋律正是音乐最感动人的地方。"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等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此,结合初中音乐教学实践,对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假如没有早期的音乐教育,干什么事我都会一事无成。”可见,音乐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我国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也曾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小学音乐课是深受小学生喜爱的一门课程,通过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音乐知识,提升学生的音乐技能,而且更可通过音乐课的特殊功能,培养和激发学生良好的艺术素养,使他们从小养成热爱生活、热爱社会、发现美、创造美的良好情感。  相似文献   

12.
法国文豪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别林斯基也曾说过:“人类认识世界有两种形式:即科学的认识和借助于艺术的认识。”作为艺术的音乐,其音的高低、强弱、长短、音色对比等,实质上是人的情感、意志和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声音形象。但这种形象又必须和人的思维、想象,创造等智力因素密切联系,才能产生音乐的审美效果。所以音乐教学对儿童进行审美情  相似文献   

13.
音乐是人们用来表达情感的,洗涤灵魂的艺术。它超越时空,超越国界,超越民族,超越语言,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丹曾说过:"艺术就是感情。"国外有《梦幻曲》催下鳄鱼眼泪的故事,而在中国也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成语,这其中蕴涵的都是"情",所以音乐教学,要倡导"情在先"的理念。在音乐新课程的实施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可以先从音乐审美这一途径作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15.
罗曼·罗兰说:"音乐并不是单纯为消遣而产生的艺术,而是对心灵的理性梳理和对灵魂的宁静抚慰。"诚然,如果说音乐是使人在精神层面产生情感共鸣的载体,那么歌剧就是戏剧化的音乐或音乐的戏剧,是通过音乐交代和表达剧情的戏剧。随着我国民众文化层次的不断提高,歌剧这种音乐的特殊表现形式在国内受喜爱和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与作为歌剧起源和主要发展地区的西方国家相比,我国歌剧的发展存在起步较晚、文化差异较大、民众基础较差等劣势。  相似文献   

16.
托尔斯泰曾说过:"我喜欢音乐胜过其他一切艺术,让我驰骋在音乐的海洋中寻找乐趣."的确芳醇浓郁的音乐旋律在强弱、明暗、快慢、装饰的烘托下五彩缤纷,它给我们描绘了瑰丽多姿,形象丰富的画面.多年来,我坚持"教学过程的情感化",创设音乐情境,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其美好的情操,以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人类思想情感的集中表达。黑格尔曾指出:“音乐是精神,是灵魂,它直接为自身发出声音,引起自身注意,从中感到满足,音乐是灵魂的语言,灵魂借声音抒发自身深邃的喜悦与悲哀,在抒发中取得慰藉,超越于自然感情之上,音乐把内心深处感情世界所特有的激动化为喜悦,使心灵免于压抑和痛苦。”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突出情感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背景】罗丹曾说过:"艺术就是感情。"而音乐,即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音乐教育作为美育、德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  相似文献   

19.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教育专家周大风先生曾说:“任何艺术品的产生,都是‘情之所至,艺之所在’。《诗经》中就有‘乐毋离情’的句子。这说明早在2400年前,先贤就懂得艺术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表现人的情感。”  相似文献   

20.
音乐的内容与文学、戏剧、绘画等那些大量地描述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情景的艺术门类不同,音乐所直接呼唤和激发的是情感与意志。表达情感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表现功能,是音乐的灵魂。离开了情感的体验与抒发,感知与表现也就不是音乐了,音乐艺术博大的情感魅力,使它成为与人的心灵最能直接相通、耐人寻味的一门艺术,人类的情感赋予音乐艺术无穷的生命力,并推动音乐艺术不断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