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洛克时期大量优秀的声乐作品相继问世,这些作品对美声唱法的发展与传播,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它们是学习美声唱法必不可少的经典曲目和好教材,并且现在已被声乐教师们广泛应用于声乐教学中。本文以巴洛克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在声乐教学中普遍选用的歌剧咏叹调、康塔塔及清唱剧选曲作为研究文本,总结归纳了这一时期声乐作品的音乐风格,旨在促进声乐教学,帮助声乐学习者更准确地诠释、把握这些作品的音乐风格,全面提高综合演唱能力。  相似文献   

2.
巴洛克时期是欧洲声乐发展史上的重要一页,特定的社会背景与艺术思想使音乐的风格特点进入了特定的风格时期,本文浅述巴洛克时期的声乐艺术体裁以及代表人物和代表作,总结巴洛克时期的声乐艺术体裁和在实践中对作品处理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意大利艺术歌曲《仁慈的神明》是巴洛克时期的一首优秀的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声乐作品,作品饱含恳求和悲悯之情,要想把这种情绪完美的融入演唱中需要详细的了解作品创作背景和歌曲含义以及演唱中的细节技巧处理等内容.  相似文献   

4.
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都是声乐艺术的组成部分,两种唱法在理论和演唱上都存在着许多共同点,主要表现在发声方法、表现力、演唱形式等方面。同时,二者又在文化背景、演唱方法、适应范围等方面存在差异。“美声民族化”和“民族美声化”,二者趋于统一的声乐发展趋势,是中西文化相互融合、互相影响的结果,也是我国声乐教育发展取得的一大成果。  相似文献   

5.
美声女高音对京剧青衣之中国声乐语言表达上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声唱法女高音在唱中国歌时,由于语音上存在的差异使女高音的演唱在对中国语言的表达方面存在着不足。青衣是我国京剧艺术旦角中的主要行当,与关声女高音同属女声,在戏剧人物的表演类型上又角色相似,在具体的演唱上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美声女高音通过借鉴京剧青衣唱法,能使其在演唱中国作品时字更正、腔更圆,对于声乐语言的表达将更具民族性从而解决美声女高音在中国歌曲演唱上的困难。  相似文献   

6.
美声演唱可以表现人们的思想意识,精神世界,反应社会的意识和文化,美声演唱中的情感作为作品的语言与人声之间的链接桥梁,直接影响着演唱者水平的发挥。美声演唱需要通过情感因素的变化,来体现声音的变化,演唱与情感相结合提供给欣赏着美的感受,进而让欣赏者从情感的角度去对美声演唱进行审美。美声演唱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活动,对于每一首声乐作品的诠释,演唱者通常在每一个音符中都凝聚着强烈的情感因素,演唱好一首声乐作品,不仅仅是气息、发生和吐字的结合,演唱者还要注意借助歌词语言和音乐曲调来掌握音乐作品的具体内容与情感因素的细微变化。演唱者在二度创作的过程中不仅要用好声、用好情,以此来达到声与情的高度统一,还要做到读准字,做到字正腔圆。  相似文献   

7.
声乐是音乐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美声演唱又是声乐中的构成一部分;美声演唱对于演唱者的声音具有较高的要求,但完美的演唱是建立在对歌曲的正确把握之上的,美声演唱不仅对声音方面提出了要求,同时对思想感情方面也予以了高度的重视,思想感情的合理运用能够将歌曲更好的呈现给听众。基于此,本文围绕思想感情在美声演唱中的表现手法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8.
《恒河上升起太阳》是巴洛克时期的产物,是意大利作曲家斯卡拉蒂之作,作品艺术表演特点突出,音乐艺术表现性较强,常被歌者当作一首艺术歌曲来演唱。本文主要从作品以及演唱上对这首作品做了较为详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解放后,高校的声乐教育以美声为主,并且用美声的方法演唱中国的音乐作品。但是,由于汉语的发音和民族文化的差异,用美声的方法演唱中国作品时,既要改变语言的元音以利于歌唱,又要以歌唱的元音清晰地去接触语言,把中国的语言艺术与音乐艺术很好地结合起来,摆正技术与内容的关系,可以真正做到声音、感情、表演、风格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巴洛克时期大提琴奏鸣曲和浪漫主义时期舒伯特、舒曼的大提琴作品的分析、比较,简要论述了巴洛克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大提琴作品不同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1.
声乐作为一种歌唱的艺术,是伴随着人类社会而诞生的最早的一种艺术形式。今天,声乐艺术已发展成一门科学。由于训练得法,古今中外出现了许多声乐家。他(她)们在声乐艺术上都有很高的成就。声乐艺术的包容很广,所有以人声演唱的音乐都涵盖其中,除按照演唱作品的不同类型分类以外,在我国还按用声的不同分为美声、民族、通俗、原生态四种唱法。本文就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做一比较,或许对声乐界同行有所裨益。一、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概念比较美声一词源自意大利文Belcanto,意思是美妙的歌唱。我们通常所说的美声唱法是  相似文献   

12.
音乐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对儿童的身心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通过对儿童开展演唱训练活动,提升儿童音乐审美能力,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童声演唱技巧,促进儿童全面发展。高校音乐教学主要围绕美声、民族通俗声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对儿童声乐作品涉及相对较少,导致儿童声乐教育活动无法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3.
美声声乐艺术在中国音乐艺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中国美声声乐艺术本质上是一种外来文化,在学习美声声乐艺术时,不仅要掌握声乐技巧,还要学习与之相关的非声乐技巧。美声教学中的非声乐技术主要表现在语言和舞台感染力两个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加强发挥学生的艺术想象力的作用,深入探讨作品的歌词形式与结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在美声教学中培养学生非声乐技术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成功演绎美声作品。  相似文献   

14.
在声乐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声乐工作者将中国民族传统声乐唱法与美声演唱进行了完美融合.基于此,研究民族传统唱法在美声演唱过程中的传承.  相似文献   

15.
随着声乐教学中美声唱法教学的不断完善,用意大利语唱作品成为美声教学中的重要演唱方式,而正确发音又是重要的演唱环节,因此,必须强化美声教学中意大利语语音的发音,并通过多元化的训练,加强意大利语语音学习和标准发音,使意大利语言充分发挥情谊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中音西唱,即用美声唱法演唱中国特色风格的声乐作品,以完成音乐形象的再塑造。第十四届青歌赛美声唱法个人单项决赛中对必须演唱中国作品的规定,给我国今后各级各类比赛增添了新气象,同时也给高师美声教学以新的启示与活力,对于促进美声唱法与中国作品相结合,表现我国人民丰富的情感文化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法国艺术歌曲(Mélodie)一直是美声声乐教学曲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声乐套曲(song cycle)是大型声乐作品的一种结构形式,在统一的大标题下,用若干首歌曲来表达同一主题。近些年来在欧洲各大国际声乐比赛中(如:法国图卢兹国际声乐比赛、比利时伊丽莎白皇后国际音乐比赛、荷兰斯海尔托亨博斯国际声乐比赛等)我们都能部分或者完整地听到普朗克的声乐套曲《欢乐之歌》。但是在国内的音乐会、声乐比赛中还是很少选用这个套曲。本文结合自己在欧洲多年的留学经历,对这个套曲进行作品分析和演唱探究。  相似文献   

18.
欧洲声乐发展史距今已有几百年历史。从最早的单音音乐——格里高利圣咏开始,分别产生发展了奥尔加农、经文歌、弥撒、康塔塔、清唱剧等风格和题材多样的多声音乐形式。在以往传统的基础上,又产生了诸如宣叙调、咏叹调等表现方式,由此应运而生了歌剧。虽然歌剧标志了巴洛克时期的到来,但是从歌剧当中分割出来的康塔塔对于巴洛克时期之前的声乐体裁形式仍不容忽视。本文着力于在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以及巴洛克时期多声部音乐的基础上对康塔塔的发展脉络进行系统的梳理,并对巴洛克后期以及近现代声乐的继承和吸收作出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9.
美声演唱中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着演唱者的音准、音质以及舞台的艺术表现。"打哈欠状态"的呼吸方式在美声唱法中运用频繁,这一方式对美声演唱的气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给美声演唱带来歌唱的动力。我们知道演唱时的发声动力是来源于呼吸,而准备动作是吸气,在实际演唱中,气息量吸入的多少要有演唱者来把握,通过对作品的把握来调控,"打哈欠状态"可以获得足够的气息量,来支持演唱者在演唱时所需的声音与歌唱。在平常的声乐练习中,要把正确动作与意识运用到美声唱法中,用"打哈欠状态"的呼吸方法带入到美声演唱中,不断的反复推敲练习过程中的存在问题,找准问题后,通过正确的方法进行练习,便会把原有问题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20.
在美声的演唱过程中需要对美声的艺术进行欣赏,了解美声的艺术内涵和审美特质才能够真正的认识到美声的魅力所在。人们对于美声的艺术特质进行研究和探讨,继而培养自身的审美观,从更高的艺术角度去感受美声的声乐特性。文章主要研究了在美声的声乐艺术中的审美特质。笔者从美声声乐的审美概述角度出发,深入的分析了美声的审美特质。期待通过对审美特质的了解能够感受到美声声乐艺术中隐含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