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筝曲《孔雀东南飞》其作为一首将古筝音乐演奏与传统诗歌艺术紧密结合的乐曲,是筝乐历史发展中的标志性创作作品,本文从筝曲《孔雀东南飞》的乐曲背景出发,围绕其乐曲演奏特点和情感处理描述,结合谱例让大家更清晰的了解现代筝曲所展现的特点,及对古筝以后技法的革新尽一点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5,(A4):27-29
古筝协奏曲《云裳诉》是近年来民族器乐曲较成功的筝曲作品。本文从"诗,乐,情"三方面着手对该筝乐作品进行阐述,探讨和挖掘其在筝曲中的艺术感染力,分三部分讲述:筝曲中古典诗词的体现;筝曲《云裳诉》艺术特色和演奏技术;筝曲演奏技巧与情感的融合。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当代筝乐作品的不断涌现,有一部分作曲家选择以古诗词为写作背景进行筝曲创作。笔者选择以筝曲《箜篌引》为例,从不同角度分析古筝作品与同名诗篇中的内在联系。从而更准确的以深层体验来诠释乐曲,探究在乐曲演奏中应注意的文化内涵,达到音乐与诗意的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4.
山东筝作为全国“北派”筝乐的杰出代表,是全国最为影响的流派之一.本文从《四段锦》中透视山东筝的演奏特点,进而对山东筝的演奏技法及特点略做阐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筝乐分为传统筝乐与现代筝乐两大部分,通过对比、举例、分析,指出传统筝乐与现代筝乐在欣赏、演奏方面存在的差异,使我们不但从技巧上对古今筝乐有所了解,而且从更深层次对筝乐进行剖析,从而达到心手合一、内外兼修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筝曲《高山流水》源自同名古琴曲,现今广泛流传的《高山流水》主要有三种同名不同曲版本。它们的音乐来源、内容各不相同,分别属于山东、河南、浙江三大筝派。通过比较三首同名古筝曲在曲调、演奏技法及风格等方面的特点,浅析三大古筝流派形成《高山流水》的背景,体现了三派筝曲《高山流水》的强烈地域性特色及鲜明的音乐风格特征。这三大筝派《高山流水》作品的比较与分析对于理解我国地方筝曲的音乐特点和推动传统筝乐的传承与发展具有一定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7.
筝曲《月儿高》是浙江筝派的代表作品之一,源自明嘉靖年间的琵琶谱集《高和江东》(手抄本),由浙江筝派代表人物、著名古筝演奏家王巽之移植并改编为古筝曲,并成为传统筝曲的经典作品之一。笔者追根溯源,对《月儿高》的产生背景、形成过程及其艺术再创作的发展历程等进行了详细考证,阐释了作品在结构布局、演奏技法及音乐风格等方面的艺术特征,以期形成对该曲进行二度创作时的初步认知,并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王建民三首古筝曲的研究,从传统素材、非传统调式和声、简约性创作以及新演奏技法四个方面,探析王建民的筝乐创作特色。王建民的筝乐创作在我国民族器乐创作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作品也是八十年代以来富有探索与创新精神的民族器乐作品,对他作品创作特色的研究将对筝乐新创作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9.
何占豪先生的创作积极拓展了筝乐艺术的新道路,使传统筝乐发展有了历史性突破。其作品吸收外来音乐文化,在中国传统器乐作品的编创中融入新的创作理念,借鉴西方曲式结构,把中国传统的民族特色音乐与西方音乐文化结合,给人们带来了审美意识的变化,将中国古老传统的民族乐器推向世界、面向全球化。本文主要以何占豪先生的古筝协奏曲《西楚霸王》为例进行简要分析,初步探索何占豪先生古筝作品的艺术特色,以及何占豪先生的古筝作品为筝乐发展产生的影响与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建民先生是我国一位现代作曲家,谱写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尤其是创作了许多民族器乐,为民乐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在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王建民先生以传统的音乐文化为基石,汲取国外的创作手法、演奏技巧、表现形式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使我国的传统音乐能够得到较好的继承与发扬,使更多的人体会到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筝曲《长相思》是王建民先生的一首代表作,对这首乐曲音乐方面的分析、音乐意象及其层次结构方面的分析,可以深度地了解这首乐曲,从而深刻体会到王建民先生的筝曲中所具有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1.
金星 《成才之路》2010,(29):70-71
筝曲《梅花三弄》原为笛曲,后人把它移植为琴曲,得以流传至今。由于作为主题的旋律出现了三次,故有"三弄"之称。筝曲根据古琴名家吴景略先生修订的琴谱、并参照吴景略先生和孙裕德先生琴箫合奏的《梅花三弄》订谱。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原曲有十个段落和一个尾声,改编成筝曲,已略有删节。  相似文献   

12.
《大武》乐考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武》是周代重要的乐章,但古代文献对《大武》乐的记述颇多矛盾与舛误之处。本文对《大武》乐的本事及应用、作者、用乐情况、与诗之关系、舞容等作了进一步的考释,有助于后人准确地了解《大武》乐乃至上古乐舞文化。  相似文献   

13.
汉代两部重要的文学理论著作《毛诗序》和《礼记·乐记》集中体现了汉儒的诗乐理论.《毛诗序》从诗与政治的角度继承先秦儒家的诗论观,进一步探讨诗与政治的关系,分别从三个方面突出了诗的政治教化与美刺作用.《礼记·乐记》通过对乐与政治之间关系的描述,体现乐的政教功能以及乐与政治间的双向关系,即“审乐以知政”和“乐以化民”,从而论证乐的政治教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当今筝曲创作手法日益丰富、创作技术不断提升,在创作新作品时往往会对古筝演奏技法的要求逐步提高。本文将重点针对古筝演奏技法创新这一主题进行展开论述,以现代筝曲《太阳的影子Ⅳ》为例,论述该作品中新颖的演奏技法如何表现作品内容以及作者内心情感,阐明古筝技法创新对于筝曲创作发展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5.
《等待戈多》被称为"《圣经》的注释",荒诞不经的现代文本隐含着晦暗古老的《圣经》原型,许多来自《圣经》的语汇曲折地表达了罪恶-救赎主题。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的卑琐、虚空与现代人精神的虚弱和罪恶对应,戈多的显性缺席隐喻着现代人与传统宗教的疏离,而波卓和幸运儿的出场也已预演了上帝和耶稣在现代社会中的失败。但是在灵魂的救赎中贝克特仍有深情的期待,那是对宗教回归的渴望。  相似文献   

16.
《破阵乐》、《破阵子》、《十拍子》在《教访记》中是三种各自独立的曲名,因曲谱失传,三者在音乐上的关联已难考述,通行的《破阵子》是从《破阵乐》中摘遍而来的说法似难成立,又考之词律,《破阵乐》是不能作《破阵子》的别名的,《十拍子》能否作《破阵子》的别名,目前也难定论。《破阵子》的词体、词情和气格,都“始”于并“正”于《云谣集》中的四阕敦煌词。  相似文献   

17.
“气”作为完全意义上的文艺美学范畴首次出现于《乐记》。“气”被用来解释乐的生成、乐的政治工具性、乐的功能性,其美学内涵的形成涉及到中国古代哲学、巫术活动及“乐”的理念等各个方面。《乐记》中乐“气”范畴的理论成型对中国传统文艺美学思想的发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8.
“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话广为流传,以《高山流水》命名的筝曲就有三个流派、六个版本之多仅就具有代表性的山东筝派和武林筝派的《高山流水》作一比较,可见风格流派、意境和内涵上有诸多不同。  相似文献   

19.
荀子《乐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研究者对《荀子.乐论》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荀子与墨子对待“乐”的态度,以及荀子《乐论》思想对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作用。虽然荀子并没有直接论述文学的作用,但是他论乐的方式和思路都启发并影响了汉代学者们的思考和评价。  相似文献   

20.
试论《呐喊》、《彷徨》的文化情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呐喊》、《彷徨》在文学史研究中一直被认为是“五四”新文学的经典性文本,代表着新文化的“反传统”特征,其实这并不完全符合这两本小说集的实际。《呐喊》、《彷徨》既表现了新文化的价值立场,也保留着一定的传统文化的价值立场。这种新与旧、现代与传统的错综纠缠,体现了鲁迅一种特有的文化情结,构成了《呐喊》、《彷徨》价值判断的多元性和思想意蕴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